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籼粳杂交产生两系核不育株的初步研究 |
吕锐玲
蔡星星
周强
张盛
李兴华
王欢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
0 |
|
2
|
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 Ⅰ.DNA快速制备及纯度检测 |
李超
饶勇
陈静
刘作易
肖华贵
陶刚
朱英
宋杰轩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3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纯度与产量的关系 |
曾章丽
陈大伦
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07 |
7
|
|
4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 |
孙超才
方光华
赵华
王伟荣
钱小芳
李延莉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1997 |
8
|
|
5
|
温光型核不育两系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初报 |
庞启华
黄光永
周强
陶军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6
|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Ⅷ.母本隐性核不育两型系SAB-3的保优扩繁技术规程 |
肖华贵
陈静
李超
饶勇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06 |
3
|
|
7
|
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I.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时期 |
陈大伦
张瑞茂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02 |
4
|
|
8
|
甘蓝型油菜抗耐菌核病隐性核不育两型系9AB的选育研究 |
袁德奎
罗静
杨政水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9
|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系杂交种云油杂8号选育研究 |
李劲峰
蒋海玉
张美华
符明联
罗延青
赵凯琴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棉花细胞核不育两型系在华南地区天然制种试验 |
陆建农
姜伟
肖宇强
|
《农业科技通讯》
|
2007 |
0 |
|
11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制种技术应用的产量和质量分析及其保障措施 |
林卫红
邵明波
冉光权
王仙屏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2
|
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广18S选育报告 |
宁会琴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
1
|
|
13
|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皖28S’的选育 |
龚存力
方吴云
王士梅
吴敬德
杨联松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0 |
0 |
|
14
|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系G212A的选育与应用 |
朱传霞
李宏军
杨鸿
胡金荣
|
《湖南农业科学》
|
2011 |
2
|
|
15
|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系168A的选育与应用 |
杨先跃
|
《湖南农业科学》
|
2016 |
1
|
|
16
|
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研究 |
王仙萍
郭平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7
|
华南地区不同父母本行比对棉花天然制种的影响 |
陆建农
何觉民
莫俊杰
肖宇强
何仪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8
|
不同时期施硼对绵油1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
周玉刚
庞春鹏
罗宁
唐艳
|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9
|
湘杂油5号在不同生态区域制种效果比较试验 |
王长新
黎圣云
王大故
丁登杰
宁祖良
邬贤梦
李宏志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8 |
1
|
|
20
|
黔黄油21号品种简介 |
魏忠芬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