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
董维
沈锡琼
谷安宇
涂建
奎丽梅
蒋啟勇
李小林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亲本籼粳成分与两系杂交粳稻杂种优势的关系及遗传基础 |
于亚辉
刘郁
李振宇
陈广红
徐正进
唐亮
毛艇
徐海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3
|
ALA对两系杂交粳稻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 |
姚素梅
王维金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4
|
北方两系杂交粳稻淀粉RVA谱特征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
郑英杰
于亚辉
李振宇
陈广红
夏明
阙补超
|
《中国稻米》
|
2018 |
24
|
|
5
|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109’选育与繁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
杨久
刘晓利
奎丽梅
涂建
辜琼瑶
汪云辉
阳艾章
李社萍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6
|
两系杂交粳稻主要性状亲子关系与组合选配 |
方国成
熊佑能
曾庆四
李珍连
武晓智
李培德
卢兴桂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高配合力两系杂交粳稻恢复系BR-4的选育与应用 |
钏兴宽
李国生
康洪灿
王锦艳
尹正钦
孙文涛
陈国松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8
|
影响两系杂交粳稻制种纯度的主要原因及其控制对策 |
郑英杰
孙滨
张伟
夏明
阙补超
于亚辉
|
《北方水稻》
CAS
|
2013 |
1
|
|
9
|
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3号的选育与应用 |
方国成
曾庆四
卢兴桂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0
|
两系杂交粳稻两优2887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
李培德
方国成
徐华山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2 |
3
|
|
11
|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两优2887选育及栽培技术 |
康洪灿
李培德
钏兴宽
徐华山
孙文涛
李国生
方国成
|
《中国种业》
|
2012 |
1
|
|
12
|
北方稻区两系杂交粳稻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娄伟
|
《辽宁农业科学》
|
2019 |
3
|
|
13
|
两系杂交粳稻种子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
丁同华
吴和生
王沪平
黄慧明
|
《上海农业科技》
|
2008 |
1
|
|
14
|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粳两优7619的选育与应用 |
游艾青
胡刚
刘凯
杨国才
陈志军
李天佑
李三和
周雷
尚维琼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两系杂交粳稻制种技术 |
徐华山
李培德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2 |
1
|
|
16
|
两系杂交粳稻N5088S/1514的应用效果 |
王长义
戚华雄
|
《湖北农业科学》
|
1995 |
0 |
|
17
|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锦两优852的选育 |
陈忆昆
刘晓利
奎丽梅
杨久
黄平
辜琼瑶
李华慧
张云
卢义宣
涂建
|
《中国种业》
|
2021 |
0 |
|
18
|
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优势形成分析 |
王绍林
夏明
郑英杰
阙补超
|
《垦殖与稻作》
|
2006 |
0 |
|
19
|
云光9号——两系杂交粳稻 |
李华慧
|
《农村实用技术》
|
2002 |
0 |
|
20
|
北方两系杂交粳稻品质相关性状的分析 |
阙补超
隋明
史国宏
|
《北方水稻》
CAS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