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人机动两轮车事故及骑乘人员损伤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朱紫 刘阳阳 +1 位作者 邹铁方 曹太山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3-569,共7页
研究了载人机动两轮车(含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事故特征。分析了170例具有视频的载人机动两轮车事故,统计了一般事故特征,采用系统聚类法,提取了典型事故场景,挖掘不同场景下的人体损伤特征。结果表明:载人机动两轮车事故主要发生在不需... 研究了载人机动两轮车(含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事故特征。分析了170例具有视频的载人机动两轮车事故,统计了一般事故特征,采用系统聚类法,提取了典型事故场景,挖掘不同场景下的人体损伤特征。结果表明:载人机动两轮车事故主要发生在不需照明且路面干燥的十字路口或直线路段;碰撞前的汽车速度多集中在10~50 km/h之间,机动两轮车速度多集中在10~40 km/h之间;所提取的8类典型事故场景,涵盖了全部样本的78.9%,78%以上不同场景间人体头部、胸部损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所选场景具有代表性;总体上场景内骑乘人员损伤有显著差异,骑车人损伤重于乘员损伤;但当汽车速度为50 km/h直行与摩托车20~40 km/h直行侧面碰撞的场景中,乘员胸部损伤比骑车人更严重。这些结果可为载人机动两轮车事故特征提供先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两轮车事故 骑乘人员 事故场景 损伤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Crash的载人两轮车事故再现仿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朱紫 刘阳阳 +1 位作者 谢丽琴 邹铁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0,162,共5页
为开发车-载人两轮车事故再现仿真案例,提出事故现场重建、事故参与者建模、仿真再现及结果分析的事故再现流程。通过1例车-载人两轮车事故演示与验证所提流程,发现通过该流程既能解释路面痕迹,又能解释车体变形及人体损伤痕迹,通过简... 为开发车-载人两轮车事故再现仿真案例,提出事故现场重建、事故参与者建模、仿真再现及结果分析的事故再现流程。通过1例车-载人两轮车事故演示与验证所提流程,发现通过该流程既能解释路面痕迹,又能解释车体变形及人体损伤痕迹,通过简单且可控的方式确保仿真痕迹与事故痕迹最大限度的一致,保证再现结果的客观、可靠。该研究对相关人员开展车-载人两轮车事故的再现及仿真分析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再现 载人两轮车事故 PC-Crash软件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电动两轮车事故再现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威 钱宇彬 冯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确定轿车-电动两轮车事故再现系统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根据一起实例,确定影响参数,设计并开展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分别获得影响轿车、电动两轮车和骑车人停止位置的参数敏感性排序;按是否使用敏感性排序结论,利用PC-Crash对另一起实... 为确定轿车-电动两轮车事故再现系统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根据一起实例,确定影响参数,设计并开展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分别获得影响轿车、电动两轮车和骑车人停止位置的参数敏感性排序;按是否使用敏感性排序结论,利用PC-Crash对另一起实例进行2次过程重建,以验证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影响轿车最终位置的敏感性参数仅为轿车的减速度;影响电动两轮车、骑车人最终位置的敏感参数排序分别为:2车碰撞时的纵向夹角〉碰撞点〉驾驶员反应时间〉轿车车速〉碰撞时电动两轮车的质心高度〉轿车方向盘转角、轿车车速〉电动两轮车的速度〉2车碰撞时的纵向夹角〉碰撞点;根据敏感性排序指导此类事故仿真重建,能明显减小车速误差及各参与方的最终位置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电动两轮车事故 PC-CRASH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参数敏感性 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与两轮车事故中驾驶员转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娜 周华 +1 位作者 曹毅 唐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344-348,共5页
为研究汽车与两轮车事故中驾驶员转向行为的影响因素,对172例汽车与两轮车真实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挑选出65例车辆具有驾驶转向行为的事故案例,并利用PC-CRASH对其进行事故再现仿真。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驾... 为研究汽车与两轮车事故中驾驶员转向行为的影响因素,对172例汽车与两轮车真实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挑选出65例车辆具有驾驶转向行为的事故案例,并利用PC-CRASH对其进行事故再现仿真。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驾驶员转向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拟合优度检验法和预测准确度检验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置信度为95%时,模型的回判正确率为87.7%,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在车与两轮车事故中车流量、两者相对距离以及本车速度对驾驶员转向行为影响显著性较高,发生比依次为0.049、0.036、0.025,在车辆横向辅助驾驶系统开发及转向策略确定时应作为重点考虑因素,研究可为汽车自动驾驶、紧急转向系统等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行为 影响因素 逻辑回归 主动安全 两轮车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轿车碰撞两轮车事故车速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泉 郭锐 +1 位作者 胡晓佳 李一兵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69-1172,共4页
在对北京市轿车与两轮车碰撞事故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车辆、路面遗留痕迹特征与汽车碰撞特点之间的联系,选择与轿车碰撞速度相关的人体-风窗玻璃接触、人体及车辆与路面接触的痕迹特征参数,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轿车与两轮... 在对北京市轿车与两轮车碰撞事故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车辆、路面遗留痕迹特征与汽车碰撞特点之间的联系,选择与轿车碰撞速度相关的人体-风窗玻璃接触、人体及车辆与路面接触的痕迹特征参数,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轿车与两轮车碰撞事故的车辆碰撞速度分类预测模型。该模型融合了人-车-路相互作用的痕迹特征信息,采用实际事故案例提取的可靠样本对其进行训练并应用于车速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碰撞事故 辆碰撞速度 信息融合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两轮车事故中不同头盔对地面碰撞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勇 何勇 +3 位作者 林丽雅 李永强 陈意升 冯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5-65,93,共12页
在电动两轮车碰撞事故中,地面碰撞是导致骑车人头部产生致命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头盔作为重要的头部损伤防护部件,其对骑车人头部-地面碰撞的防护性能是设计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首先根据真实头盔几何尺寸建立3款头盔有限元模型(全盔a,b... 在电动两轮车碰撞事故中,地面碰撞是导致骑车人头部产生致命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头盔作为重要的头部损伤防护部件,其对骑车人头部-地面碰撞的防护性能是设计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首先根据真实头盔几何尺寸建立3款头盔有限元模型(全盔a,b,半盔),结合物理跌落试验进行模型验证。通过3起电动两轮车事故的深度重建,分析3款头盔在落地冲击中对头部颅骨骨折损伤指标(HIC)及重度脑损伤指标(峰值合角加速度、头部碰撞能量、最大主应变、累积应变损伤测量准则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案例1中,全盔a和全盔b将颅骨骨折风险由100%均降低到了10%以内;半盔在与地面碰撞中,帽檐受到的冲击力使径向接地的泡沫发生偏移,泡沫过早触底导致其对颅骨骨折风险仅降低至98%。案例2和案例3中,3款头盔均将颅骨骨折风险降低90%以上。3起案例中,无论全盔a,b还是半盔,对PAA和MPS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尽管在CSDM0.25预测的重度脑损伤风险下,全盔a,b防护效果优于半盔,仍需进一步优化头盔对旋转载荷的防护性能。该结果对电动两轮车骑车人头部保护和头盔防护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两轮车事故 人-地面碰撞 头盔防护性能 深度事故重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与两轮车事故特征分析和目标识别因素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立存 苗强 耿冬冬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探究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在事故场景中的避障作用,基于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库,分析了乘用车与两轮车事故成因及典型场景,确定其分布特性,建立了碰撞前1 s两轮车与乘用车的相对位置分布情况,基于此对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进... 为探究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在事故场景中的避障作用,基于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库,分析了乘用车与两轮车事故成因及典型场景,确定其分布特性,建立了碰撞前1 s两轮车与乘用车的相对位置分布情况,基于此对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进行了工程探索,结果表明,两轮车被检测到的概率随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视场角的增大而增大。对真实道路行驶数据的研究表明,电动自行车在与乘用车同向或反向行驶时易被识别为摩托车,横穿场景易漏检或归类为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车事故 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 自动紧急制动 视场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事故案例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两轮车测试场景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胡林 易平 +2 位作者 黄晶 张新 雷正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35-1446,1453,共13页
两轮车事故是我国道路一种重要的交通事故类型,但我国在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研究中还缺乏合适的两轮车测试场景。据此,本文中参考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适用于我国道路交通环境的AEB系统两轮车测试场景。首先,对419起汽车与两轮... 两轮车事故是我国道路一种重要的交通事故类型,但我国在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研究中还缺乏合适的两轮车测试场景。据此,本文中参考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适用于我国道路交通环境的AEB系统两轮车测试场景。首先,对419起汽车与两轮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聚类分析,获得了11类典型的汽车与两轮车碰撞事故场景;接着,根据11类场景在不同参数特征下的事故伤亡程度和事故样本数,准确地获得了各类场景中两轮车运动状态、汽车车速和两轮车车速的详细参数特征;最后,设计了汽车在照明良好的情况下直行通过路口的主要测试场景,通过改变主要测试场景得到了其它5类次要测试场景,且因而最终获得汽车与3种不同两轮车类型(电动两轮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碰撞下6类AEB系统两轮车测试场景的具体参数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我国AEB系统两轮车测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B系统 两轮车事故 聚类分析 事故伤亡程度 测试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DAS事故数据的路口乘用车-两轮车测试场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林 李根 +2 位作者 王方 林淼 巫宁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7-1427,共11页
现有两轮车事故场景研究由于不区分事发地点,故对路口两轮车事故场景的提取还远远不足。据此,本文对来自CIDAS数据库的1 239起路口乘用车-两轮车事故案例进行了聚类分析,提取10个典型路口两轮车事故场景。针对强相关变量组,对比了单层... 现有两轮车事故场景研究由于不区分事发地点,故对路口两轮车事故场景的提取还远远不足。据此,本文对来自CIDAS数据库的1 239起路口乘用车-两轮车事故案例进行了聚类分析,提取10个典型路口两轮车事故场景。针对强相关变量组,对比了单层聚类和双层聚类两种方法,发现双层聚类在样本划分和结果可解释性方面性能更优。从场景频率和致伤风险两个角度分析了聚类结果,进一步挖掘了速度与场景致伤风险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事故致因分析,发现了一些特色场景,例如未让行、两轮车逆行、交通灯冲突(包括闯红灯和交通灯切换间隙)以及视觉障碍。提取的路口两轮车事故场景能为智能车及主动安全系统测试提供场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场景 乘用-两轮车事故 聚类分析 智能测试 致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形态对两轮车及骑车人运动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娜 周华 +2 位作者 张道文 尹均 唐灿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89-2096,共8页
为研究轿车与两轮车碰撞时碰撞速度和碰撞部位对其碰撞后运动响应的影响,对171例汽车—两轮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控制变量法,运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PC-Crash进行仿真试验。仿真中,轿车分别以2种不同的车速与两轮车发生... 为研究轿车与两轮车碰撞时碰撞速度和碰撞部位对其碰撞后运动响应的影响,对171例汽车—两轮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控制变量法,运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PC-Crash进行仿真试验。仿真中,轿车分别以2种不同的车速与两轮车发生侧面碰撞,碰撞发生时两轮车分别以3种不同的初始速度从轿车左侧横穿至右侧,且参与双方以9种不同的接触部位发生碰撞。结果表明,两轮车及骑车人抛距、骑车人下肢最大加速度随轿车车速增大而增大;两轮车碰撞速度的改变对骑车人头部与轿车撞击点的纵向位移影响较大;当参与双方相对碰撞速度较高时,碰撞后骑车人与两轮车分别从轿车左右两侧抛出,此轨迹下骑车人头部加速度更大,损伤风险更高。研究结果可为事故再现及鉴定提供参考,也可为汽车主动安全产品研发等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响应 运动轨 碰撞形态 PC-Crash仿真 两轮车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动两轮车的汽车AEB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宇彬 张进杰 +1 位作者 常飞 李威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49,共7页
根据所选取的86起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的事故案例和事故发生前电动两轮车的运动状态,设计接近前方的静止、匀速、减速和横穿车辆4种测试场景,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整体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车辆配备AE... 根据所选取的86起汽车与电动两轮车碰撞的事故案例和事故发生前电动两轮车的运动状态,设计接近前方的静止、匀速、减速和横穿车辆4种测试场景,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整体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车辆配备AEB系统的条件下,事故避免率达到了85%以上,其中,在不能避免碰撞的事故中,汽车的平均碰撞速度由29.3 km/h下降到13.2 km/h,验证了所设计的AEB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B系统 事故避免率 -电动碰撞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电动两轮车典型碰撞场景下汽车驾驶员反应差异
12
作者 韩勇 卢明 +2 位作者 王丙雨 袁小宾 张海洋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90,共9页
为探究汽车驾驶员碰前行为差异和对车辆主动避撞电动两轮车事故的影响,通过在六自由度驾驶模拟器中搭建3起电动两轮车事故典型场景和3种行驶速度场景开展志愿者试验,结合非参数检验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调查了驾驶员在不同事故场景... 为探究汽车驾驶员碰前行为差异和对车辆主动避撞电动两轮车事故的影响,通过在六自由度驾驶模拟器中搭建3起电动两轮车事故典型场景和3种行驶速度场景开展志愿者试验,结合非参数检验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调查了驾驶员在不同事故场景中紧急避撞行为的差异和对事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碰前特征制动反应时间、感知时间、运动时间、制动踏板平均开度和加速踏板平均开度在不同典型场景下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行驶速度下驾驶员的反应特征只在速度差异较大情况下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制动反应时间、制动踏板平均开度和方向盘平均转角是影响碰撞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提高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避撞电动两轮车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避撞 驾驶员行为 两轮车事故 六自由度驾驶模拟 非参数检验 二元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