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于交互评价的两阶段网络交叉效率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双杰 张锦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30-137,92,共9页
已有"自评"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未能考虑其他决策单元指标权重取值情况,且存在权重向量非唯一的可能。文章对原有"自评"模型进行指标权重向量唯一化的二级规划,引入交叉效率的"自互评"模式构建了两阶段网... 已有"自评"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未能考虑其他决策单元指标权重取值情况,且存在权重向量非唯一的可能。文章对原有"自评"模型进行指标权重向量唯一化的二级规划,引入交叉效率的"自互评"模式构建了两阶段网络交叉效率模型,将商业银行运营过程分为以存款作为中间产出指标的两个相关联阶段,并对2009—2013年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了效率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上市银行整体效率比较稳定,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各类银行效率差异不大,且有趋同的趋势;盈利效率差异化不明显且变动平缓,吸储效率更能影响综合效率的结果。与"自评"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交叉效率模型评价客观,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 指标 二级规划 阶段网络DEA模型 交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业绩效率评价:基于两阶段网络交叉效率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农农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5,共7页
在已有两阶段网络DEA模型的基础上,再进行指标权重向量唯一化的二级规划,并引入交叉效率的"自互评"模式,构建了两阶段网络交叉效率模型。进而将商业银行效率测算分为以存款作为中间产出指标的两个相互关联阶段,并应用上述模型对2009~2... 在已有两阶段网络DEA模型的基础上,再进行指标权重向量唯一化的二级规划,并引入交叉效率的"自互评"模式,构建了两阶段网络交叉效率模型。进而将商业银行效率测算分为以存款作为中间产出指标的两个相互关联阶段,并应用上述模型对2009~2013年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了效率测算和分析。与以往的两阶段网络DEA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评价客观,稳定性更强。结果发现我国上市银行整体效率表现比较稳定,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各类银行效率差异不大,且有趋同的趋势;相对于表现银行盈利效率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吸储效率更能影响银行效率测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效率 阶段网络DEA模型 交叉效率 二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网络DEA模型的饲料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邱桂杰 郭中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40-143,共4页
在饲料产业集约化和差异化发展背景下,融资效率是企业取得发展优势的重要支持。同时,传统的DEA模型将决策单元视为“黑箱”,在运行机制分析上有一定局限性。为探求2021年中国饲料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文章采用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选... 在饲料产业集约化和差异化发展背景下,融资效率是企业取得发展优势的重要支持。同时,传统的DEA模型将决策单元视为“黑箱”,在运行机制分析上有一定局限性。为探求2021年中国饲料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文章采用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选取14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融资效率及各子阶段效率进行评价,并从行业、板块及各企业层次方面进行分析,为相关内部经营者和外部投资者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行业整体来看,饲料上市企业的融资活动及两个子阶段均处于低效状态,且资金配置效率为短板;从产品板块来看,从事畜禽饲料生产的企业融资效率整体优于从事水产饲料生产的企业;从具体企业来看,各家企业在两个阶段效率上相对同业各有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 饲料业上市公司 融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产过程的物流业两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浩 尤建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1-598,共8页
针对物流业效率评估存在的“黑箱”问题,将物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分为投资转化和社会服务两个阶段。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网络结构的物流业效率评估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中国省域物流业效率分析,论证了模型的... 针对物流业效率评估存在的“黑箱”问题,将物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分为投资转化和社会服务两个阶段。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网络结构的物流业效率评估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中国省域物流业效率分析,论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为物流业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效率评估 数据包络分析 两阶段网络模型 非期望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校内部的平行两阶段运营效率评价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润 尤建新 俞安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5-582,共8页
提出了一种高校内部组织绩效的数据包络分析(DEA)估计方法.将高校运营效率的转化过程分为运营与社会化两个阶段,并进一步细分社会化过程中教育与科研的转化效率,将其看作是平行子系统的效率.最后,依据中国某985高校的内部学院数据,论证... 提出了一种高校内部组织绩效的数据包络分析(DEA)估计方法.将高校运营效率的转化过程分为运营与社会化两个阶段,并进一步细分社会化过程中教育与科研的转化效率,将其看作是平行子系统的效率.最后,依据中国某985高校的内部学院数据,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际意义.该方法为高校运营状况改善提供了具体、有效的管理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价 高校运营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平行系统 两阶段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生产过程视角下的中国工业行业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颖慧 陈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3-60,共8页
本文从解剖创新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流动机理出发,揭示了创新生产过程的网络化特征,并将创新生产过程分解为上游的技术开发阶段和下游的经济转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内部实际的运作过程,在考虑子过程之间关联关系及创新要素流动的非... 本文从解剖创新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流动机理出发,揭示了创新生产过程的网络化特征,并将创新生产过程分解为上游的技术开发阶段和下游的经济转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内部实际的运作过程,在考虑子过程之间关联关系及创新要素流动的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对中国37个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各阶段的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技术开发-经济转化效率矩阵为各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行业 创新生产过程 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 技术开发-经济转化效率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助力下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内部平衡度?——基于fsQCA的组态研究
7
作者 史佳凝 关忠诚 +3 位作者 郑毅 郑海军 潘浩 娄渊雨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6,共12页
“双碳”目标对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新的要求。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是工业数据要素流动汇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重组优化、实现工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本研究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模糊集定性... “双碳”目标对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新的要求。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是工业数据要素流动汇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重组优化、实现工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本研究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聚焦中国29个省份,分析政策需求度、政府干预度、技术市场活跃度、外商直接投资、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企业规模等区块链技术助力下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因素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和内部平衡度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绿色技术创新高效率与高平衡度适合的政府制度环境相反,高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以及活跃的技术市场对二者均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并未发现非高效率以及非高平衡度的共同模式;(2)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2个提升路径“政府-网络驱动型”和“营商环境-网络驱动型”;2个抑制路径“政策-规模抑制型”和“技术-网络抑制型”;(3)工业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平衡存在“营商环境-网络驱动型”和“政府-市场-网络驱动型”2条驱动路径,以及“营商环境-规模抑制型”1条抑制路径。研究丰富了对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下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平衡度的认识,为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地方政府形成差异化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提升路径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创新平衡 数字技术 阶段网络SBM-DEA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地区工业绿色创新效率 被引量:38
8
作者 张东 王豪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42,共9页
基于省级层面数据,使用两阶段网络SBM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区域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研发效率存在一定程度改进,但研发效率和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内部两极分化趋势明显;金融集聚与... 基于省级层面数据,使用两阶段网络SBM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区域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研发效率存在一定程度改进,但研发效率和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内部两极分化趋势明显;金融集聚与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金融集聚促进研发效率提升,但对技术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提升不明显,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存在于技术成果转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工业绿色创新效率 阶段网络SBM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投入产出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钟业喜 吕科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共15页
科学评价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文章以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EBM模型测算其经济与生态效率,以Kernel密度估计等... 科学评价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文章以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EBM模型测算其经济与生态效率,以Kernel密度估计等分析其时空格局,采用网络两阶段模型测算其资源与环境效率,以Dagum基尼系数进一步考察其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最后以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因素的驱动差异。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效率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特征,且下游、中游、上游效率水平递减的分异特征显著,效率分布均存在“单峰”和“双峰”分布交替变化特征,环境压力对城市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不一;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率总体相近,环境效率呈“长期微弱下降—短期急剧上升”的变动态势,资源与环境效率主要区域差异来源均为超变密度,区域间差异次之;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对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呈一定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则呈显著负效应,金融发展和财政支出对资源效率呈负效应,对环境效率则呈正向效应,各影响因子对上中下游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建立合作共识、推动绿色转型、实施创新发展、扩大绿色金融、调整政府干预、规范外资引入等提升区域投入产出效率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投入产出效率 Super-EBM模型 网络阶段模型 空间格局 面板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超 宋晓华 孙亚男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50,共13页
科技创新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利用黄河流域城市数据,将非期望产出纳入超效率网络SBM-Malmquist模型,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系统评价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QAP方法对科技创新效率的... 科技创新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利用黄河流域城市数据,将非期望产出纳入超效率网络SBM-Malmquist模型,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系统评价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QAP方法对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地区内差异、地区内外的交互影响是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科技研发效率以及成果转化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过程中,缩小整体效率变化差异、整体技术进步差异以及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是实现科技创新效率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扩大研发阶段与转化阶段效率变化差异与技术进步差异有助于降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科技创新效率 阶段网络DEA超效率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