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攀峰 李晓健 +3 位作者 王国权 张松坡 牛浩 翟水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评价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采用LABA或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 目的 评价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采用LABA或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CL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行LABA治疗,40例患者行单纯BA治疗。LABA组技术成功率、术后踝肱指数(ABI)、术后ABI较术前提高值、术后24个月临床症状持续改善率和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均高于单纯BA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靶血管穿孔、截肢及死亡事件,在靶血管动脉夹层、远端栓塞、补救性支架置入及术后24个月免截肢生存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CLI安全有效,中期疗效优于单纯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下动脉 激光 球囊 血管成形术 严重肢体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运重建治疗糖尿病严重肢体缺血 被引量:13
2
作者 管金平 李强 +2 位作者 苗进 张娟子 王晋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患者严重肢体缺血(CLI)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21例糖尿病严重肢体缺血患者采用DEEP球囊行膝下动脉成形术。结果对69条病变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12枚,PTA成功率82.61%(...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患者严重肢体缺血(CLI)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21例糖尿病严重肢体缺血患者采用DEEP球囊行膝下动脉成形术。结果对69条病变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12枚,PTA成功率82.61%(57/69),其中2例术后行高位截肢,其余有效。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运重建可作为治疗糖尿病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 严重肢体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远端严重肢体缺血28例报告 被引量:25
3
作者 庄百溪 杨淼 +3 位作者 马鲁波 于春利 张童 石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15-616,624,共3页
目的 观察小球囊扩张远端血管对膝下缺血性病变导致的下肢远端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4月对28例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使用小口径球囊(直径≤3 mm)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成功对85条病... 目的 观察小球囊扩张远端血管对膝下缺血性病变导致的下肢远端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4月对28例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使用小口径球囊(直径≤3 mm)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成功对85条病变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无严重并发症。20例有效,6例显效,有效率92.8%(26/28),2例无效,其中1例术后2个月病情恶化行膝下截肢。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78.6%(22/28),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27±0.24升高为术后3 d 0.65±0.38(t=10.559,P=0.000);术后3个月未发现治疗血管再狭窄〉50%。结论 小口径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远端严重缺血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 严重肢体缺血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李星儿 陈建平 +3 位作者 秦曦 郭媛媛 詹瑶璇 黄晓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106-2110,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LI)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2015-04-0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采用h UC-MSCs移植治疗1例下肢ASO合并CLI拟截肢患者,现报道其诊疗过程和结局,并...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LI)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2015-04-0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采用h UC-MSCs移植治疗1例下肢ASO合并CLI拟截肢患者,现报道其诊疗过程和结局,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h UC-MSCs移植治疗前患肢褥疮和拇趾坏疽久治不愈,疼痛剧烈,褥疮破溃出现窦道,表面及周围见脓性分泌物,面临截肢。行h UC-MSCs移植治疗3次后,窦道表面闭合,结痂,脓性分泌物消失,创口干燥。治疗后6个月,窦道内部完全闭合,坏死组织脱落,创面完全愈合,患者避免截肢,临床痊愈。结论 ASO合并CLI拟截肢患者可通过行h UC-MSCs移植治疗改善下肢缺血状态,实现病情逆转,h UC-MSCs有望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治疗ASO的替代品,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严重肢体缺血 坏疽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营养评分应用于老年严重肢体缺血病人的营养筛查 被引量:4
5
作者 许田田 谢丽 +4 位作者 何春水 刘洋 张丽峰 刘芯君 邱婷婷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估老年严重肢体缺血(CLI)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老年CLI病人的营养状况以及GNRI和CONU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入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EVT)的107名年龄≥5... 目的:运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估老年严重肢体缺血(CLI)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老年CLI病人的营养状况以及GNRI和CONU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入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EVT)的107名年龄≥55岁的CLI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GNRI评分对病人进行营养分级,分为中高、低和无风险组,根据CONUT评分分为中重度、轻度和正常组。分析营养指标与营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07名病人中,根据GNRI评分,中高、低、无风险组病人分别占33%、22%和45%;中高组病人HGB、CHOL、LDL-C、TG和PA显著低于无风险组病人,中高组的TG和PA也明显小于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UT评分中,中重度、轻度组和正常组病人分别占20%、51%和29%。中重度组的HGB、LDL-C、PA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轻度组的病人,中重度组的TG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GNRI和CONUT评分发现GNRI的两组病人在慢性肾衰竭(CKD 4-5)的患病率上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与HGB、TG、HDL-C、LDL-C,PA呈负相关,与Cre呈正相关。GNRI与HGB、CHOL、TG、LDL-C以及PA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应该重视对CLI病人的营养筛查,GNRI和CONUT是便捷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值得推广到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严重肢体缺血 营养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足背-足底或足底-足背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悦琦 赵俊功 +6 位作者 李明华 谭华桥 王建波 刘芳 程英升 王珏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评价经足背-足底(transdorsal-to-plantar,TDP)或经足底-足背(transplantar-to-dorsal,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8例踝下闭塞性病变患者共8条患肢,行传统腔内成形技术失败后接受TDP... 目的评价经足背-足底(transdorsal-to-plantar,TDP)或经足底-足背(transplantar-to-dorsal,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8例踝下闭塞性病变患者共8条患肢,行传统腔内成形技术失败后接受TDP或者TPD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足背或者足底动脉搏动评分和踝-臂指数(ABI)术前术后均行比较。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缓解,伤口愈合,肢体挽救及靶血管的再狭窄。结果经TDP或者TPD逆行腔内成形技术在8例患者中的5例(62.5%)获得成功。足部疼痛明显改善,动脉搏动评分和ABI指数从术前的0.60±0.55和0.32±0.20分别上升至术后的2.40±0.55和0.75±0.12(P<0.01)。12个月随访结束时,视觉疼痛评分从术前的7.40±1.14改善至2.20±1.48(P=0.002)。2例难愈性溃疡患者术后1例完全愈合,1例明显缩小。所有手术成功患者均未接受截肢。随访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1条靶血管再狭窄。结论经TDP和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常规腔内成形术失败的糖尿病足部缺血患者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肢体缺血 缺血 球囊成形 内膜下成形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利坤 王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415-2418,共4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好发于下肢股腘动脉和膝下动脉,未经正规、有效治疗,最终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limbischemia,CLI)。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好发于下肢股腘动脉和膝下动脉,未经正规、有效治疗,最终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limbischemia,CLI)。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ASO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年龄大于7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5%~20%[1]。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lainoldballoonangioplasty,POBA)通过球囊或配合支架,扩张狭窄或闭塞段,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但术后1年再狭窄率高达40%~60%[2-3],往往需要二次手术治疗。近年来,基于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balloon,DCB)的新技术开始应用于ASO和POBA术后再狭窄,正逐渐成为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血管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性疾病 药物涂层 动脉粥样硬化 严重肢体缺血 下肢动脉疾病 再狭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合金可生物降解支架血管内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孔令华 贺迎坤 +3 位作者 李天晓 张一林 何艳艳 朱世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630,共5页
在近半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血管内永久植入金属支架造成的慢性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等不足日益显现。支架的生物可降解特性理论上解决了永久性裸金属支架植入后相关并发症,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依据BRS主要... 在近半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血管内永久植入金属支架造成的慢性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等不足日益显现。支架的生物可降解特性理论上解决了永久性裸金属支架植入后相关并发症,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依据BRS主要成分,可分为生物可吸收聚合物血管支架(BPVS)和可生物降解金属合金支架(BMAS)。镁基BMAS(Mg-BMAS)具有良好的力学结构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人体血管。该文就Mg-BMAS在脑血管、周围血管、循环大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进一步探讨其优缺点、相应优化措施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镁合金可降解支架 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严重肢体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