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价值观的个人与组织匹配研究述评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小宏 秦启文 刘永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7,189,共6页
个人与组织匹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且可以从价值观的视角开展研究。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是指个人价值观与所在组织的价值观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研究者们已经探索出测量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不同方法,并开发了一些测量工具。... 个人与组织匹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且可以从价值观的视角开展研究。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是指个人价值观与所在组织的价值观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研究者们已经探索出测量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不同方法,并开发了一些测量工具。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被证实对员工具有积极的影响,因而人们积极地探索提升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策略。今后在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中应该加强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关注价值观匹配的应用研究,开展组织层面的价值观匹配研究,进行中国化的价值观匹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个人与组织匹配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 价值观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魏钧 张德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6,共10页
个人与组织契合度已经成为组织文化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发现员工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越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组织信任也越高.中国传统文化对组织价值观影响深远,为此,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量表.通过探... 个人与组织契合度已经成为组织文化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发现员工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越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组织信任也越高.中国传统文化对组织价值观影响深远,为此,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量表.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为8维度结构,分别命名为“客户导向、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变中求胜、争创一流、遵从制度、平衡兼顾、和谐仁义”,不同维度上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离职意愿均有显著的预测力.同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也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组织契合度 价值观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形成机制——基于A.O.史密斯公司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詹小慧 杨东涛 栾贞增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15年第3期210-223,共14页
实现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有利于组织获得稳定和忠诚的员工,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A.O.史密斯公司提高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管理实践为样本,探讨了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形成机制。研究结论表明:(1)个人与组... 实现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有利于组织获得稳定和忠诚的员工,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A.O.史密斯公司提高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管理实践为样本,探讨了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形成机制。研究结论表明:(1)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过程分为吸引、选择、磨合、转变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具有关联性;(2)领导对实现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具有重要影响;(3)各项人力资源措施对实现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具有直接影响;(4)基于价值观的活动能够为实现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组织匹配 价值观 ASA模型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内涵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祯 陈春花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对个人与组织契合这一重要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文献的研究,阐明了个人与组织契合的概念以及对概念中关键词语的认识,并从前因后果的角度阐述了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基本原理。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和对企业实践的观察,从3个... 对个人与组织契合这一重要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文献的研究,阐明了个人与组织契合的概念以及对概念中关键词语的认识,并从前因后果的角度阐述了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基本原理。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和对企业实践的观察,从3个方面对个人与组织契合在中国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组织契合 中国 企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与组织契合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关培兰 吴晓俊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52-53,共2页
尽管个人与组织契合理论属于组织行为科学领域,但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却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紧密联系的。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契合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后,提出了关于这方面研究的相关认识。
关键词 个人与组织契合度 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效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小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83-84,131,共3页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是指个人价值观与所在组织价值观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成为当今西方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匹配能够较好地预测组织成员的积极态度与行为。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分析...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是指个人价值观与所在组织价值观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成为当今西方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匹配能够较好地预测组织成员的积极态度与行为。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分析了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效能、组织效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 员工效能 组织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个人与组织匹配和个人与工作匹配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7
7
作者 苏方国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针对现有关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影响的研究结论相互冲突的现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的两个螺旋效应——增值螺旋(Gain Spiral)与丧失螺旋(Loss Spiral),本文通过提供一个研究整合的框架... 针对现有关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影响的研究结论相互冲突的现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的两个螺旋效应——增值螺旋(Gain Spiral)与丧失螺旋(Loss Spiral),本文通过提供一个研究整合的框架分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现倒U形关系,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现有研究贡献了新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 情感承诺 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 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组织契合度量表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红梅 仲伟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62-67,共6页
借鉴已有的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量表,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个人与组织契合度为五维度结构,分别为员工尊重、外部适应、创新精神、绩效取向、安定守成;通过结构方程可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采... 借鉴已有的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量表,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个人与组织契合度为五维度结构,分别为员工尊重、外部适应、创新精神、绩效取向、安定守成;通过结构方程可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采用变异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年龄越大的员工在安定守成维度上与组织配合程度越高;已婚者比未婚者对外部适应维度与组织配合程度低,已婚者比未婚者对创新维度与组织配合程度高;单位性质对外部适应维度和创新精神维度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组织契合度 量表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师流动的微观机制分析:一种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龚波 周鸿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6,共10页
当从宏观层面对大学教师流动的分析难以回应现实情境下的诸多问题时,一种动态的、全景式的、社会性的微观机制的考察就成为一种积极选择,也成为改进大学管理的理性追问。而以探究“组织与社会之关系”为己任的组织社会学自当对大学组织... 当从宏观层面对大学教师流动的分析难以回应现实情境下的诸多问题时,一种动态的、全景式的、社会性的微观机制的考察就成为一种积极选择,也成为改进大学管理的理性追问。而以探究“组织与社会之关系”为己任的组织社会学自当对大学组织的教师流动现象和过程提供特殊而内在的解释力:从流动实质上讲,兼具“社会人”和“学术人”双重性格的大学教师与大学之间存在一种主观与客观的“人和组织”的博弈关系;从过程上讲,大学教师流动经历了酝酿阶段、讨价还价阶段、流动执行阶段和反馈阶段等过程,不同阶段各方力量的行动策略也有不同;从针对性建议上讲,大学教师流动要从教师自身层面、大学层面、国家层面及微观管理层面等加以完善和改进,其中既有理念上的也有现实上的,有管理上的也有文化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事管理 大学教师 教师流动过程 微观机制 组织社会学 个人与组织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向组织讨“说法儿”
10
作者 王金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0-10,共1页
莫向组织讨“说法儿”王金宪大家都知道,组织上派年近五十的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时,他一2话没说,跪别了高堂老母就毅然西行了。与孔繁森相比,有的党员干部却往往在提职、调动、待遇、荣誉等问题上学着“秋菊打官司”,向组织讨“说法... 莫向组织讨“说法儿”王金宪大家都知道,组织上派年近五十的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时,他一2话没说,跪别了高堂老母就毅然西行了。与孔繁森相比,有的党员干部却往往在提职、调动、待遇、荣誉等问题上学着“秋菊打官司”,向组织讨“说法儿”,什么为啥提他不提我呀,为啥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党的利益 无产阶级革命家 孔繁森 个人主义思想 刘少奇 打官司 党员干部 湘赣边界 个人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灾害应急文化差异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汪云 迟菲 陈安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1期226-234,共9页
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外的应急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对比分析中外应急文化差异,将有助于我国应急文化的建设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据此综合对比了中外应急态度差异,并选取三个角度对中外应急文化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从突发事件事前... 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外的应急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对比分析中外应急文化差异,将有助于我国应急文化的建设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据此综合对比了中外应急态度差异,并选取三个角度对中外应急文化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从突发事件事前和事后态度的角度,将应急文化分成四象限,以每个象限的典型代表国家为例,将中外应急态度差异进行对比;接着分析了中外应急中个人作用差异、评价与问责差异以及感恩差异,并进一步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应急文化 差异分析 态度 个人与组织 问责 感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价值观匹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小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2,共2页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能有效预测员工的积极态度与行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招募、员工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组织制度设计、员工保持等管理实践活动中,可应用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价值观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招募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技术时代信息管理方法与观点研究——评《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明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网络时代被人们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但是相较于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核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革命所带来的社会转型是革命性的、史无前例的。这首先源于互联网的发展特性,其去集约化、去集团化、去社会性的特征,让社会制度... 网络时代被人们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但是相较于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核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革命所带来的社会转型是革命性的、史无前例的。这首先源于互联网的发展特性,其去集约化、去集团化、去社会性的特征,让社会制度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和透明化,个人与组织已经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如果要想在网络时代不被淘汰,个人与组织必须迅速摆脱排他性,一方面以开放的姿态接受时代带来的转型,另一方面制定更加细致、显示出人性化的系统。其次,我国近几年连续出台的互联网政策法规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都必须在浪潮革命中抢占先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精细化管理 第一次工业革命 医院信息化建设 个人与组织 互联网 信息管理方法 排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14
作者 臧民 叶海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40,共1页
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臧民,叶海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十分明确地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有位经济学家指出,企业家与坚持改革、带头推进改革的政治家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知识分子一起,... 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臧民,叶海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十分明确地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有位经济学家指出,企业家与坚持改革、带头推进改革的政治家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知识分子一起,是推动现代经济改革的中坚力量。不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 党员 个人与组织 建设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地方党委 正面引导 社会责任 两个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问题与对策
15
作者 谢锦荣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6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贯彻民主集中制 党内监督 领导干部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 党内民主 贯彻执行 个人与组织 错误倾向 极端民主化 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