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之失与《全先秦文》的编辑体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我国现存隋以前经、史、子之外散文文献的总集。但今天看来 ,问题很多 ,而先秦一段问题最为突出。本文是正在编辑中的《全先秦文》的编辑体例。该书对严书除补阙、删伪、正误之外 ,无论在收录时间...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我国现存隋以前经、史、子之外散文文献的总集。但今天看来 ,问题很多 ,而先秦一段问题最为突出。本文是正在编辑中的《全先秦文》的编辑体例。该书对严书除补阙、删伪、正误之外 ,无论在收录时间上限、收录范围、编排顺序还是校勘、作者小传等方面 ,都有大的改进 ,使之更加科学 ,能更好地反映先秦史、先秦文献、先秦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该书将完全以作者时代先后为序编排 ,一般以最早记载文本为底本 ,加以校勘 ,并对真伪、作者、时代等加以考订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上古三代文 全先秦文 严可均 编辑体例 先秦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可均辑采“本集”考论——兼论汉魏六朝别集的流传与演进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京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65,共4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征采了十位作家的本集,共涉及三百多篇作品,其中仅见于本集的篇目占了一半以上。其本集有足资为严可均征采者,多为唐宋以来旧本,而明人辑本则缺乏征采的价值。在征采本集时所做的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征采了十位作家的本集,共涉及三百多篇作品,其中仅见于本集的篇目占了一半以上。其本集有足资为严可均征采者,多为唐宋以来旧本,而明人辑本则缺乏征采的价值。在征采本集时所做的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使严可均提出了唐以前旧集见存今世不足七家的著名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本集 旧本 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可均《全三国文》孙吴部分缺误补正
3
作者 王书才 徐小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现存的对唐代以前散篇文献汇辑最全的一部总集,对研究唐前文学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只是因为时代久远以及个人精力有限等原因,该书不免有许多缺憾之处。以《全三国文》孙吴文部分为研讨对象,可以对...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现存的对唐代以前散篇文献汇辑最全的一部总集,对研究唐前文学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只是因为时代久远以及个人精力有限等原因,该书不免有许多缺憾之处。以《全三国文》孙吴文部分为研讨对象,可以对书中的缺误进行归结补正,包括补充作者的姓名与生平、补辑遗漏的作者及作品、辑补漏辑的书籍、增补漏辑的文篇、是正辑录佚文时不能遵守自订凡例的诸种失误、剔除误辑的佚文、校正字句方面的讹脱衍倒,等等,以期对唐前文学文献的整理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可均 《全三国文》 缺误 补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可均著述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德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94-96,共3页
严可均,浙江乌程人,字景文,号铁桥。生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嘉庆五年(1800)以宛平籍中举,道光二年(1822)任建德县教谕,十四年(1834)引疾归,二十三年(1843)卒。 可均是清代著名的校勘学家、金石学家、辑佚书家,一生著作等身,自谓成《四... 严可均,浙江乌程人,字景文,号铁桥。生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嘉庆五年(1800)以宛平籍中举,道光二年(1822)任建德县教谕,十四年(1834)引疾归,二十三年(1843)卒。 可均是清代著名的校勘学家、金石学家、辑佚书家,一生著作等身,自谓成《四录堂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可均 铁桥 述考 适园丛书 类集 《全晋文》 金石 道光 国文 《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辑《全北齐文》、《全后周文》辨正
5
作者 魏宏利 张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6,共4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清代学者严可均辑录的《全北齐文》、《全后周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其中存在的误收、重出、作者误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辨正,这为研究北齐、后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 严可均 《全北齐文》 《全后周文》 辨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融《上疏请给虏书》考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牟发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5期29-32,共4页
《南齐书》卷47《王融传》载齐武帝永明中,北魏遣使向南齐求书,结果“朝议欲不与”。王融上疏力主赐给。此疏严可均收入《全齐文)真题为《上疏请给虏书净,今仍其名。下面就有关此疏的几个问题略作考析。
关键词 王融 考析 《南齐书》 齐武帝 严可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寔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淑芹 《河北学刊》 1985年第1期107-107,共1页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生年不详,死于汉灵帝建宁中(公元168至171年)。 崔寔的祖文崔骃,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后为大将军窦宪的椽属。崔寔的父亲崔瑷,是有名的文学家,与马融、张衡相交甚好,曾...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生年不详,死于汉灵帝建宁中(公元168至171年)。 崔寔的祖文崔骃,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后为大将军窦宪的椽属。崔寔的父亲崔瑷,是有名的文学家,与马融、张衡相交甚好,曾官至济北相。崔寔“少沈静,好典籍。父卒,隐居墓侧。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桓帝初,以郡举“至孝独行”之士,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后经大司农羊傅的推荐,崔寔被召拜议郎,任大将军梁冀的司马。继任五原太守。 延熹二年,梁太后去世,皇帝与宦官合谋政变,大将军梁冀首当其冲。崔寔受其牵连,被禁锢数年。后经司空黄琼的推荐,崔寔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因奔丧未能成行。服丧期满,又被召拜为尚书,崔寔看到朝政无纲,世道昏乱,称病不视事,数月免归。 崔寔暗熟古今文章,有经史百家修养,曾著《政论》、《四民月令》两书,后世流传。其中《政论》一书是反映崔寔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全书今已散失,现有残节片断存于《后汉书》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辑本)中。仲长统说《政论》一书,“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范晔评价此书“指切时要,言辨而确,当世称之”,又谓“子真(寔)持论,感起昏俗”,(均见《后汉书》卷五十二)都给《政论》以较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寔 政论 大将军 太守 《四民月令》 《后汉书》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严可均 梁太后 暗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