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场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目的、价值向度与优化路径
1
作者 王勇旗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7,共8页
数字化场景,应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价值理念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规范目的上,信息处理者应结合未成年人特殊性处理其个人信息,在保护与利用之间侧重保护,切实履行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价值向度上,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 数字化场景,应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价值理念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规范目的上,信息处理者应结合未成年人特殊性处理其个人信息,在保护与利用之间侧重保护,切实履行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价值向度上,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应秉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理念价值、保护弱者法治价值、凸显时代特色发展价值、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全面发展目的价值。围绕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价值目标实现上,可从宏观层面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机制,中观层面优化多元化主体要素联合配置,微观层面细化侵害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归责原则等,立体化提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优化路径,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未成年人 个人信息保护 规范目的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逻辑、功能与程序构造
2
作者 尚苑邈 程淑娟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1-59,共9页
单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对公益诉讼的规范模式作单一类型化界定,既未能充分释放新型权益保护的规范效能,又缺失风险预防机制的制度供给,有必要根据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在功... 单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对公益诉讼的规范模式作单一类型化界定,既未能充分释放新型权益保护的规范效能,又缺失风险预防机制的制度供给,有必要根据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在功能价值取向上的分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框架。基于此,对于尚处初创阶段的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亟需从规范论层面展开体系化建构,即诉前程序、起诉对象、举证责任的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实现补救功能与预防效能的协同作用,从而在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双重维度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法治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行政公益诉讼 理论逻辑 功能 程序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敏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挑战与建议
3
作者 张寒嫣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3-38,共6页
探讨了敏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分析了我国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司法现状,指出我国敏感个人法律保护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定义+列举”的界定模式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模糊,且敏感个人信息侵权救济不足。本文... 探讨了敏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分析了我国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司法现状,指出我国敏感个人法律保护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定义+列举”的界定模式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模糊,且敏感个人信息侵权救济不足。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构建基于“场景理论”的界定框架,细化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完善侵权归责原则、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及规范精神损害赔偿认定,以更有效地维护敏感个人信息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侵权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门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
4
《电信快报》 2025年第4期48-48,共1页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明确2025年将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明确2025年将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中央网信办 专项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型互联网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的元规制进路
5
作者 张昕喆 尹瑞龙 《北方论丛》 2025年第3期46-59,共14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8条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平台在此过程中既是规制者,又是规制对象。这种双重角色体现了政府规制与自我规制的良性互动,与元规制理论高度契合。本条规定可分为三个层次的义务:...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8条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平台在此过程中既是规制者,又是规制对象。这种双重角色体现了政府规制与自我规制的良性互动,与元规制理论高度契合。本条规定可分为三个层次的义务:一是以合规规制的方式要求大型互联网平台履行更高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二是通过平台规则和“监管守门人”的私权力管理平台内经营者;三是监督平台自我规制及产生的私权力。在元规制模式下,本条实施的重点是通过程序性指引和激励机制促进平台自我规制,考量成本收益激励平台积极履行管理义务,同时对平台私权力进行程序性和实质性审查,确保规制的有效与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规制 个人信息保护 大型互联网平台 守门人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法》背景下自然人涉税信息保护——基于涉税信息处理行为的分析
6
作者 陈哲 曾洋洋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回应了数字经济时代下个人信息处理的问题,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不能在税收领域完全平移。税法对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保护尚缺少特别规定,税务机关对涉税信息的处理行为在提高税收效率的同时,也具有损害纳税人权益...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回应了数字经济时代下个人信息处理的问题,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不能在税收领域完全平移。税法对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保护尚缺少特别规定,税务机关对涉税信息的处理行为在提高税收效率的同时,也具有损害纳税人权益的现实风险。依据公权与私权理论、比例原则探讨涉税信息处理行为的应有边界,并根据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可知,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保护应当整体把握。构建自然人涉税信息保护规则首先需要关注涉税信息的本质属性——公属性。既要根据信息不同类型区别保护,还要从应然层面结合涉税信息流动过程优化处理路径,以实现纳税人权益与税收征管利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涉税信息处理行为 自然人涉税信息保护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标准《数据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要求》试点中期研讨会举办
7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97-97,共1页
2024年12月10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网安标委”)秘书处在海口组织召开了国家标准《数据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要求》试点工作中期研讨会。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管理局、吉林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河... 2024年12月10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网安标委”)秘书处在海口组织召开了国家标准《数据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要求》试点工作中期研讨会。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管理局、吉林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委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网安标委秘书长杨建军出席会议并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会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副主任胡影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河南省委 合规审计 网络安全 杨建军 国家标准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试点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考察与制度完善 被引量:4
8
作者 沃耘 乔鹏飞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2,共12页
大数据时代,为充分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我国相继施行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考察相关规则的司法适用,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界定不清、损害赔偿威慑作用不足、公益诉讼制度效用... 大数据时代,为充分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我国相继施行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考察相关规则的司法适用,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界定不清、损害赔偿威慑作用不足、公益诉讼制度效用未充分发挥、“知情—同意”标准不一且流于形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构建可识别的场景化模式界定个人信息,引入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判定隐私,审慎引入惩罚性赔偿,明晰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构建“国家—行业—平台”三层规则体系实现实质同意,全面保护个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隐私权 惩罚性赔偿 “知情—同意”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体系建设下个人信息保护的进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沛智 贾振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1,共9页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应用。同时,要统筹个人征信与失信惩戒的体系建设,明晰个人征信信息侵权赔偿的认定标准,进而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体系 失信惩戒 信息收集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个人信息处理中单独同意的规则及其适用情形
10
作者 王洋 《中国信用卡》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明确了个人信息...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及处理规定,构建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银行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在日常个人业务中会处理大量个人信息,除法定情形外应取得个人同意,部分特殊情形还须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本文根据前述法律法规及《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处理中告知和同意的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等规定,分析银行处理个人信息中的单独同意的相关规则及未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法律责任,以期为银行防范在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未取得个人单独同意造成的相关法律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 适用情形 法定情形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处理 实施指南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APP中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规制研究
11
作者 胡苗 方歆韵 江婷婷 《消费电子》 2025年第5期155-157,共3页
在新时代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趋势下,疫情之后的医疗健康行业不断壮大,医疗APP快速发展。本研究以医疗APP为主体,说明其在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使用、转让共享等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隐私政策设置不合规,侵犯用户知情同意权下... 在新时代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趋势下,疫情之后的医疗健康行业不断壮大,医疗APP快速发展。本研究以医疗APP为主体,说明其在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使用、转让共享等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隐私政策设置不合规,侵犯用户知情同意权下违法收集个人信息,信息自主权无法保障,违法转让共享个人信息,分析背后的原因,并依据现有的法律、政策提出相应具体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APP 个人信息 隐私政策 知情同意权 违法共享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通报批评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韡 张华华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九条将“通报批评”明确为一般行政处罚种类,未明确通报批评的具体含义及通报内容。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视角出发,通报内容不明确极易诱发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不当侵害。有必要从规范通报内容、明确行政机关履...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九条将“通报批评”明确为一般行政处罚种类,未明确通报批评的具体含义及通报内容。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视角出发,通报内容不明确极易诱发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不当侵害。有必要从规范通报内容、明确行政机关履行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职责、程序合法性控制、建构通报批评后信息删除制度四个方面对通报批评的作出进行法律规制,以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行政机关维护行政管理秩序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报批评 个人信息保护 行政处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第三方评估的规范路径
13
作者 杨永建 寿晓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1-102,共12页
第三方评估是数字平台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法律规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首先,需要讨论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第三方评估的法理基础。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规制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旨在贯彻合作规制理念、弥补行政规制不足与提升规制的遵从率。其次,从... 第三方评估是数字平台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法律规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首先,需要讨论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第三方评估的法理基础。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规制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旨在贯彻合作规制理念、弥补行政规制不足与提升规制的遵从率。其次,从多个角度认识政策第三方评估的法律性质。第三方机构应在国家网信部门认可之后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的性质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制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厘清第三方评估与其他规制主体之间的关系对认识第三方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在政策第三方评估具体运作中,可以从保障第三方评估公正独立性、完善第三方评估运行程序与合理分配评估机构法律责任依次展开。通过建构数字平台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第三方评估,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法律规制体系,为规范平台企业实施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提供有益智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第三方评估 规制性评估 评估价值 规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14
作者 刘永红 邓海霞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未成年人作为特殊主体,对其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虽然我国已有了初步的立法规则构建,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对未成年人敏感信息的年龄划分界定不清、监护人同意规则不足...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未成年人作为特殊主体,对其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虽然我国已有了初步的立法规则构建,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对未成年人敏感信息的年龄划分界定不清、监护人同意规则不足、未成年人被遗忘权本土化的现实困境。结合域外国家最新立法及我国相关司法实践,以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基础,需要对未成年人年龄标准进行三阶段界分、提出监护人同意规则的未来出路、完善我国未成年人被遗忘权保护制度,以此优化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个人信息保护 年龄标准划分 监护人同意规则 被遗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践与挑战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琳 李俊宏 杨洋唯一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1期73-82,共10页
聚焦个人信息及用户隐私保护,针对互联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践情况开展研究,全面总结了个人信息保护组织治理披露差异较大且参差不齐、管理披露欠缺制度数据支撑、消费者及公众信息披露行业实践亟需转化、生态圈及供应链披露支持优于... 聚焦个人信息及用户隐私保护,针对互联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践情况开展研究,全面总结了个人信息保护组织治理披露差异较大且参差不齐、管理披露欠缺制度数据支撑、消费者及公众信息披露行业实践亟需转化、生态圈及供应链披露支持优于监督、技术研发披露凸显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等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推进建议,以期为互联网企业编制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报告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行业 个人信息保护 社会责任 ESG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保险领域的适用困境及进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琳 《上海保险》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已成为一项宝贵的资源。海量个人信息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使其成为经营者竞相争夺的对象。国内外早已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立法议题,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保险业务有其特有...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已成为一项宝贵的资源。海量个人信息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使其成为经营者竞相争夺的对象。国内外早已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立法议题,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保险业务有其特有的运作模式,即保险人在收集投保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对海量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将个别危险发生及损失的不确定性转变为众多同类危险发生及损失的可预测性。在对危险共同体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保险领域 大数法则 适用困境 可预测性 运作模式 保险业务 概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困境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畅畅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数字时代下移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国家强制要求移动应用企业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并没有发挥预期的功能.探讨了APP个人信息... 数字时代下移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国家强制要求移动应用企业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并没有发挥预期的功能.探讨了APP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概念与性质,分析了APP在获取用户同意、第三方SDK信息收集处理以及匿名化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研究欧美个人信息保护经验,可以找到个人信息公私法融合保护的路径.为解决APP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鼓励企业自律、强化私力救济和健全公力执法3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移动应用 个人信息 隐私保护 匿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预防:AIGC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革新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煌杰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3,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开展,以ChatGPT、Sora、文心一言为代表的AIGC将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然其亦伴随着多重信息安全风险。基于AIGC的技术原理,可将这些风险归纳为“三阶段风险”:在准备阶段,其将弱化告知同意原则,侵犯信息主体隐私...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开展,以ChatGPT、Sora、文心一言为代表的AIGC将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然其亦伴随着多重信息安全风险。基于AIGC的技术原理,可将这些风险归纳为“三阶段风险”:在准备阶段,其将弱化告知同意原则,侵犯信息主体隐私权;在运行阶段,其将虚置目的限制原则,加大信息泄露风险;在输出阶段,其可能生成虚假性与歧视性等不良信息内容。传统个人信息保护模式难以应对AIGC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与挑战。而以“风险预防”为导向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既有助于平衡数字经济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也有利于合理分配信息安全风险,实现个人信息的高效保护。鉴于此,应将“风险预防”贯彻于AIGC“三阶段风险”之中,即推动“告知同意”从“个人到风险”转移,促使“目的限制”向“合理必要”转化,构建不良信息内容全过程预防机制,以促进个人信息保护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个人信息保护 风险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公益诉讼视域中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金林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在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存在案件线索选择、证据收集等诉前办案难题,以及起诉法律依据、起诉标准“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起诉主体顺位等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在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存在案件线索选择、证据收集等诉前办案难题,以及起诉法律依据、起诉标准“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起诉主体顺位等起诉相关问题。产生上述难题的主观原因,一是未及时调整观念、没有充分借助外部力量,二是自身素能尚需提升、能动履职不足;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立法粗疏、公益诉讼的特殊性等。为解决上述难题,检察机关应当注意借助公安机关、法院、其他行政机关之力获取证据;检察机关不能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而只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但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不应作为消费者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的后置起诉主体;如果检察机关既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又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那么一般情况下先选择行政公益诉讼;对于财产损害赔偿,建议探索适用法定损害赔偿数额标准;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考虑侵权人的过错性质及其程度,侵权行为的动机、手段或方式,个人信息的隐私性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公益诉讼 证据收集 社会公共利益 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兴亥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3-388,共6页
大数据时代,涉众型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个人信息大规模侵权问题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新路径.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领域相关制度规范过于原则... 大数据时代,涉众型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个人信息大规模侵权问题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新路径.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领域相关制度规范过于原则,对适用条件、法律责任等尚无明确规定,难以指导司法实践,目前存在损害要件难以界定、法律责任不够明确、调查取证缺乏刚性等难点.应完善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明确侵权人损害赔偿责任,并且与相关行政机关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协作机制,探索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以震慑功能预防相关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检察公益诉讼 调查取证 损害赔偿 完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