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照料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生活质量 被引量:3
1
作者 段登艾 王海明 +5 位作者 佟靓 阮静莹 王琦珠 陈志祥 阮冶 鲍天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目的:探索网络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照料者焦虑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封闭病房住院治疗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照料者93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索网络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照料者焦虑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封闭病房住院治疗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照料者93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名和MBSR干预组46名。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康复技能训练,干预组在健康宣教、康复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8周基于网络的MBSR。分别于基线及8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健康量表(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进行效果评价。结果:8周后,两组共脱落13名(对照组7名,干预组6名)。对照组与干预组基线SAS、SD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后,干预组SAS、SDS分值较基线值均降低(均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对照组较基线值无明显变化(均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基线SF-36总分及各个维度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后,干预组SF-36总分及各个维度分值较基线时均升高,除生理功能维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对照组较基线时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网络MBSR可以减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照料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疗法 网络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照料者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非自愿随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勇 谢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7-892,共6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非自愿随访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数据采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非自愿随访时间满12月且2015-2016年处于连续随访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随访信息及暴力行为史资料,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非自愿随访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数据采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非自愿随访时间满12月且2015-2016年处于连续随访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随访信息及暴力行为史资料,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结果:共331名患者数据,其中非自愿随访中至少有1次发生严重暴力行为者35名,无严重暴力行为者296名。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相情感障碍(OR=2.97)、服药不依从(OR=2.56)、病情不稳定(OR=20.14)和既往暴力行为史(OR=3.47)等4个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社区非自愿随访中应加强对患者暴力风险相关因素的评估,并基于综合风险因素开展分级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社区非自愿随访 暴力行为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向静 王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34,共11页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程长,其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康复治疗手段有限,加上相关人员对其监控力度不够,导致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社会安全,是社会治理的难点。随着精神障碍患者人数不断上升,为加强民生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程长,其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康复治疗手段有限,加上相关人员对其监控力度不够,导致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社会安全,是社会治理的难点。随着精神障碍患者人数不断上升,为加强民生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康复治疗、知识宣讲、配套奖励、智能监管等方法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社区化服务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需加强这一方面的问题探讨与优化策略研究,切实完善该服务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服务管理 社区化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