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方富熹
方格
王文忠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用以承诺为主题的两难推理故事探查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结果表明,儿童的有关发展制约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和调节友谊关系的道德规范的理解,并表现出阶段结构的发展模式,我国儿童的发展具有某种跨文化的普...
用以承诺为主题的两难推理故事探查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结果表明,儿童的有关发展制约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和调节友谊关系的道德规范的理解,并表现出阶段结构的发展模式,我国儿童的发展具有某种跨文化的普遍性,也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至15岁儿童
社会认知发展
友谊关系
两难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
被引量:
11
2
作者
郭本禹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2-56,共5页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郭本禹南京师大个体的品德发展比其智慧发展更加复杂,因此,对个体的品德测量也比对其智力测验更加复杂。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还没有找到象智力测验这样的综合方法来科学和客观地测量个体的整体品德发展。心理学...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郭本禹南京师大个体的品德发展比其智慧发展更加复杂,因此,对个体的品德测量也比对其智力测验更加复杂。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还没有找到象智力测验这样的综合方法来科学和客观地测量个体的整体品德发展。心理学家只能分别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
柯尔伯格
测量方法
皮亚杰
两难故事
道德判断
道德发展
价值冲突
故事
法
道德
两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测量方法学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本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9-48,共10页
柯尔格伯(Kohlberg,L.,1927-1987)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创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沿着皮亚杰(Piaget,J.,1896-1980)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并以此为核心创立了道德认知发...
柯尔格伯(Kohlberg,L.,1927-1987)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创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沿着皮亚杰(Piaget,J.,1896-1980)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并以此为核心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体系,在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柯尔伯格
分数
两难故事
被试
阶段模型
皮亚杰
评分法
打分法
道德反映
DIT
判断选择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17岁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王美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研究采用亲社会两难故事来研究6-17岁)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1.我国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与艾森伯格的5个阶段基本一致;2.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不同于柯尔伯格的阶段...
本研究采用亲社会两难故事来研究6-17岁)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1.我国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与艾森伯格的5个阶段基本一致;2.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不同于柯尔伯格的阶段理论;3.儿童对冲突的选择与其判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
道德判断
幼儿园儿童
柯尔伯格
艾森伯格
两难故事
人际取向
思想范畴
享乐主义
判断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方富熹
方格
王文忠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以承诺为主题的两难推理故事探查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结果表明,儿童的有关发展制约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和调节友谊关系的道德规范的理解,并表现出阶段结构的发展模式,我国儿童的发展具有某种跨文化的普遍性,也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7至15岁儿童
社会认知发展
友谊关系
两难故事
Keywords
children aged 7 to 15,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friendship, dilemma story.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
被引量:
11
2
作者
郭本禹
机构
南京师大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2-56,共5页
文摘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郭本禹南京师大个体的品德发展比其智慧发展更加复杂,因此,对个体的品德测量也比对其智力测验更加复杂。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还没有找到象智力测验这样的综合方法来科学和客观地测量个体的整体品德发展。心理学家只能分别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
柯尔伯格
测量方法
皮亚杰
两难故事
道德判断
道德发展
价值冲突
故事
法
道德
两难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测量方法学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本禹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9-48,共10页
文摘
柯尔格伯(Kohlberg,L.,1927-1987)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创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沿着皮亚杰(Piaget,J.,1896-1980)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并以此为核心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体系,在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道德判断
柯尔伯格
分数
两难故事
被试
阶段模型
皮亚杰
评分法
打分法
道德反映
DIT
判断选择
测量方法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17岁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王美芳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摘
本研究采用亲社会两难故事来研究6-17岁)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1.我国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与艾森伯格的5个阶段基本一致;2.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不同于柯尔伯格的阶段理论;3.儿童对冲突的选择与其判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亲社会
道德判断
幼儿园儿童
柯尔伯格
艾森伯格
两难故事
人际取向
思想范畴
享乐主义
判断推理
分类号
B823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7-15岁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及其发展
方富熹
方格
王文忠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
郭本禹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测量方法学
郭本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6—17岁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研究
王美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