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组织匹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5
1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个人—组织匹配主要探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实现这种相容性的前提和结果。个人与组织可能以附助或补偿的方式形成匹配。尽管在操作指标的选择上,研究者们没有达成共识,但他们的研究结论都同样体现了个人—组织匹配在员工的组织... 个人—组织匹配主要探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实现这种相容性的前提和结果。个人与组织可能以附助或补偿的方式形成匹配。尽管在操作指标的选择上,研究者们没有达成共识,但他们的研究结论都同样体现了个人—组织匹配在员工的组织进入、工作态度、离职意向、工作压力、亲社会行为、工作绩效和组织文化培训等方面的管理价值。展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自我报告的研究方法以及高水平匹配的益处是令人质疑的,匹配的评估指标也亟待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组织匹配 附助匹配 补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组织匹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锐 陈启杰 刘磊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文章评述了国外关于人—组织匹配研究的最新发展。个人—组织匹配简称P-O匹配,它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P-O匹配不仅使组织能更好地吸引、选拔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感。
关键词 个人—组织匹配 员工满意度 离职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的关系: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艳 赵守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15-19,30,共6页
研究目的:考察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组织匹配是否会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工作满意;研究方法:以779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个人—组织匹配量表、心理授权量表与工作满意量表为研究工具,对调查数据通过相关分... 研究目的:考察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组织匹配是否会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工作满意;研究方法:以779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个人—组织匹配量表、心理授权量表与工作满意量表为研究工具,对调查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Sobel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个人—组织匹配对工作满意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心理授权在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组织匹配 工作满意 心理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个人—组织匹配的影响——主动社会化行为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向龙 黄玉文 伍致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3,共9页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及竞争加剧,新员工个人—组织匹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焦点问题,新员工一方面要求得到满意的薪酬和良好的组织环境,另一方面也渴望自身与组织能够实现相似和互补。个人—组织匹配强调个人和组织间的互动,选取组织视...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及竞争加剧,新员工个人—组织匹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焦点问题,新员工一方面要求得到满意的薪酬和良好的组织环境,另一方面也渴望自身与组织能够实现相似和互补。个人—组织匹配强调个人和组织间的互动,选取组织视角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变量和个人视角的主动社会化行为变量,以490位新员工为调研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个人—组织匹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动社会化在该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策略 个人—组织匹配 主动社会化行为 新员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建言行为差异化发生机制:个人—环境匹配视角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缪炯 张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Z期48-49,共2页
一、引言员工建言指的是个体以组织内其他个体为对象,以影响工作环境为目的而进行的自愿、开放的沟通(Maynes,Podsakoff,2014)。建言行为有助于促进组织发展,但作为自下而上的进谏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中国背景下尤其如此(魏昕,张志... 一、引言员工建言指的是个体以组织内其他个体为对象,以影响工作环境为目的而进行的自愿、开放的沟通(Maynes,Podsakoff,2014)。建言行为有助于促进组织发展,但作为自下而上的进谏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中国背景下尤其如此(魏昕,张志学,2010)。为打消员工建言顾虑,研究者以降低建言风险作为着眼点,从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建言行为 上级 支持性 挑战性 个人—组织匹配 个人—环境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认知—情感框架的解释
6
作者 李进生 张红 +1 位作者 赵曙明 李茹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42,共13页
为了探究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机理,文章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框架,并借助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了个性化契约通过个人—组织匹配(认知单元)和工作投入(情感单元)作用于员工幸福感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了主动性人格在... 为了探究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机理,文章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框架,并借助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了个性化契约通过个人—组织匹配(认知单元)和工作投入(情感单元)作用于员工幸福感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了主动性人格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435名员工的多时点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1)个性化契约会对员工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个人—组织匹配和工作投入分别在个性化契约与员工幸福感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个人—组织匹配和工作投入在个性化契约与员工幸福感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4)主动性人格通过强化个性化契约对个人—组织匹配的正向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起调节作用,即员工的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个性化契约对个人—组织匹配的正向影响就越强,个人—组织匹配和工作投入在个性化契约与员工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也就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契约 个人—组织匹配 工作投入 员工幸福感 主动性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底线心智对新生代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袁凌 谭志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领导底线心智在工作场所中的破坏性影响逐渐受到学者和管理者关注。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从个体层次、动机视角探究领导底线心智对新生代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629份新生代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领... 领导底线心智在工作场所中的破坏性影响逐渐受到学者和管理者关注。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从个体层次、动机视角探究领导底线心智对新生代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629份新生代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领导底线心智对新生代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职场精神力在领导底线心智与新生代员工创造力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独立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领导底线心智与职场精神力间关系,并增强职场精神力的中介作用;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正向调节领导底线心智与职场精神力间关系,并弱化职场精神力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员工 领导底线心智 职场精神力 员工创造力 独立型自我建构 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