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法视野中的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之证明——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的具体运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康怀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的划分在证据法上的意义在于,对定罪事实必须进行严格证明,而对狭义量刑事实及某些属于犯罪事实的量刑情节,允许进行自由证明。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在可以运用的证据范围、证据调查方法和证明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对... 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的划分在证据法上的意义在于,对定罪事实必须进行严格证明,而对狭义量刑事实及某些属于犯罪事实的量刑情节,允许进行自由证明。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在可以运用的证据范围、证据调查方法和证明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定罪事实的严格证明体现了证据法对于权力的制约功能,对量刑事实进行自由证明则综合考虑了减少诉讼成本、明确主要争点和扩大有利于被告人之量刑资料的适用机会等多种因素。作为对自由证明的限制,在量刑阶段,除了必须保障被告人对量刑资料与信息的知情权和异议权、获得律师帮助权等各项权利之外,审判还应该被划分为定罪与量刑两个互相分离的阶段,以防止不可采的品格证据所产生的不公正对定罪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 狭义量刑事实 严格证明 自由证明 自由证明的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格证明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维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本文从严格证明的构成要件入手,论述了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严格证明的基本内涵,并从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直接审理、证据禁止以及自由心证的关系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严格证明程序在形成证据能力上的作用,提出了证据材料只有在通过严格证明或... 本文从严格证明的构成要件入手,论述了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严格证明的基本内涵,并从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直接审理、证据禁止以及自由心证的关系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严格证明程序在形成证据能力上的作用,提出了证据材料只有在通过严格证明或不被证据禁止的条件下才具有证据能力的观点。严格证明程序为证据最终获取证明力,通向心证之路奠定了客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证明 自由证明 证据能力 自由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媒质中索末菲积分近似条件的严格证明
3
作者 蒋鸿雁 龙云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122,共2页
提出了三层分层有耗媒质中电磁场理论经常遇到的索末菲 (Sommerfeld)积分近似条件的正确形式 ,并给出了严格证明。
关键词 索末菲积分 近似条件 严格证明 分层有耗媒质 Sommerfeld积分 电磁场理论 电磁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规则的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竺常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9,共8页
证明规则的核心内容是对证明对象进行严格事实和自由事实的区分,即规定哪些事实需经严格证明,哪些事实经自由证明即可。涉及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事实,法定情节,违法阻却、责任阻却事由等应为严格事实;程序法事实和酌定情节等被界... 证明规则的核心内容是对证明对象进行严格事实和自由事实的区分,即规定哪些事实需经严格证明,哪些事实经自由证明即可。涉及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事实,法定情节,违法阻却、责任阻却事由等应为严格事实;程序法事实和酌定情节等被界定为自由事实。同时,严格事实与自由事实在个案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应根据其对案件处理结果的影响而作出具体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明规则 严格证明 自由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方法——自由证明及其具体运用的比较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康怀宇 康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刑事诉讼中,程序法事实也是证明对象。就证明方法而言,基于减少诉讼成本与保障被告人利益之考虑,对程序法事实得适用自由证明的方法,而无须进行严格证明。对于强制性措施、自白之任意性、诉讼条件与诉讼能力等重要程序法事实,虽然皆可... 刑事诉讼中,程序法事实也是证明对象。就证明方法而言,基于减少诉讼成本与保障被告人利益之考虑,对程序法事实得适用自由证明的方法,而无须进行严格证明。对于强制性措施、自白之任意性、诉讼条件与诉讼能力等重要程序法事实,虽然皆可适用自由证明,不过却在自由度上有所不同,存在所谓"完全的自由证明"与"相对的自由证明"之分:对强制性措施之条件,可进行"完全的自由证明",对自白任意性、诉讼条件与诉讼能力却以"相对的自由证明"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法事实 自由证明 严格证明 诉讼条件 诉讼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可 张天勖 王君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5,共5页
中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由2010年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予以确立和完善。但是,在立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实践中的某些老问题似乎并未得到完全解决。在非法证据排除证明中,有些法官仍然要求辩方进行&qu... 中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由2010年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予以确立和完善。但是,在立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实践中的某些老问题似乎并未得到完全解决。在非法证据排除证明中,有些法官仍然要求辩方进行"严格证明",却允许控方进行"自由证明"。对于控方证明方法的要求类似于严格证明,但对于辩方证明方法的规定则不甚明确。为了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有效力的发挥,应当正视那些易被利用的疏漏,对模糊的规定加以明确,对阙如的规定进行增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 严格证明 自由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明方法的体系化构建——兼论如何实现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初衷 被引量:8
7
作者 樊崇义 徐歌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44-50,共7页
根据中国2018年刑诉法规定,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证明标准不能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升司法效率的制度初衷。在证明标准不能改变的前提下,可考虑构建差异化的证明方法体系。普通程序的案件适用“严格证明”方法,简... 根据中国2018年刑诉法规定,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证明标准不能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升司法效率的制度初衷。在证明标准不能改变的前提下,可考虑构建差异化的证明方法体系。普通程序的案件适用“严格证明”方法,简易程序的案件适用“适当的证明”方法,速裁程序的案件适用“自由证明”方法,并按此顺序放宽对证据种类、证据调查程序和证据能力要求,从而提升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证明标准 严格证明 自由证明 适当的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证明法则及其运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天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8,共8页
自由证明是严格证明的对应概念,是指在审判过程中裁判者解除了对严格证明的两大限制所进行的相对较为随意的诉讼证明活动,即裁判者不考虑证据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定证据的要求,以及证据是否经过法定的调查程序而选择的证明方式。在刑事审... 自由证明是严格证明的对应概念,是指在审判过程中裁判者解除了对严格证明的两大限制所进行的相对较为随意的诉讼证明活动,即裁判者不考虑证据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定证据的要求,以及证据是否经过法定的调查程序而选择的证明方式。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自由证明与适用简易程序目的相一致,亦与间接审理的合理性相契合,它体现了对国家利益保护以及诉讼效率的要求,也是保证诉讼公正的一种证明救济方法。证据材料经过自由证明或严格证明后,方取得证据能力,成为法官进行自由心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证明 严格证明 间接审理 非法证据排除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出具证明材料的证据形式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金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1-84,共4页
法律对证据能力的许容性与限制性是建立在证据本身特性的基础上,单位本身并无作证能力。单位为履行提供证据义务所出具的证明材料之证据能力与单位的身份属性无关,单位证明材料的适格性是由该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应当区分严格证明与... 法律对证据能力的许容性与限制性是建立在证据本身特性的基础上,单位本身并无作证能力。单位为履行提供证据义务所出具的证明材料之证据能力与单位的身份属性无关,单位证明材料的适格性是由该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应当区分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对单位证明材料证据资格的不同要求,并依据单位证明材料的不同形式纳入法定证据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证明 证据资格 严格证明 证据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审查逮捕程序中的“准司法证明”——兼论“捕诉合一”的改革保障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依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在当前全面推进"捕诉合一"的改革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审查逮捕证明机制,提升逮捕决定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是防止审查逮捕职能弱化进而保障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审查逮捕证明与司法证明具有相似性,属于"准司法证明&qu... 在当前全面推进"捕诉合一"的改革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审查逮捕证明机制,提升逮捕决定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是防止审查逮捕职能弱化进而保障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审查逮捕证明与司法证明具有相似性,属于"准司法证明"活动,应当参照司法证明的方法建立层次化的"准司法证明"机制。逮捕的证据与刑罚要件涉及实体性问题判断,故而应当采用"准严格证明"模式。其证据须具备法定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但查证程序与证明标准可以适当简化和降低。而逮捕必要性要件是对社会危险性事项之证明,具有未然性与可变更性,应当采取"自由证明"模式。其证据必须客观而明确,但不必不拘泥于法定的证据来源形式,达到优势证明标准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诉合一” 审查逮捕 司法证明 严格证明 自由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据能力反思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66-74,共9页
以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制度改革,对证据能力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证据能力理论需以证据的两步认证模式为支撑:证据能力的审查程序和证明力的调查程序。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判断中,均涉及关联性问题,对于证据能力的关联性规则需通过... 以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制度改革,对证据能力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证据能力理论需以证据的两步认证模式为支撑:证据能力的审查程序和证明力的调查程序。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判断中,均涉及关联性问题,对于证据能力的关联性规则需通过逻辑上的关联性和法律上的关联性来加以完善。证据能力规则的构建可从三要件说入手,分别是以法定证据形式和关联性规则为基础的积极要件、以证据能力排除规则为核心的消极要件和以证据准入资格和严格证明为制约的程序要件。同时,在证据能力规则的适用中应强调其程序的独立性,将无证据能力之案件材料对事实认定者的心证影响降至最低,以确保证据裁判原则和庭审实质化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能力 证明 关联性 排除规则 严格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