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义输出误差模型的两阶段最小二乘递推辨识 被引量:3
1
作者 贾杰 陈晨 +2 位作者 曹姣 罗小娜 丁锋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在有色噪声干扰系统中有一类系统,它具有广义输出误差模型(OEARMA),本文提出一类广义输出误差模型的两阶段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基本思想是结合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和分解技术,将系统分解成两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含一个参... 在有色噪声干扰系统中有一类系统,它具有广义输出误差模型(OEARMA),本文提出一类广义输出误差模型的两阶段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基本思想是结合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和分解技术,将系统分解成两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含一个参数向量.借助基于辅助模型和递推最小二乘理论,用辅助模型的输出代替辨识模型信息向量中未知中间变量,用估计残差代替信息向量中不可测噪声项,从而可以运用递推辨识思想来估计系统所有参数.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仿真例子说明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系统 最小二乘 阶段递推 辅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在异方差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戴晓鸣 王维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77-80,共4页
在实际的回归分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异方差性而使传统的OLS等回归估计失效,因此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对异方差模型进行修正。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正交表方法的改进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异方差模型。通过与传统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比较发现,... 在实际的回归分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异方差性而使传统的OLS等回归估计失效,因此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对异方差模型进行修正。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正交表方法的改进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异方差模型。通过与传统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比较发现,改进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无论是在模型拟合效果还是变量系数上都普遍具有较高精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避免了传统方法在估计截面数据模型时因分组不同带来的估计偏差。由此可见,这种改进的新方法在异方差模型应用上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最小二乘 异方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A模型参数估计的两段最小二乘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邓自立 马建为 杜洪越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5期3-5,共3页
提出了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参数估计的两段最小二乘法。首先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真实ARMA模型拟合高阶自回归(AR)模型,然后基于所拟合的AR模型参数,用最小二乘法解一个不相容代数方程组得到ARMA模型参数。一个仿真的例子说明了其有... 提出了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参数估计的两段最小二乘法。首先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真实ARMA模型拟合高阶自回归(AR)模型,然后基于所拟合的AR模型参数,用最小二乘法解一个不相容代数方程组得到ARMA模型参数。一个仿真的例子说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A模型 参数估计 最小二乘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逆推最小二乘 高阶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模型参数估计的两段最小二乘法及其在自校正跟踪滤波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自立 马建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1期3-5,共3页
提出了滑动平均(MA)模型参数估计的两段最小二乘法。首先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MA模型拟合一个高阶自回归(AR)模型,然后再用最小二乘法解一个不相容的超定线性方程组得到MA模型参数估值。一个应用于自校正跟踪滤波器的仿真例子说明了其有... 提出了滑动平均(MA)模型参数估计的两段最小二乘法。首先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MA模型拟合一个高阶自回归(AR)模型,然后再用最小二乘法解一个不相容的超定线性方程组得到MA模型参数估值。一个应用于自校正跟踪滤波器的仿真例子说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校正跟踪滤波器 MA模型 参数估计 最小二乘 滑动平均模型 超定线性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参数模型中两步估计与最小二乘估计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封维波 刘琼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28,共2页
文章在MSE准则下对半参数模型中的参数的两步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参数的两步估计优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半参数模型 步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调节模型的三阶段最小二乘辨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杰 初燕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针对动态调节模型提出一种三阶段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先将模型变换为CARMA模型,估计出变换后的CARMA模型参数,再利用已得到的参数估计依次辨识原模型中的系统模型参数和噪声模型参数.该方法原理简单,有效可行.
关键词 动态调节模型 阶段辨识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与灰色模型组合预测城市生活需水量 被引量:25
7
作者 田一梅 汪泳 迟海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2-325,共4页
为了克服普通多元回归方法用于中长期预测时自变量多重共线性对拟合模型的干扰,引入了更易于辩识系统信息与噪声的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PLS1),同时将两次拟合等维灰数递补(DEMGM(1,1))模型用于自变量的中长期预测,建立了一套PLS1与DE... 为了克服普通多元回归方法用于中长期预测时自变量多重共线性对拟合模型的干扰,引入了更易于辩识系统信息与噪声的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PLS1),同时将两次拟合等维灰数递补(DEMGM(1,1))模型用于自变量的中长期预测,建立了一套PLS1与DEMGM(1,1)组合预测方法.采用1986年—2000年某市生活用水量历史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03%.将该方法引入城市生活需水量研究,预测2005年和2010年某市生活需水量将分别达到0.92×109m3与1.1×109m3,为该市给水工程规划与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回归 生活需水量 次拟合等维灰数递补模型 中长期预测 给水 工程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CE SHM Benchmark模型的两阶段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朝 雷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近年来,一种激励未知和输出部分已知条件下结构局部损伤识别的新方法得以提出,这种方法能基于子结构思想进行复杂结构的局部损伤识别,基于此方法,提出两阶段的损伤识别策略,并将其应用于第1阶段ASCE SHMbench-mark模型的case 4的4种损... 近年来,一种激励未知和输出部分已知条件下结构局部损伤识别的新方法得以提出,这种方法能基于子结构思想进行复杂结构的局部损伤识别,基于此方法,提出两阶段的损伤识别策略,并将其应用于第1阶段ASCE SHMbench-mark模型的case 4的4种损伤识别,以检验此方法的有效性.在第1阶段,提出8-DOF的损伤模型以进行损伤层的定位;第2阶段,利用子结构的思想,提出12-DOF的损伤模型,在包含损伤层的子结构中对损伤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位.采用扩展卡尔曼方法对增广状态向量进行估计并使用最小二乘对未知激励进行递推,识别未知激励下的结构物理参数.损伤识别的结果显示,此方法能高精度地识别benchmark模型的各种损伤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阶段策略 SHM BENCHMARK模型 子结构方法 扩展卡尔曼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参数回归模型中二阶段估计的渐近性质 被引量:12
9
作者 薛留根 韩建国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7-94,共8页
给定半参数回归模型 Y=X′β+g(T) +e,其中β∈ Rp 是未知参数向量 ,g(t)是定义在 [0 ,1]上的未知函数 ,e是随机误差 .本文研究了β,g(t)和σ2 的估计量βn,gn(t)和σ2n,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它们的渐近正态性 ,并给出了 gn(t)... 给定半参数回归模型 Y=X′β+g(T) +e,其中β∈ Rp 是未知参数向量 ,g(t)是定义在 [0 ,1]上的未知函数 ,e是随机误差 .本文研究了β,g(t)和σ2 的估计量βn,gn(t)和σ2n,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它们的渐近正态性 ,并给出了 gn(t)的最优收敛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参数回归模型 渐近正态性 最优收敛速度 阶段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混合模型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参数分辨率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玉潘 余旌胡 丁义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27,共4页
文章以两分量指数衰减模型为例,给出求解模型参数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辨率的定义。为衡量此类相近信号能否分开提供一个标准,也为评价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在估计此模型准确度的度量提供一个新方法。实验表明:信噪比越大,参数分辨率精度越高... 文章以两分量指数衰减模型为例,给出求解模型参数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辨率的定义。为衡量此类相近信号能否分开提供一个标准,也为评价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在估计此模型准确度的度量提供一个新方法。实验表明:信噪比越大,参数分辨率精度越高;均匀取点比均匀对数取点得到更好的参数估计;固定信噪比时,在合适样本区间和样本数量下,局部分辨率与整体分辨率是一致的;参数分辨率与噪声的四分之一次方满足正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量指数模型 参数分辨率 非线性最小二乘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方差模型两阶段估计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蕾 张晓琴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79-183,共5页
异方差是线性回归模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解决异方差问题的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当样本容量较小时,通过分组产生重复数据,将会损失大量样本信息,使得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结果不具有精确性和有效性.利用正交表将样本... 异方差是线性回归模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解决异方差问题的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当样本容量较小时,通过分组产生重复数据,将会损失大量样本信息,使得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结果不具有精确性和有效性.利用正交表将样本容量扩大,并通过分组产生重复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两阶段估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降低了估计的误差,得到了更准确的拟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方差 阶段最小二乘 分组 正交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S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两阶段辨识方法
12
作者 岳娜 朱志芳 +1 位作者 周毅 丁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7期1918-1920,共3页
提出了基于递推最小二乘(RLS)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两阶段辨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方法给出的参数估计精度比递推增广最小二乘算法高。
关键词 递推辨识 最小二乘 阶段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回归模型误差项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13
作者 惠姣姣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2,共6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蓬勃发展,空间相关性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空间数据之间大多存在相依性,因此对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文章首先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 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蓬勃发展,空间相关性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空间数据之间大多存在相依性,因此对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文章首先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三阶矩χ2逼近方法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误差项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其次,进行Monte-Carlo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误差项空间相关性检验效果都很好;最后,对我国31个省份的居民福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和误差项的空间相关性检验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回归模型 空间相关性检验 阶段最小二乘 三阶矩χ2逼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生物学数据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荀鹏程 钱国华 +2 位作者 赵杨 于浩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维生物学数据的多阶段组合降维策略。方法以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为例,采用实际数据和模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初步选维→进一步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并与后续的"判别→验证"相结合,形成了"... 目的探讨高维生物学数据的多阶段组合降维策略。方法以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为例,采用实际数据和模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初步选维→进一步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并与后续的"判别→验证"相结合,形成了"选维→降维→判别→验证"的判别分析思路。以后续判别分析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与敏感性等为指标,对2种单一降维(PCA,PLS)方法和4种组合降维方法(PCA+SIR、PCA+SAVE、PLS+SIR和PLS+SAVE)进行了考察。结果从判别模型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及敏感性来看,PLS优于PCA,PLS+SIR/SAVE的组合降维效果更佳。结论用t计分法选维,以"PLS+SIR/SAVE"法进行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对于微阵列数据判别分析,是实用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组合降维 最小二乘 切片逆回归 切片均方误差估计 微阵列数据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客户流失三阶段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帮助 张秋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6-192,共7页
采用某网上商场的2525名客户样本,构建了基于SMC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电子商务客户流失三阶段预测模型。首先应用SMC模型计算出客户活跃度,以0.5为阈值判断出客户流失状态,识别出正判客户和错判客户;其次将训练样本送入LSSVM... 采用某网上商场的2525名客户样本,构建了基于SMC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电子商务客户流失三阶段预测模型。首先应用SMC模型计算出客户活跃度,以0.5为阈值判断出客户流失状态,识别出正判客户和错判客户;其次将训练样本送入LSSVM进行训练和学习,进而对测试样本的客户流失状态进行判别,然后将误判客户样本输入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再判断。结果表明,与SMC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LSSVM模型相比,三阶段模型对测试样本预测精度更高,是一种更有效和实用的分类方法,可为电子商务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客户流失预测 阶段模型 SMC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最近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模型的多阶段在线产品质量预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元 燕亚运 唐晓初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6-971,978,共7页
针对间歇过程产品质量离线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的多阶段在线预测产品质量方法。利用间歇过程的周期重复性,采用重复因子将间歇过程划分为稳定阶段和过渡阶段。对稳定阶段采用相同相位时间片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 针对间歇过程产品质量离线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的多阶段在线预测产品质量方法。利用间歇过程的周期重复性,采用重复因子将间歇过程划分为稳定阶段和过渡阶段。对稳定阶段采用相同相位时间片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过渡阶段采用扩散距离(Diffusion Distance)选取最优子集建立LSSVM模型,使得当前样本的稳定阶段和过渡阶段的属性能分别和历史数据集的稳定阶段和过渡阶段的属性相似,预测出不易测量的产品质量。通过在Pensim仿真平台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应用表明,与整体离线预测相比,基于局部模型的多阶段在线预测方法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因子 阶段 扩散距离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局部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改进RLS逆模型辨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懿 魏海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5-439,共5页
为弥补现有两电机变频调速系统逆模型辨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多模型LSSVM逆模型辨识方案.依据多模型思想,利用LSSVM拟合系统局部逆模型中的非线性映射,将各局部逆模型加权输出,建立离线初始逆模型.根据逆模型输出与系统输入的偏差,... 为弥补现有两电机变频调速系统逆模型辨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多模型LSSVM逆模型辨识方案.依据多模型思想,利用LSSVM拟合系统局部逆模型中的非线性映射,将各局部逆模型加权输出,建立离线初始逆模型.根据逆模型输出与系统输入的偏差,通过改进的RLS算法自适应调整局部逆模型权值,对初始逆模型在线校正,使其适应对象的变化,提高辨识精度和收敛速度.分析了两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及可逆性,阐述了改进的RLS算法和LSSVM算法,给出了多模型LSSVM辨识方案的实现步骤,并对辨识效果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新型辨识方案是可行有效的,适用于两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逆模型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辨识 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标权重的二阶段赋权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维忠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0,174,共4页
首先利用贝叶斯公式 ,在各方案下 ,对指标主观权重进行逐个修正 ;然后 ,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指标权重的优化模型 ,并给出精确解 ,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指标权重 阶段赋权法 贝叶斯公式 最小二乘 优化模型 多指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重置的两阶段递推贝叶斯参数辨识算法
19
作者 景绍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6,251,共8页
为了在有色噪声干扰情况下获得无偏估计,基于辅助模型思想和分解技术,提出了一种带协方差重置的两阶段递推贝叶斯辨识算法。该算法首先把待辨识模型分解成两个虚拟子模型,然后分别辨识;同时,把估计到的噪声方差引入算法,并加入了一种新... 为了在有色噪声干扰情况下获得无偏估计,基于辅助模型思想和分解技术,提出了一种带协方差重置的两阶段递推贝叶斯辨识算法。该算法首先把待辨识模型分解成两个虚拟子模型,然后分别辨识;同时,把估计到的噪声方差引入算法,并加入了一种新的协方差重置方法。计算量分析表明,与带协方差重置的最小二乘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减少计算量。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估计误差比传统最小二乘算法要小。实例建模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递推算法 递推贝叶斯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 协方差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流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两阶段规划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皓然 顾洁 方陈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7,共7页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规划问题,利用图论的思想,建立以规划年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图模型,提出两阶段的启发式算法,实现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接入容量、实际接入量及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的新建或者升级改...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规划问题,利用图论的思想,建立以规划年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图模型,提出两阶段的启发式算法,实现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接入容量、实际接入量及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的新建或者升级改造等综合优化。第一阶段,对所建的图模型应用多重局部搜索算法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接入容量及变电站和配电线路的新建或者升级改造决策;第二阶段,利用第一阶段优化得到的线路、电源参数,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确定分布式电源的实际接入量。33节点典型系统算例证明了该算法在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分布式电源 最小费用最大流 模型 阶段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