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大数据企业个人信息泄露案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姣姣 毛子骏 徐晓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119,共10页
本文通过多案例研究总结大数据企业个人信息泄露这一类型事件,同时将根因分析法引入问题研究中,运用流程图、亲和图、鱼骨图以及帕累托分析等工具,分析得出造成80%大数据企业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 本文通过多案例研究总结大数据企业个人信息泄露这一类型事件,同时将根因分析法引入问题研究中,运用流程图、亲和图、鱼骨图以及帕累托分析等工具,分析得出造成80%大数据企业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企业管理漏洞、立法不完善以及外部攻击是解决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建议国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公民信息保护意识,企业完善信息管理机制并加强信息平台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企业 个人信息泄露 根因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我国规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法律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婕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年第9期65-71,共7页
个人信息泄露不分国界,国外也高度关注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采取多管齐下规定个人信息泄露通知、登记注册和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加大个人信息泄露处罚力度并启动集体诉讼赔偿受害者损失等应对措施。一直以来,我国高度关注个人信息泄露问... 个人信息泄露不分国界,国外也高度关注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采取多管齐下规定个人信息泄露通知、登记注册和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加大个人信息泄露处罚力度并启动集体诉讼赔偿受害者损失等应对措施。一直以来,我国高度关注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不断完善规制个人信息泄露的制度规则,通过规定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防范源头)以及设立个人信息泄露通知制度(控制末端),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同时,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执法工作也在逐步铺开,监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治理个人信息泄露的过程中,存在监管抓手不足,个人维权困难等问题。建议我国在行业领域推进个人信息泄露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落实公益诉讼机制,多措并举实现对于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泄露 安全保障 监管机制 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监管领域如何从源头整治 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乱象
3
作者 徐梦洁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0年第8期26-30,共5页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房子刚买完就有人打电话问你是否需要装修,孩子刚上学就有培训机构的人打电话问你的孩子是否需要上辅导班?刚买完车就有保险公司的人发消息询问你有无购买保险……
关键词 市场监管 保险公司 辅导班 个人信息泄露 消费者 打电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下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分析——基于异化理论
4
作者 韩晓倩 宋吟吟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24期108-109,共2页
智能软件在便捷我们生产与生活的同时,其弊端也在逐渐显现,公民的个人信息逐渐呈"裸露化"趋势,这与科技的二重性相关,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也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科技的发展要服务于人,以人的主体性作为首要出发点,而... 智能软件在便捷我们生产与生活的同时,其弊端也在逐渐显现,公民的个人信息逐渐呈"裸露化"趋势,这与科技的二重性相关,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也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科技的发展要服务于人,以人的主体性作为首要出发点,而非限制于人。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暴露了如今科技正逐渐走向"异化"之路,而如何正确处理当下的科技异化现象,分析并寻求解决路径,对于智能时代下个体的隐私保护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泄露 科技异化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合成技术处理个人信息“合理范围”界定路径研究
5
作者 刘刚 刘钊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4年第1期85-101,共17页
个人信息安全是我国信息法治体系的核心。新一代深度合成技术采用无监督训练、多途径收集和自主式生成的研发逻辑处理个人信息。技术革新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内部身份失窃、交互数据泄露以及制造、传播虚假个人信息等法律... 个人信息安全是我国信息法治体系的核心。新一代深度合成技术采用无监督训练、多途径收集和自主式生成的研发逻辑处理个人信息。技术革新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内部身份失窃、交互数据泄露以及制造、传播虚假个人信息等法律风险。深度合成技术处理个人信息亟待明确个人信息的合理范围。本文探讨“合理范围”的界定路径,即通过进行主体资格审查,以开放状态分类处理个人信息,再结合公开目的与处理方式展开实质审查,借助比例原则实现信息利用和信息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合成技术 合理范围 个人信息泄露 虚假个人信息 犯公民个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措并举,力促数据收集者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
6
作者 王丽华 《通信世界》 2022年第4期25-26,共2页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公民对信息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信息被不法分子作为牟利工具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也成为阻碍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对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笔者认为...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公民对信息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信息被不法分子作为牟利工具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也成为阻碍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对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政策监管制度,规范数据收集者的收集、使用行为。数据收集者是指有权收集个人信息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收集 大数据时代 收集者 政策监管 多措并举 个人信息泄露 牟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官方提醒! 这项服务别再用了……
7
《中国信息安全》 2020年第8期95-96,共2页
“系统正在检测删除我的人,勿回”“清粉请见谅。关注公众号可免费检测”……当前,不少微信用户选择用“好友清理服务”控制自己的微信好友人数。记者发现,此类“清粉”服务中暗藏重大风险,可能导致用户微信账户失控、被盗,严重的还可... “系统正在检测删除我的人,勿回”“清粉请见谅。关注公众号可免费检测”……当前,不少微信用户选择用“好友清理服务”控制自己的微信好友人数。记者发现,此类“清粉”服务中暗藏重大风险,可能导致用户微信账户失控、被盗,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重要个人信息泄露、遭受网络诈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诈骗 个人信息泄露 免费检测 微信 重大风险 失控 删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技术检测水平使手机中的“透明盗贼”无所遁形
8
作者 胡林果 张艺腾 《中国科技财富》 2022年第6期69-70,共2页
近日,北京周女士的手机莫名其妙地一直弹出广告,而且无法关闭。专业人员检查发现,她的手机桌面上存在一款没有文件名、图标透明的不法软件。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不法软件不仅耗电、耗流量,推送各类广告令机主不胜其扰,还往往过度索权,存... 近日,北京周女士的手机莫名其妙地一直弹出广告,而且无法关闭。专业人员检查发现,她的手机桌面上存在一款没有文件名、图标透明的不法软件。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不法软件不仅耗电、耗流量,推送各类广告令机主不胜其扰,还往往过度索权,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泄露 图标 无所遁形 桌面上 检测水平 手机 文件名 推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出炉 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对国内消费表示满意
9
作者 张伟龙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3年第9期26-29,共4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消息,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数据显示,39.0%的受访者表示对国内消费环境“非常满意”,44.7%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满意”,二者占比合计超八成。消费者对消费环境与维权体验认为,个人信...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消息,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数据显示,39.0%的受访者表示对国内消费环境“非常满意”,44.7%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满意”,二者占比合计超八成。消费者对消费环境与维权体验认为,个人信息泄露烦扰多,消费浪费、网络谣言和预付费跑路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维权 网络谣言 中国消费者协会 数据显示 预付费 个人信息泄露 调查报告 受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络欺凌不容忽视
10
作者 冯群星 《中国信息安全》 2019年第10期63-65,共3页
移动互联网的海量资讯和多元内容,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便捷入口。但与此同时,未成年人沉迷手机、个人信息泄露、遭遇色情暴力内容、甚至遭遇欺凌诈骗等案例,频频见诸报端。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风险,突显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 移动互联网的海量资讯和多元内容,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便捷入口。但与此同时,未成年人沉迷手机、个人信息泄露、遭遇色情暴力内容、甚至遭遇欺凌诈骗等案例,频频见诸报端。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风险,突显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紧迫性。一、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感总体情况2019年,全国135家网络社会组织发起2019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 移动互联网 满意度调查 认知世界 网络欺凌 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信部重拳整治骚扰电话 “谢绝来电”平台成焦点
11
作者 梅雅鑫 《通信世界》 2020年第24期5-6,共2页
针对当前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问题,绝大部分民众都表示深恶痛绝,最新管理规定的落地有望解决这一现实痛点,遏制无良商家的恶劣推销。8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前期实践经验,对《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工业和... 针对当前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问题,绝大部分民众都表示深恶痛绝,最新管理规定的落地有望解决这一现实痛点,遏制无良商家的恶劣推销。8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前期实践经验,对《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1号)进行修订,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骚扰电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 征求意见稿 垃圾短信 语音呼叫 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个人信息泄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