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阶段生产系统下我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爱玲 李雷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97,共5页
文章将区域生态效率视为由资源转换和环境治理两个阶段串联构成的生产系统,应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数据包络分析构建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对我国2008—2015年27个省份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大多数省份... 文章将区域生态效率视为由资源转换和环境治理两个阶段串联构成的生产系统,应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数据包络分析构建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对我国2008—2015年27个省份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大多数省份在不同前沿下资源转换效率均较高且差异不大,不同省份生态效率差异主要来源于环境治理效率;低排放区域在不同前沿下三大效率差距较小,但中高排放区域在不同前沿下三大效率差距较大,我国生态效率同类区域趋同特征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生产系统 共同前沿 生态效率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博弈两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评价——基于自由处置和管理处置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帆 姚卫新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为了识别被动适应环境和采取创新技术主动适应环境的生产系统的效率差异,基于主从非合作框架和决策者的期望需求,分别从自由处置和管理处置的视角建立了两阶段生产系统效率评价模型,应用模型对2017年中国24省市工业生产系统效率进行了... 为了识别被动适应环境和采取创新技术主动适应环境的生产系统的效率差异,基于主从非合作框架和决策者的期望需求,分别从自由处置和管理处置的视角建立了两阶段生产系统效率评价模型,应用模型对2017年中国24省市工业生产系统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适应策略下,中国24个省市工业生产的两个子系统的效率均值都较高,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24省市在自由处置模式下的技术差距较小,管理处置模式下的技术差距较大。24省市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减少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的排放,但是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各省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无效的根源包括固体废物减量化无效、固体废物再利用和固体废物处置同时无效,以及混合无效三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处置 管理处置 DEA 两阶段生产系统 非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的效率改进与分解
3
作者 李彦辰 王应明 王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6-59,共4页
传统的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主观地运用"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方法将各阶段效率集结来度量整体效率,忽视了各阶段资源投入产出要素的动态配置信息,从而不能客观地评估决策单元的效率得分。文章构建的模型充分... 传统的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主观地运用"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方法将各阶段效率集结来度量整体效率,忽视了各阶段资源投入产出要素的动态配置信息,从而不能客观地评估决策单元的效率得分。文章构建的模型充分考虑了各阶段投入产出要素的动态配置信息,无需事先主观设定各阶段效率的组合关系。此外,针对整体效率最优的求解方案不唯一所导致的效率分解结果也不唯一的问题,构建了资源约束型的效率分解模型,并用一个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资源约束型两阶段生产系统 效率评价与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SBM-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蔺向宇 杨灿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5期51-59,共9页
为了研究中国近些年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情况,以201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评价其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及生产阶段生态效率偏低,处于缓慢提升的状态。东中西... 为了研究中国近些年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情况,以201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评价其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及生产阶段生态效率偏低,处于缓慢提升的状态。东中西部生态效率差距较大。2)中国环境治理阶段生态效率相对较高,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东中西部在此阶段生态效率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3)投入资源过多、投入转化率较低及污染物排放过高是导致全国生态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果,为一些省份提出提升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 生态效率 网络SBM-DEA模型 两阶段生产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