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盈余管理与过度投资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晓红 胡荣 姜百灵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9-63,共5页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盈余管理与过度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过度投资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这种制度安排不仅导致了过度投资行...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盈余管理与过度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过度投资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这种制度安排不仅导致了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而且加剧了盈余管理程度对过度投资水平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职合一 盈余管理 过度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股权激励、两职合一与企业并购行为——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广平 孙向征 崔玲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46,共6页
文章以2008—2020年75个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两职合一调节效应分析模型,考察了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产生非线性的正U型影响,且两者关系因企业所有权性质不同... 文章以2008—2020年75个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两职合一调节效应分析模型,考察了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产生非线性的正U型影响,且两者关系因企业所有权性质不同存在差异,即非国有企业CEO股权激励与企业并购行为之间呈正U型关系,国有企业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两职合一在CEO股权激励与企业并购行为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CEO股权激励与企业并购行为关系的理论,并对从CEO股权激励视角指导企业开展并购行为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并购行为 代理问题 风险偏好 两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变更、两职合一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3
作者 杨晓丹 朱雅平 《管理工程师》 2022年第6期14-20,共7页
审计收费的高低及合理与否反映了企业潜在风险和经营状况,管理层变更及两职合一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对审计收费决策的影响值得充分探讨。文章以A股2012-202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Fee审计定价模型,对管理层变更情况以及... 审计收费的高低及合理与否反映了企业潜在风险和经营状况,管理层变更及两职合一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对审计收费决策的影响值得充分探讨。文章以A股2012-202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Fee审计定价模型,对管理层变更情况以及两职合一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变更将导致审计费用上升,而两职合一会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二者同时出现将提高审计收费,在后续年度得到回落。该研究结论丰富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及其变动对审计费用的研究,为提高外部审计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监督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变更 两职合一 治理结构 审计费用 审计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职合一”真正起到治理作用了吗?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9,共8页
在具体的公司治理实践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权力结构安排,究竟是缓解抑或加重了代理问题,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局限于分析"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的直接关系。而文章作者从管理层权力的角度实证检验了"... 在具体的公司治理实践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权力结构安排,究竟是缓解抑或加重了代理问题,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局限于分析"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的直接关系。而文章作者从管理层权力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两职合一"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此分析"两职合一"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设置并未发挥其真正的治理作用;"两职合一"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与此同时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支持代理理论的观点。上述研究结论在经过区分企业产权性质、区分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程度、替换因变量和测试变量、测试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滞后一阶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这为"两职合一"治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果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而且也为实践中的企业如何科学设置高管权力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职合一 高管薪酬 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助、“两职合一”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亚亚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1-58,共8页
以2013—2018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OLS回归分析法检验了政府直接补助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具有激励作用,而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具有负向激... 以2013—2018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OLS回归分析法检验了政府直接补助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具有激励作用,而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具有负向激励作用;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抑制作用,且只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两职分离的职权结构,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对政府补助和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创业板上市公司领导职权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政府补助 两职合一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职兼任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被引量:1
6
作者 肖雅怡 《浙江金融》 2016年第4期61-65,共5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角度讨论其与信息披露质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角度讨论其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职合一 领导权结构 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胜军 吕思莹 白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由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采用,但实施效果大相径庭。笔者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六大契约要素对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由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采用,但实施效果大相径庭。笔者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六大契约要素对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行业成长性和高管是否两职合一中的差异性表现。研究发现:绩效条件越严格,企业业绩越好;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授予激励对象的权益总份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6%时,企业绩效达到最优。调节效应的研究表明:企业性质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行业成长性对绩效条件、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当高管两职合一时,激励对象越少,企业业绩越好。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借鉴,有望使股权激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手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契约要素 企业业绩 企业性质 行业成长性 高管两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债务成本——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国柳 彭远怀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4,共10页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治理效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后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投保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治理效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后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投保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的抑制作用减弱;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的治理效果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降低债务成本主要是因为抑制了管理层的高风险管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债务成本 两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朋林 程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6-105,共10页
以2013-2017年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在企业信息披露中的治理角色,以及在不同治理结构和企业性质中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 以2013-2017年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在企业信息披露中的治理角色,以及在不同治理结构和企业性质中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抑制了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各种情况下均不显著。研究结论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机构投资者 两职合一 信息披露 企业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月玲 赵晓静 唐正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127,共7页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文章以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同时加入了内部控制质量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支付的审计费...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文章以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同时加入了内部控制质量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更高,内部控制质量显著促进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在两职合一的领导权结构下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经济后果以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文献,为上市公司是否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保险 审计费用 内部控制 两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的领导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瑞卿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7期11-16,共6页
企业治理结构中领导权结构的不同安排会改变经理人决策自由和创新意愿,进而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差异。但相对于股权激励、资本结构等其他机制而言,领导权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隐性和间接的。文章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企业治理结构中领导权结构的不同安排会改变经理人决策自由和创新意愿,进而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差异。但相对于股权激励、资本结构等其他机制而言,领导权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隐性和间接的。文章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来研究企业领导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领导权结构的不同安排确实会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私营企业的CE0两职合一会比国有企业带来更好的创新绩效,并且这一关系主要是通过经营者时技术创新决策的支持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结构 两职合一 技术创新绩效 技术创新决策 所有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现金流、内部人控制与融资决策——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60-63,共4页
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我国A股2007—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对负债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随着自由现金流的增加,为了约束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公司负债水平便会越高,并且... 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我国A股2007—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对负债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随着自由现金流的增加,为了约束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公司负债水平便会越高,并且,内部人控制对这一影响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用股权集中度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来衡量内部人控制的程度,即股权集中度下降会削弱负债水平随自由现金流上升而上升的效应;两职合一后,管理人员的控制能力上升,使得这种效应也进一步削弱,从而在理论上为加强公司治理、减少内部人控制以及进一步更好地解决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 公司负债 股权集中度 两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变更和公司价值:制度原因和经济后果
13
作者 谢军 黎亮亮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9-84,共6页
本文通过对2005—2007年我国520家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研究了关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三个影响因素:公司价值、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价值与高管变更呈正相关关系;董事... 本文通过对2005—2007年我国520家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研究了关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三个影响因素:公司价值、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价值与高管变更呈正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变更所带来的绩效提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明显。结果显示: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是较为有效的,基本反映了"公司绩效会影响职位变迁"的公司治理原则;公司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会弱化董事对管理层的监督有效性;国企应加快国有股减持步伐,完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人员变更 公司价值 两职合一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关注度能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吗--来自互动易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军营 幸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9-95,共7页
近年来,"互动易"平台已逐步成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文章采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投资者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提问次数衡量投资者关注,以2010-201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 近年来,"互动易"平台已逐步成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文章采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投资者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提问次数衡量投资者关注,以2010-201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关注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二是与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相比,非两职合一公司的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三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能力越强,投资者关注提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度 信息披露质量 两职合一 互动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衍生工具、高管薪酬与研发投资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子昂 戴鹏毅 王淳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69,共17页
通过实证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工具运用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1)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工具显著提高了研发投资;(2)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是外汇衍生工具提高研发投资的中介变量;(3)高管两职合一时,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 通过实证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工具运用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1)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工具显著提高了研发投资;(2)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是外汇衍生工具提高研发投资的中介变量;(3)高管两职合一时,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的中介效应不显著,高管两职分离时,薪酬激励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股权激励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同时利用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和安慰剂检验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证明结论的稳健性。因此认为,完善外汇衍生工具市场,建立合理的高管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外汇衍生工具 高管激励 研发投资 两职合一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权集中的激励效应--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的检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贵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0,共9页
大量研究认为,决策权集中会弱化董事会的监督效果而不利于企业良好发展,但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采取集权配置的比例却呈逐步上升趋势。对此,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出发,以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和检验决策权集中的激励效应及其... 大量研究认为,决策权集中会弱化董事会的监督效果而不利于企业良好发展,但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采取集权配置的比例却呈逐步上升趋势。对此,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出发,以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和检验决策权集中的激励效应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决策权集中对企业研发支出和资本投资等风险性投资活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同时,集权企业比分权企业拥有更多的专利数量和更高的专利授权比例。在Heckman两阶段回归、PSM配对样本以及适当变更衡量指标等稳健性检验中,上述结论始终成立。研究为决策权集中的激励效应和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也为企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治理机制带来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权集中 两职合一 风险承担 激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从军经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17
作者 刘思远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7期72-75,共4页
本文以2010年至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管理者的从军经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并从两职合一的视角深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拥有从军经历的管理者所在企业的偿债能力弱于其他公司,并且此效应在两职合一的企业... 本文以2010年至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管理者的从军经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并从两职合一的视角深入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拥有从军经历的管理者所在企业的偿债能力弱于其他公司,并且此效应在两职合一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此发现验证了从军经历管理者的“冒险”理论,即从军经历会使管理者变得更加自信,喜好风险,从而做出更加激进的决策,导致企业较弱的偿债能力和更大的经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军经历 偿债能力 两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