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后突发性耳聋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晓奉 谢兰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除了肺部并发症外还包括突发性耳聋。然而,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侵入并损伤耳蜗神经或耳蜗组织;耳蜗微血管血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除了肺部并发症外还包括突发性耳聋。然而,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侵入并损伤耳蜗神经或耳蜗组织;耳蜗微血管血栓形成并导致耳蜗血管阻塞;病毒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导致耳蜗炎症。研究SARS-CoV-2作为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因的作用,可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制定治疗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恢复和避免不良反应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发生机制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外器官的病理学观察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赵景民 周光德 +11 位作者 孙艳玲 王松山 杨建法 孟二红 潘登 陆江阳 李玲 李进 辛绍杰 赵敏 陈菊梅 张玲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0-481,F004,共3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部分肺外器官的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 ,对 1例SARS的部分肺外器官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患者除发生肺部变化之外 ,进一步观察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部分肺外器官的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 ,对 1例SARS的部分肺外器官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患者除发生肺部变化之外 ,进一步观察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丘脑、桥脑及延髓 )呈现脑膜血管扩张、充血 ,脑实质内血管周围间隙增宽 ,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 ,但神经细胞无明显变性、坏死 ;消化系统表现为消化道粘膜固有层及粘膜下血管扩张、充血 ,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少部分粘膜上皮及腺上皮细胞核呈空泡状 ,偶见细胞凋亡 ,胰腺间质水肿 ,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睾丸曲细精管内偶见淋巴细胞浸润。本例死亡病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史。电镜下血管腔内血液中查见SARS冠状病毒颗粒 ,但脑、睾丸等组织内均未发现SARS冠状病毒颗粒。结论 SARS病例中枢神经系统可呈轻度缺氧反应性改变 ,未见冠状病毒感染 ;SARS发病期血液内存在冠状病毒 ;该死亡病例存在冠状动脉硬化基础病变 ,推测慢性心血管疾病等可能为SARS患者的死亡促发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RAS 病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不同时间死亡患者的病理变化及其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德文 李宁 +6 位作者 赵景民 彭瑞云 王翠娥 周本成 陆江阳 曹惠君 张建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92-696,I002,I003,I004,I005,共9页
目的 系统观察 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不同时间死亡患者近 30个脏器的病理变化 ,探讨其病理发生发展过程及病变和病原体特点。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和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 ①重症SAR... 目的 系统观察 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不同时间死亡患者近 30个脏器的病理变化 ,探讨其病理发生发展过程及病变和病原体特点。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和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 ①重症SARS死亡患者早期基本病变为以肺和免疫器官 (脾、淋巴结、黏膜淋巴组织)为主的全身各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实质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质性改变和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及出血等为主的血循环障碍 ;中后期则以肺上皮坏死脱落和间质纤维增生伴早期纤维化及免疫器官进行性萎缩等病变为主 ,再次证实肺和免疫器官为主要靶器官 ;②肺脏病变经历急性渗漏性炎症期 (发病后 2周内 ,主要病变为严重的弥漫性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肺泡上皮坏死脱落伴增生机化性炎症期 (发病后 3~ 4周 )和纤维增生伴早期纤维化期 (发病后 5~ 6周 ) ,具有广泛性、速发性、进行性和阶段性、多样性等特点 ;③在重症SARS死亡患者中 ,脾和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发生严重的破坏和广泛出血 ,脾小体和淋巴滤泡极度萎缩 ,淋巴细胞迅速发生凋亡和坏死 ,T、B淋巴细胞数量极度减少 ,免疫功能极度低下 ,其病变同样具有广泛性、速发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④证实主要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衣原体样颗粒也是致病病原体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病理学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祝庆余 秦鄂德 +14 位作者 于曼 司炳银 杨保安 刘洪 吕富双 常国辉 彭文明 范宝昌 邓永强 韩伟国 石玉玲 李林海 张泮河 赵秋敏 曹务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 确定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目前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关系。方法 以用细胞培养法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标本中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抗原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中和试验测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新分离的冠状病... 目的 确定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目前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关系。方法 以用细胞培养法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标本中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抗原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中和试验测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新分离的冠状病毒的抗体 ,分析确定新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关系。结果 在临床确诊的 1 1 3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标本中 ,99份检测出有抗新冠状病毒的抗体。 1 0对双份血清检测结果显示 ,后采集的血清抗体效价均比发病初期采集的明显增高 ,最高的升高 1 2 8倍。中和试验结果证明 ,病人血清抗体能够中和新分离的冠状病毒。结论 新分离的冠状病毒与此次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新冠状病毒 病原关系 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脏及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景民 孙艳玲 +7 位作者 周光德 王松山 孟二红 杨建法 潘登 王业东 陆江阳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69-571,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肺脏的免疫反应类型和状况 ,及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以CD3、CD4、CD8、CD2 0、CD5 7、CD68、S 10 0、HLA DR单克隆抗体 ,对 1例重型SARS的肺组织及免疫器...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肺脏的免疫反应类型和状况 ,及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以CD3、CD4、CD8、CD2 0、CD5 7、CD68、S 10 0、HLA DR单克隆抗体 ,对 1例重型SARS的肺组织及免疫器官中多种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 ,并以健康人体脾脏及淋巴结作对照 ,观察分析各淋巴亚群的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 该例重型SARS病例肺间质中主要以CD8+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杂以少数CD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半定量分析显示 ,3 1枚胸腔淋巴结中 ,CD3 +、CD4+、CD8+和CD2 0 +细胞数减少的淋巴结百分率分别为 74.2 %、67.7%、74.2 %、83 .9% ,其中各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者比例较高 ,腹腔淋巴结中各淋巴细胞亚群减少较轻 ;脾脏中CD3 +、CD4+、CD8+、CD2 0 +细胞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 ,其中以CD2 0 +细胞数目减少最为显著 ;而淋巴结及脾脏中CD5 7+、CD68+、S 10 0 +、HLA DR+细胞数目呈相对增加改变。结论 结果提示SARS肺组织原位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 ,推测肺脏内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具有清除受感染细胞内冠状病毒病原体和诱发肺组织免疫损伤的双重作用 ;疾病后期重型SARS病例免疫器官可能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不同程度减少及比例失衡 ,并呈围病变肺组织愈近 ,淋巴结内主要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肺脏 免疫器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顾莹莹 刘芳 +2 位作者 陈国勤 杨通 刘幕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  3例SARS标本为患者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切取的肺组织 ,经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SARS患者肺组织CK、CD34、Ⅳ型胶原、C...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  3例SARS标本为患者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切取的肺组织 ,经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SARS患者肺组织CK、CD34、Ⅳ型胶原、CD6 8、Mac387的表达。结果 SARS患者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为肺泡上皮广泛破坏 ,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大部分肺泡腔及肺泡管内透明膜形成。间质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 ,成纤维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 临床病理分析 肺泡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结论 特点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肺组织抗体 被引量:8
7
作者 郑宇 李伯安 +7 位作者 何卫平 陈昊 赵军 李靖 貌盼勇 毛远丽 高蓉 程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目的 :建立特异性的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相关抗体的血清学方法。 方法 :制备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结果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 SARS相关的抗人肺组织抗体 ... 目的 :建立特异性的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相关抗体的血清学方法。 方法 :制备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结果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 SARS相关的抗人肺组织抗体 ,其阳性率达 92 .86 %(2 6 / 2 8) ,正常献血员为 11.4 3%(12 / 10 5 ) ,统计学分析表明 ,SARS相关抗体的检出率在患者和献血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SARS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肺组织抗体 ,该抗体的存在提示机体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疾病病理损伤过程 ;检测该抗体可能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型肺炎 抗肺组织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 血清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量化评估与干预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红 齐艳 +2 位作者 党莉杰 邓光辉 穆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 :量化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心理状态 ,即时、准确地甄别伴随严重心理危机的 SARS患者 ,为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研制的“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 目的 :量化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心理状态 ,即时、准确地甄别伴随严重心理危机的 SARS患者 ,为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研制的“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等 ,对 4 6例 SARS患者实施心理评估 ,并将该评估结果与其他肺炎患者、MSSNS的一般住院患者常模作对照比较。结果 :SARS患者的心理反应与一般住院患者常模、其他肺炎患者未呈现显著差异 ;SARS患者组内的心理反应差异与其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个体背景及发热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 结论 :SARS患者的心理反应符合患者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 ,即疾病本身所导致的患者心理差异不大 ,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征才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因素 ;SARS患者的负性情绪反应强度受其年轻、未婚、非医务人员、发热持续时间长等因素影响。因此 ,对 SARS患者心理异常的有效干预 ,必须以科学评估为前提 ;以影响因素分析为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心理状态 量化评估 干预 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8
9
作者 石玉玲 李林海 +6 位作者 徐德兴 王露霞 祝庆余 司炳银 张雨 张泮和 段朝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72-574,I003,共4页
目的 通过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IgG、IgM抗体 ,找出冠状病毒与SARS之间可能存在的病因关糸 ;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 ,寻求该病毒特有的血清学反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新分离SARS病毒作为抗原 ,采用... 目的 通过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IgG、IgM抗体 ,找出冠状病毒与SARS之间可能存在的病因关糸 ;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 ,寻求该病毒特有的血清学反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新分离SARS病毒作为抗原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 (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对广州 4所医院SARS病人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临床诊断SARS病人13 0例 ,其中 117例出现病毒特异性抗体 ,阳性率达 90 % ,病人血清IgG抗体滴度 10天后明显上升 ,15天后抗体达到高峰 ,IgM抗体滴度2 0~ 3 0天达到高峰。检测 119例健康接触者和同一流行区 10 0例健康人 ,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 SARS病人血清与新分离SARS病毒抗原有高水平的特异反应 ,证实病人急性感染了这种新的病毒 ;病人恢复期血清IgG抗体在体内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抗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成像技术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人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树平 张燕群 +6 位作者 叶宏军 胡向红 郭勇 孟昭明 左拥军 王占宇 王建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814-816,共3页
目的 探讨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临床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 10例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DR技术的应用方法及其胸部表现。结果 SARS病人胸片表现为两肺纹理明显增重 ,一侧或双侧肺内磨玻璃样改变有或没有实变影并... 目的 探讨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临床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 10例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DR技术的应用方法及其胸部表现。结果 SARS病人胸片表现为两肺纹理明显增重 ,一侧或双侧肺内磨玻璃样改变有或没有实变影并存 ,病灶有以双下肺受累明显并向上蔓延的趋势 ,类似火焰上升的态势 ,病变一般发展迅速。在病人摄片及后处理过程中主要应用的DR成像技术有窗宽、窗位调整、反白技术、局部放大等。多项DR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摄片成功率 ,并能极大程度地保障胸片质量 ,为临床SARS病人诊治提供尽可能多的所需信息 ,同时又可以尽量减少影像科人员与非典病人的接触 ,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保护医务人员。结论 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数字影像 磨玻璃影 实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1
作者 裴立英 高占成 +4 位作者 杨震 魏东光 王世鑫 吉健民 姜保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在医院内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有关影响因素,以探讨罹患SARS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并为今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3家发生SARS院内感染的综合性医院,用调查问...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在医院内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有关影响因素,以探讨罹患SARS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并为今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3家发生SARS院内感染的综合性医院,用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调查因素逐一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其对SARS发病是否有显著意义,并根据OR值确定其为保护因素或危险因素。然后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综合分析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作用,确定哪些因素作用更为重要,即是具有独立作用的保护因素或危险因素。结果:在56个调查因素中,有22个因素与医务人员感染SARS有显著关联。其中,对SARS感染有保护作用的因素有19个,危险因素有3个。对上述22个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表明在所有因素中,穿两层防护服(OR=0.053)、接受过防护知识培训(OR=0.072)、戴手套(OR=0.102)、用碘伏擦拭或浸泡进行手消毒(OR=0.231)和办公区通风良好(OR=0.32)是独立的有显著作用的保护因素;参加气管插管操作(OR=30.793)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危医务人员实施严格的防护和消毒措施是避免感染的关键环节,同时及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提供有效的通风环境是避免感染SARS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型肺炎)的胸片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琦 陈胜利 +5 位作者 江新青 陈国东 赵子文 钟维隆 曾军 余京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表现 ,探讨胸片在SARS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1例SARS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不同时间作了胸部X线平片检查。男 2 3例 ,女 3 8例 ,年... 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表现 ,探讨胸片在SARS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1例SARS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不同时间作了胸部X线平片检查。男 2 3例 ,女 3 8例 ,年龄 17~ 63岁 ,平均 3 3岁。观察一系列X线平片表现。结果  61例均见肺纹理增粗 ,2 3例并网格状改变 ,肺内见薄雾状 ( 10例 )、云絮状 ( 3 3例 )、浓烟状 ( 11例 )或磨玻璃样 ( 2 3例 )阴影。首诊时肺内阴影在单侧单叶 2 9例 ,单侧多叶 9例 ,双侧 2 3例。 3 8例阴影出现在单侧者 ,2 8例在右侧 ( 74% )。肺内阴影共累及 12 9个肺叶 ,下肺叶 71个 ( 5 5 % )。患者还合并膈胸膜增厚 ( 6例 )、纵隔气肿 ( 3例 )、心影增大 ( 1例 )。 18例胸片随访见肺部阴影增多 ,其中 13例阴影由单侧向双侧发展。激素治疗可使肺部阴影在 4~ 3 7天后吸收。结论 SARS的胸片表现多种多样 ,无特异性。但胸片检查是SARS诊断、疗效观察及指导治疗的必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片 单侧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非典型肺炎 双侧 肺部阴影 网格状 纹理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清的IFA检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玉玲 李林海 +3 位作者 徐德兴 祝庆余 司炳银 于曼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I001-I002,共2页
目的 :证实新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与SARS患者的关糸。方法 :应用IFA诊断试剂做免疫荧光染色 ,检测 2 0 0 3 0 2 0 4~ 0 4 13期间 ,广东地区 3所医院临床诊断为SARS的 72例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 ,以及直接参加救治SARS患者但末发生感染的 1... 目的 :证实新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与SARS患者的关糸。方法 :应用IFA诊断试剂做免疫荧光染色 ,检测 2 0 0 3 0 2 0 4~ 0 4 13期间 ,广东地区 3所医院临床诊断为SARS的 72例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 ,以及直接参加救治SARS患者但末发生感染的 10 9名医护人员的血清标本 ,并以疾病流行期间 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72例SARS患者中 ,6 2例血清特异性IgG呈阳性 ;而 10 9例密切接触但末发生感染的医护人员及 70例SARS流行期间健康体检者 ,血清特异性IgG和IgM均呈阴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冠状病毒 免疫荧光染色 广东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抗体与激素应用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卫平 郑宇 +5 位作者 赵军 陈昊 李伯安 李靖 高蓉 程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体内 SARS相关抗体出现时间、抗体滴度与激素应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集 2 2例 SARS患者 (临床诊断 )不同发病期及 3例 SARS密切接触者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体内 SARS相关抗体出现时间、抗体滴度与激素应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集 2 2例 SARS患者 (临床诊断 )不同发病期及 3例 SARS密切接触者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检测其中的 SARS相关抗体 ,并对使用激素治疗的 17例 SARS患者进行追踪检测。 结果 :多数 SARS患者在发病后1~ 3d肺部未出现炎性病变征象前即可检测到 SARS相关抗体 ;3例密切接触者 SARS相关抗体也为阳性。 17例患者使用激素后 SARS相关抗体滴度均有所下降 ,其中 11例患者激素减至小剂量或停用后 ,有 10例患者 SARS相关抗体滴度较前上升 ,1例继续下降。 结论 :SARS相关抗体滴度与激素应用具有相关性 ,该抗体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相关抗体 激素 应用 相互关系 临床意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诊断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康复者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定量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又宁 范保星 +3 位作者 郝峰英 黄升勇 游波 陈唯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83-784,共2页
目的 检测SARS患者体内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的含量。方法 抽取 2 2例SARS康复者不同康复时期的血液 ,经病毒灭活后分离血清 ,用ELISA法对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进行检测。结果 IgG类抗体在所有康复者体内都呈阳性 ,且检... 目的 检测SARS患者体内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的含量。方法 抽取 2 2例SARS康复者不同康复时期的血液 ,经病毒灭活后分离血清 ,用ELISA法对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G、IgM进行检测。结果 IgG类抗体在所有康复者体内都呈阳性 ,且检测到康复 71天的患者该类抗体仍然没有衰减 ;IgM类抗体在康复 5 0天的部分患者 (5 / 2 2 ,2 2 73%)中仍呈阳性 ,而在 6 5天时则全部为阴性。对照组 2 2例 ,两类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 可能所有SARS康复者体内都产生了冠状病毒特异的IgG类抗体 ,并且这种抗体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免疫球蛋白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游绍莉 辛绍杰 +6 位作者 李保森 赵军 荣义辉 吴贻琛 杨永平 张伟 邹正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特别是重症SAR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解放军第 30 2医院收治的 70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 10~ 74岁 (33 81± 12 73岁 ) ,其中重症 38例 ,非重症 32例。其症状...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特别是重症SAR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解放军第 30 2医院收治的 70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 10~ 74岁 (33 81± 12 73岁 ) ,其中重症 38例 ,非重症 32例。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发热、乏力、咳嗽、气促、头痛等 ,热程为 7 2 0± 4 5 7天。根据胸片表现及症状把SARS分为初期、进展期、恢复期 ,各期时间为 3 19± 2 32、8 18± 4 36、8 82± 7 0 1天。随着年龄增高重症比例增高 ;重症SARS体温较非重症组难控制 (最高体温 38 74± 0 97℃和 38 0 2±0 14℃) ,病程明显较非重症组长 (2 7 78± 9 99天与 14 93± 5 80天 ) ;重症组ALT、LDH、HBDH升高比例也较非重症组明显增高 (ALT :78 95 %与 5 0 0 0 % ;LDH、HBDH :4 2 11%与 18 75 % )。年龄大 ,合并慢性疾病 ,LDH、HBDH明显升高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之一 ;治疗以综合方疗法为主 ,经验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对阻止病情进展有一定疗效。结论 重症SARS虽然病情较重 ,死亡率高 ,但经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临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分期与分型特点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正升 杨永平 +4 位作者 陈菊梅 辛绍杰 张伟 周先志 胡良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77-780,共4页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临床分期与分型特点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SPSS 11 0及SDAS软件回顾性地分析 330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 ,提出具体的分期、分型方案及其各自的特点。结果 SARS患者的...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临床分期与分型特点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SPSS 11 0及SDAS软件回顾性地分析 330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 ,提出具体的分期、分型方案及其各自的特点。结果 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 4期 ,即潜伏期、初期、极期及恢复期。潜伏期 112 (5 70± 2 4 5 )天。初期 :为病程的第 110 (3 98± 2 4 8)天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胸片无异常。极期 :包括肺部炎性渗出、肺实变和多器官衰竭 (MOF) 3个阶段。肺部炎性渗出阶段可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 ,约 95 %的患者为病程的第 2 3周 ,持续时间为 12 1天。主要特点为明显咳嗽 ,可有轻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X线表现为云雾状或斑片样小片状、片状阴影 ;肺实变阶段大多出现I型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更突出 ,低氧血症更明显 ,双肺弥漫性实变 ,呈磨玻璃样改变。恢复期 :大多在病程第 3周后 ,时间为 5 5 6 (2 4 37± 8 81)天。该期又可分为两期 ,即Ⅰ期 (完全恢复 )和Ⅱ期 (很可能存在肺纤维化)。SARS临床分型分为轻型 (普通型 )、重型及极重型(暴发型 )。3型的临床特征差异很大 ,病死率分别为零、5 76 %和 6 1 5 4%。结论 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分期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的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伯安 郑宇 +6 位作者 陈昊 何卫平 赵军 舒翠莉 李靖 高蓉 程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肺组织包被抗原在不同个体以及猪、羊、大鼠中的种属特异性。 方法 :匀浆SARS患者尸检肺组织、非 SARS患者肺组织以及猪、羊、大鼠肺组织后分别包被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同时检测SARS...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肺组织包被抗原在不同个体以及猪、羊、大鼠中的种属特异性。 方法 :匀浆SARS患者尸检肺组织、非 SARS患者肺组织以及猪、羊、大鼠肺组织后分别包被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同时检测SARS患者及正常献血员血清中的 Ig G。 结果 :SARS患者及正常献血员血清用 SARS尸检患者与非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检测 ,两种组织包被抗原检测的阳性率间无统计学差异 ;而用非 SARS患者肺组织包被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和用羊、猪、大鼠肺组织包被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SARS患者肺组织及非 SARS患者肺组织中存在相同的抗原 ;其他动物中可能也存在该抗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肺组织包被抗原 抗原特异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非典型肺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幸存者康复期情绪、记忆和日常生活功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川 于欣 +3 位作者 洪楠 陈楚桥 陈玉芳 何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0-665,共6页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幸存者康复期的情绪、记忆和日常生活功能,探讨心身交互作用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便取样抽取北京三家医院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患SARS的医务人员43名,并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幸存者康复期的情绪、记忆和日常生活功能,探讨心身交互作用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便取样抽取北京三家医院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患SARS的医务人员43名,并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对照组41名。对照组来自这三家医院的医务人员,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视觉模拟疼痛评定量表(VAS)评定疼痛,加州洛杉矶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HO-UCLA AVLT)及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ROCF)评定记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评估日常生活功能。抑郁按严重指数(被试总分/80)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结果:医务人员SARS幸存者存在持续和显著的抑郁(轻、中、重度抑郁分别占31%、35%和17%)和疼痛,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更多的词语插入错误(P=0.047)。疼痛与情绪(r=0.40,P=0.031)和日常生活功能得分(r=0.47,P=0.01)显著正相关。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时间与日常生活功能得分显著正相关(r=0.38,P=0.041)。结论:抑郁及疼痛症状是SARS幸存者需要持续关注和处理的问题,在SARS治疗中长期大量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应当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抑郁 疼痛 记忆 日常生活功能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黎明 刘钰 +2 位作者 袁彬 杨晓秋 周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6期1-3,共3页
通过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护理 ,体会到用整体护理思路指导护士做好护理观察、及时取得临床资料、加深对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对SARS防治的重要意义。认为SARS护理观察的重点为 :全面评估、症状体征评估、辅助诊疗结果... 通过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护理 ,体会到用整体护理思路指导护士做好护理观察、及时取得临床资料、加深对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对SARS防治的重要意义。认为SARS护理观察的重点为 :全面评估、症状体征评估、辅助诊疗结果与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临床观察 整体护理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