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课堂上的德育
被引量:
2
1
作者
加里.鲍尔
全博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8年第1期23-25,共3页
过去十年中,学术界普遍认为进行德育是不合适的,因为德育意味着“灌输”。结果教师不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孩子们正在成长,他们对什么是道德的、负责的行为抱着十分糊涂、有时甚至是十分危险的看法。学校普遍存在的酒精中毒、滥用毒品...
过去十年中,学术界普遍认为进行德育是不合适的,因为德育意味着“灌输”。结果教师不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孩子们正在成长,他们对什么是道德的、负责的行为抱着十分糊涂、有时甚至是十分危险的看法。学校普遍存在的酒精中毒、滥用毒品、故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政治观念
政治问题
教育方法
性自由
罗马时代
个人信念
讽刺意味
历史课
合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真相”次生政治舆论的平衡策略
2
作者
张爱军(文)
秦小琪(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0-20,共1页
互联网是“后真相”产生的重要前提。“后真相”是个人情感和个人信念取代事实真相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们比客观事实本身更能影响舆论。“后真相”的次生政治舆论功能仍然主要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次生政治舆论监督具有不可控性和...
互联网是“后真相”产生的重要前提。“后真相”是个人情感和个人信念取代事实真相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们比客观事实本身更能影响舆论。“后真相”的次生政治舆论功能仍然主要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次生政治舆论监督具有不可控性和难以预测性,处理不好会给政治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而须重点加以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真相
舆论功能
政治
平衡策略
监督和制约
主观判断
个人信念
个人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宜人性人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龙雪娜
张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基于对664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宜人性人格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及社会支配倾向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间接作用。结果显示:宜人性人格对特定信任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宜人性人格与特定信任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反对...
基于对664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宜人性人格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及社会支配倾向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间接作用。结果显示:宜人性人格对特定信任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宜人性人格与特定信任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反对一般公平、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宜人性人格与特定信任之间链式中介显著,表明宜人性人格能够直接影响特定信任,也可以通过反对一般公平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间接影响特定信任;宜人性人格对一般信任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样,宜人性人格能够直接影响一般信任,也可以通过反对一般公平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间接影响一般信任。在教育上,注重积极人格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对公正的感受,同时降低其对等级与支配的寻求,可以有效地提升该群体的人际信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人性人格
个人
公正世界
信念
社会支配倾向
人际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堂上的德育
被引量:
2
1
作者
加里.鲍尔
全博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8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过去十年中,学术界普遍认为进行德育是不合适的,因为德育意味着“灌输”。结果教师不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孩子们正在成长,他们对什么是道德的、负责的行为抱着十分糊涂、有时甚至是十分危险的看法。学校普遍存在的酒精中毒、滥用毒品、故意破坏。
关键词
酒精中毒
政治观念
政治问题
教育方法
性自由
罗马时代
个人信念
讽刺意味
历史课
合写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真相”次生政治舆论的平衡策略
2
作者
张爱军(文)
秦小琪(文)
机构
不详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0-20,共1页
文摘
互联网是“后真相”产生的重要前提。“后真相”是个人情感和个人信念取代事实真相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们比客观事实本身更能影响舆论。“后真相”的次生政治舆论功能仍然主要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次生政治舆论监督具有不可控性和难以预测性,处理不好会给政治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而须重点加以防范。
关键词
事实真相
舆论功能
政治
平衡策略
监督和制约
主观判断
个人信念
个人
情感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宜人性人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龙雪娜
张灏
机构
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背景下焦虑特质群体决策冲动性的可塑机制研究”(18YJCZH233)。
文摘
基于对664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宜人性人格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及社会支配倾向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间接作用。结果显示:宜人性人格对特定信任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宜人性人格与特定信任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反对一般公平、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宜人性人格与特定信任之间链式中介显著,表明宜人性人格能够直接影响特定信任,也可以通过反对一般公平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间接影响特定信任;宜人性人格对一般信任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样,宜人性人格能够直接影响一般信任,也可以通过反对一般公平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间接影响一般信任。在教育上,注重积极人格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对公正的感受,同时降低其对等级与支配的寻求,可以有效地提升该群体的人际信任水平。
关键词
宜人性人格
个人
公正世界
信念
社会支配倾向
人际信任
Keywords
Agreeable personality
personal belief on the justice of the world
Social domination tendency
Interpersonal trust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课堂上的德育
加里.鲍尔
全博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真相”次生政治舆论的平衡策略
张爱军(文)
秦小琪(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宜人性人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
龙雪娜
张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