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电器旁路的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易灵芝 刘仲范 +2 位作者 陈才学 陈宇 吴静平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12期16-21,共6页
针对目前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的转换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电路拓扑,在光伏电池与母线电容之间旁接一个继电器,由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值通过滞环比较器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与两种工作模式的选择。前级升压电路停止工作,主电路电流经... 针对目前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的转换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电路拓扑,在光伏电池与母线电容之间旁接一个继电器,由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值通过滞环比较器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与两种工作模式的选择。前级升压电路停止工作,主电路电流经继电器到直流母线,后级逆变器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并网功能,避免了前级电路升压电感和二极管造成的损耗,提高了转换效率。Matlab仿真实验和3k W样机实验结果都验证了本改进拓扑的可行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最大功率点跟踪 继电旁路 滞环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国庆 段高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110,114,共4页
传统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存在系统无效损耗过大、系统控制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设计新型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结构设计、光伏并网逆变器非线性控制进网电流环设计、非线性控制系统... 传统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存在系统无效损耗过大、系统控制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设计新型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结构设计、光伏并网逆变器非线性控制进网电流环设计、非线性控制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环设计,完成系统硬件设计。通过两级式光伏非线性控制侧功率解耦电容设计、系统母线电容设计、系统Boost电感设计,完成系统软件设计。模拟新型系统运行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相比,新型系统能有效控制无效损耗,大幅提升系统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控制系统 进网电流环 母线电压环 解耦电容 Boost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动态电流参考值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飞 赖辉 +2 位作者 杨勇 牛浩明 苗虹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7,共13页
随着光伏接入容量的不断提升,电网电压跌落时光伏脱网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光伏系统应具备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然而,目前常用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LVRT控制策略存在光伏动态响应慢及控制效果受限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精... 随着光伏接入容量的不断提升,电网电压跌落时光伏脱网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光伏系统应具备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然而,目前常用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LVRT控制策略存在光伏动态响应慢及控制效果受限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精度等问题,且未考虑局部阴影条件下的适用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光伏动态电流参考值的LVRT控制策略。首先,在建立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及光伏电池P–U特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目前常用的基于定直流母线电压和基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LVRT控制的原理及不足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前级boost电路的控制构造了具有自适应收敛特性的光伏输出电流动态参考值以对光伏工作点进行直接调整。该策略无需对光伏P–U特性曲线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避免求解误差的同时加快了光伏动态响应速度。此外,在最大功率跟踪(MPPT)算法中引入故障解耦模块,在电网低电压故障期间对MPPT输出电压参考值进行锁定,避免MPPT无效运算带来的电压参考值偏移,使系统在故障结束时能以最快速度恢复至最大功率点。最后,通过仿真将所提策略与目前常用的基于定直流母线电压和基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LVRT控制策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下光伏动态响应快;与现有基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不受P–U特性误差的影响,在辐照度变化尤其局部阴影条件下均能很好地实现低电压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低电压穿越 局部阴影 动态电流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仁增 张光先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4-211,共8页
针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非线性,本文提出一种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综合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状态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实现逆变器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精确解耦控制;采用自抗扰控制设计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环,补偿系统建... 针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非线性,本文提出一种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综合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状态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实现逆变器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精确解耦控制;采用自抗扰控制设计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环,补偿系统建模参数误差对反馈线性化的不利影响,提升并网逆变器的控制鲁棒性;在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精确解耦控制、电压环大范围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有功电流和电压环输入误差信号的变步长扰动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可避免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的误判。所提非线性综合控制策略通过状态反馈电流环、自抗扰电压环和变步长扰动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逆变器的整机控制性能。仿真和实验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非线性控制 反馈线性化 自抗扰控制 最大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单相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宏韬 张维戈 鲍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6-103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相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详细分析了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对并网逆变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针对该逆变器中传统PI电流控制下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存在相位差,导致逆变器功率因数较低,采用了相位补偿控制方法,从...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相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详细分析了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对并网逆变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针对该逆变器中传统PI电流控制下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存在相位差,导致逆变器功率因数较低,采用了相位补偿控制方法,从而减小相位差,提高功率因数。建立了该逆变器的仿真模型,设计了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逆变器工作原理的正确性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相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功率协调控制的两级式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森 马文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99,共7页
为提高基于Boost电路的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设计了以基于Boost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环为核心的兼顾有功、无功电流协调控制的LVRT策略.首先分析了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的常规Boost电压控制模式和输出电流控制策略;在电网... 为提高基于Boost电路的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设计了以基于Boost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环为核心的兼顾有功、无功电流协调控制的LVRT策略.首先分析了两级式光伏逆变器的常规Boost电压控制模式和输出电流控制策略;在电网电压跌落时,通过引入基于故障前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电压前馈的母线电压控制外环改变Boost电压控制模式来快速调节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和防止逆变器过流;同时,根据电压跌落深度,按比例减小有功电流id,在保证逆变器不过流的前提下输出无功电流iq,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撑,以帮助电网故障恢复.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100 k W两级式光伏逆变器模型进行控制策略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在电压发生深度跌落时仍能快速、有效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升高,使光伏逆变器安全地实现低电压穿越,而且提高了其在电网故障期间的无功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并网 低电压穿越 无功支撑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单级式LCL型逆变器光伏并网控制方法研究
7
作者 李萍 张利 祁鲲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10期24-30,共7页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可靠性、稳定性是微电网协调控制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及大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交流微电网中太阳能光伏并网,采用单级式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并设计滤波器参数;采用有源阻尼消除LCL...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可靠性、稳定性是微电网协调控制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及大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交流微电网中太阳能光伏并网,采用单级式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并设计滤波器参数;采用有源阻尼消除LCL谐振尖峰,抑制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振荡;利用电压前馈控制削减并网公共节点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应用准比例谐振调节器实现电流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光伏能源功率波动情况下,逆变器能实现能量以单位功率因数并网,以及系统快速稳定运行,证明控制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 LCL型逆变 准PR 有源阻尼 电网电压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式逆变器在光伏并网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洋 王君艳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采用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并对基于此结构的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为实现有效并网,使得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相位一致,在结合单级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策略和级联式逆变器控制策略两者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阶梯波控制与... 采用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并对基于此结构的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为实现有效并网,使得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相位一致,在结合单级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策略和级联式逆变器控制策略两者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阶梯波控制与电流环控制的混合控制方式,并对此系统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这种控制方法的可行性。采用PR调节器的电流环控制,提高了级联式逆变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逆变 PR调节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姜萌 薛世龙 耿攀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通过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技术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率,针对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选取基于前级变换器的MPPT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中,前级采用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实现MP... 为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通过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技术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率,针对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选取基于前级变换器的MPPT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中,前级采用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实现MPPT;后级通过直流母线电压反馈构成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母线稳压.运用PSIM 9.0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实现MPPT和直流母线稳压,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较快,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PSIM 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故障下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诗雯 刘飞 +3 位作者 刘沁怡 庄一展 黄艳辉 查晓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
并网逆变器在传统低电压穿越控制中存在有功功率指令不明确,易受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参数影响的问题。此外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中前级DC-DC变换器根据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情况被动调整光伏输出功率,导致光伏侧动态响应速度较慢。提出了一种结... 并网逆变器在传统低电压穿越控制中存在有功功率指令不明确,易受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参数影响的问题。此外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中前级DC-DC变换器根据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情况被动调整光伏输出功率,导致光伏侧动态响应速度较慢。提出了一种结合超级电容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不对称故障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重点关注低电压穿越期间光伏侧的输出特性,可根据逆变器的输出能力计算其可输出的最大有功功率,利用直流母线两端的超级电容变换器稳定母线电压,光伏升压变换器用于控制光伏功率出力以快速与逆变器有功功率出力匹配。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对称故障下,所提方法可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实现光伏侧输出功率的快速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不对称故障 低电压穿越 电容 有功指令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丽君 王明渝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2,共7页
在实际运行中,电网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状况。根据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和逆变器并网要求,对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不平衡情况下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前级Boost电路和后级逆变系统的独立控制。为了抑制负序分量,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 在实际运行中,电网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状况。根据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和逆变器并网要求,对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不平衡情况下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前级Boost电路和后级逆变系统的独立控制。为了抑制负序分量,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SOGI)的正交信号发生器进行正负序分量分离并完成对电网电压的锁相,同时,提出一种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抑制负序电流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建立光伏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电压不平衡 并网逆变 负序电流 二阶广义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功指令共享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诗雯 刘飞 +3 位作者 庄一展 刘沁怡 黄艳辉 查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5,共7页
传统低电压穿越控制下,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前级和后级变换器控制相互独立。因此前级变换器需要根据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被动地调整其输出功率,动态响应速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指令共享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 传统低电压穿越控制下,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前级和后级变换器控制相互独立。因此前级变换器需要根据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被动地调整其输出功率,动态响应速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指令共享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根据网侧电压降落深度动态调整后级变换器的有功功率指令,同时使光伏阵列根据该有功功率指令主动调整输出功率,保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通过仿真和实验将所提控制策略与现有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动明显减小,且2台变换器输出功率动态响应加快,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 并网系统 控制策略 动态响应 有功指令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雪 秦文萍 李冠良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1-366,共6页
基于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拓扑结构,提出一种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采用电导增量法与比例积分控制(INC-PI)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运行;并网逆变器采用基于电网电压前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稳定直流... 基于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拓扑结构,提出一种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采用电导增量法与比例积分控制(INC-PI)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运行;并网逆变器采用基于电网电压前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稳定直流电压及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利用Matlab/Simlink搭建5kW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模型,分别针对光照变化及光照恒定两种情况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验证所提MPPT策略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并网逆变器可以实现稳定直流电压及单位功率因数并网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 电导增量法 PI控制 并网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并网逆变器分时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房玲 章建峰 樊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2-116,共5页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两级式并网逆变器,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分时复合控制策略。首先详细分析了分时复合控制策略的基本工作原理,该方法可以使得前后两级电路交替进行高频开关工作,从而有利于减小损耗;在此基础上,对分时复合控制策略下的...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两级式并网逆变器,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分时复合控制策略。首先详细分析了分时复合控制策略的基本工作原理,该方法可以使得前后两级电路交替进行高频开关工作,从而有利于减小损耗;在此基础上,对分时复合控制策略下的入网电流控制环路进行小信号建模,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环路参数设计,以保证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了一台1 k W实验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分时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分时复合控制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单参数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
15
作者 蒲鹏鹏 杨海柱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765-768,共4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系统发展的趋势,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常用方法是直接检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连续计算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通过寻优的方法来获得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根据两...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系统发展的趋势,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常用方法是直接检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连续计算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通过寻优的方法来获得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根据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特性及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提出采用检测系统逆变器的输出电流1个参数,也能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基于TMS320LF2407控制的硬件电路,实现了快速准确跟踪最大功率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开关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型非隔离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华锋 谢少军 杨晨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119,共6页
为解决二极管箝位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直通危险而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电路拓扑,将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的防直通结构引入传统二极管箝位三电平电路中,并结合光伏并网逆变器要求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的... 为解决二极管箝位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直通危险而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电路拓扑,将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的防直通结构引入传统二极管箝位三电平电路中,并结合光伏并网逆变器要求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的特点省略了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的桥臂续流二极管,使得新拓扑十分简洁。详细分析了新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工作模态、运行方式、共模特性和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新型逆变器的防直通、定频滞环控制和低漏电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 逆变 二极管箝位三电平逆变 双降压半桥逆变 可靠性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光伏逆变器无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廖波 晁阳 李根富 《南方电网技术》 2013年第6期94-98,共5页
并网光伏系统应具备无功功率独立控制能力。分析逆变器发出无功功率最大容量的约束条件,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建立光伏并网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控制策略框图。采用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的Q(U)无功功率控制策略,光伏逆变器根据其并网点... 并网光伏系统应具备无功功率独立控制能力。分析逆变器发出无功功率最大容量的约束条件,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建立光伏并网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控制策略框图。采用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的Q(U)无功功率控制策略,光伏逆变器根据其并网点电压幅值独立调节无功功率输出,抑制并网点电压越限。最后,以Matlab/Simulink仿真和RT-LAB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无功功率独立控制 相静止坐标系 电压越限 无功功率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用光伏并网逆变器人机交互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鲲 曾彦能 +1 位作者 葛越 许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9-381,468,共4页
为方便用户直观地监测和管理户用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了基于RA8870的彩色液晶屏人机交互系统。采用32位ARM芯片STM32作为MCU,彩色TFT作为人机交互显示器,通过UART与逆变器控制芯片DSP通信,获取逆变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将信息以图表方... 为方便用户直观地监测和管理户用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了基于RA8870的彩色液晶屏人机交互系统。采用32位ARM芯片STM32作为MCU,彩色TFT作为人机交互显示器,通过UART与逆变器控制芯片DSP通信,获取逆变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将信息以图表方式呈现给用户;同时将功率信息存储到闪存芯片中,以便用户查询发电量历史数据。实验结果及工业产品应用表明该人机交互系统可在60 ms内反映当前系统工作状态,历史数据查询延时100 ms,同时人机界面友好、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系统 并网逆变 嵌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整体建模及仿真
19
作者 池辉勇 唐欣 +1 位作者 吴定祥 李雄杰 《电源学报》 2012年第4期78-85,共8页
建立了基于Boost变流器与单相全桥逆变器级联结构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整体电路模型。采用三端开关器件模型法建立了Boost变流器周期平均模型;采用开关函数法,利用傅里叶级数分析推导了基于倍频式调制的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阻抗,得出了其... 建立了基于Boost变流器与单相全桥逆变器级联结构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整体电路模型。采用三端开关器件模型法建立了Boost变流器周期平均模型;采用开关函数法,利用傅里叶级数分析推导了基于倍频式调制的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阻抗,得出了其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调制方式对输入阻抗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与理论分析推导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整体模型 直流侧等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五电平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犁 孙农 邢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34,共7页
为提高并网逆变器的变换效率,提出一种新颖的五电平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它由三电平双降压式全桥拓扑、输入分压电容和钳位支路组合得到。其滤波电感和开关器件的电压阶梯仅为输入电压的一半,故磁性元件体积小、质量轻,且每个开关周... 为提高并网逆变器的变换效率,提出一种新颖的五电平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它由三电平双降压式全桥拓扑、输入分压电容和钳位支路组合得到。其滤波电感和开关器件的电压阶梯仅为输入电压的一半,故磁性元件体积小、质量轻,且每个开关周期仅有一个开关管高频动作,降低了开关损耗。分析了该拓扑的工作原理和调制策略,并分别搭建五电平和三电平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实验样机进行效率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五电平拓扑的欧洲效率较三电平拓扑高出0.5%。由三电平双降压式半桥拓扑与两电平桥臂组合,提出另外2种五电平双降压式全桥并网逆变器拓扑。最后对提出的3种拓扑的损耗和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多电平 双降压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