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E两优2300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红波 殷得所 +10 位作者 薛莲 金卫兵 胡鹏 董华林 吴波 段洪波 郑兴飞 胡建林 罗肖陨 刘丹 徐得泽 《中国种业》 2025年第1期151-152,155,共3页
E两优2300(EK2S/R30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241003,具有产量高、生育期... E两优2300(EK2S/R30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241003,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稻瘟病抗性较好等突出特点,适宜在湖北省内除鄂西南山区外的区域作中稻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E优2300 新品种 高产 抗稻瘟病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春季两系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时空分布研究
2
作者 吕晓琴 陈小敏 +1 位作者 潘志华 吕润 《热带生物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4期519-527,共9页
为了探明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南岛水稻春季安全制种的适宜时段,以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1961-2020年2-8月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关键发育期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部地区是海南岛春... 为了探明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南岛水稻春季安全制种的适宜时段,以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1961-2020年2-8月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关键发育期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部地区是海南岛春季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首选地区,应选择育性敏感期起点温度较低的品种;南部地区春季两系杂交安全制种的时间,育性敏感期宜安排在5月初,扬花授粉期宜安排在5月,成熟收获期应在6月中旬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制种风险 气候诊断模型 适宜时段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5078高产制种技术
3
作者 王鹤鹃 杨鹏 +3 位作者 孙志伟 程国旺 王凤杰 王程亮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4期92-93,共2页
两优5078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株型好、产量高、适口性好等优点,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该文简述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特征特... 两优5078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株型好、产量高、适口性好等优点,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该文简述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优5078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徽两优9192高产制种技术
4
作者 王鹤鹃 杨鹏 +3 位作者 程国旺 王凤杰 孙志伟 王程亮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70-71,74,共3页
徽两优9192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丰产性良好、株型好、生育期适中、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 徽两优9192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丰产性良好、株型好、生育期适中、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根据徽两优9192的亲本特性及制种地区福建省建宁县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从选择制种区域、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徽两优9192的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优9192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田间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喻俊杰 陈斌 +3 位作者 孙统庆 吴连勇 邵培珺 许明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2期87-90,共4页
种子纯度作为杂交水稻种子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分析近年来江苏省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纯度变化趋势和影响种子纯度的主要因素,对2021-2023年江苏省种业企业送检的两系杂交水稻种子进行了纯度种植鉴定。结果表明,... 种子纯度作为杂交水稻种子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分析近年来江苏省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纯度变化趋势和影响种子纯度的主要因素,对2021-2023年江苏省种业企业送检的两系杂交水稻种子进行了纯度种植鉴定。结果表明,样品纯度平均合格率为93.1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间纯度差异较大;在93份不合格样品中,不育株率、其他杂株率平均值分别为5.21%、4.56%,年份间波动较大;不同制种区域送检的样品在纯度、合格率及含杂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重点控制不育株、大青棵等杂株的出现概率,并合理选择基础设施完善的制种基地,将有利于制种纯度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杂交水稻制种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种子纯度 田间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组合Q两优851制种技术
6
作者 高胜从 吕加林 +9 位作者 崔会会 苏祥忠 陈盛云 杨韦 邹丰收 朱昌栋 杨磊 潘华 王传军 章志寒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Q两优851是利用自育不育系全151S和自育优质恢复系YR85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组合,2019和2020年分别通过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上游审定。本文分析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不育系的选育过程,基于近几年栽培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高产安全... Q两优851是利用自育不育系全151S和自育优质恢复系YR85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组合,2019和2020年分别通过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上游审定。本文分析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不育系的选育过程,基于近几年栽培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高产安全制种技术,为水稻制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优851 两系杂交水稻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砷超低积累两系杂交水稻创制成功
7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3期51-51,共1页
稻米中镉和砷过量积累将严重威胁大米消费人群健康,但由于水稻生长环境及土壤中镉砷的化学特性等因素影响,水稻籽粒中镉和砷含量通常存在负相关性,因而导致研究人员很难筛选到镉和砷同时低积累的水稻品种。近日从中国水稻研究所传来好消... 稻米中镉和砷过量积累将严重威胁大米消费人群健康,但由于水稻生长环境及土壤中镉砷的化学特性等因素影响,水稻籽粒中镉和砷含量通常存在负相关性,因而导致研究人员很难筛选到镉和砷同时低积累的水稻品种。近日从中国水稻研究所传来好消息,该所胡培松院士团队成功创制籽粒中镉和砷超低积累的两系杂交水稻,为镉砷等重金属复合污染地区生产重金属不超标稻米提供了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生物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植物生物技术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籽粒 国际期刊 镉砷 人群健康 低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被引量:77
8
作者 斯华敏 刘文真 +2 位作者 付亚萍 孙宗修 胡国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4-552,共9页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迅猛,截止到2010年年底,共有427个两系杂交组合通过了省级或国家新品种审定,其中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的品种有62个。2005年至2011年,农业部冠名"超级稻"的83个品种中,两系杂交水稻占17个。据农业部全国农...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迅猛,截止到2010年年底,共有427个两系杂交组合通过了省级或国家新品种审定,其中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的品种有62个。2005年至2011年,农业部冠名"超级稻"的83个品种中,两系杂交水稻占17个。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表的统计资料,1993年到2009年共有121个两系组合年推广面积达到或者超过6 700hm2,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097.4万hm2(3.15亿亩)。2002年两优培九的推广面积达到82.5万hm2,荣登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榜首。此后7年,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种植面积6次位居第一,1次位居第二。目前两系杂交水稻占全国杂交水稻总面积的20%左右,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类型,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推广面积 超级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对播期的反应 被引量:23
9
作者 谢戎 何光华 +2 位作者 左永树 杨正林 李道荣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23-27,共5页
研究了两系杂交水稻主要产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播期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两者相关性最显著。播期对单株产量、结实率及结实率相对重要性... 研究了两系杂交水稻主要产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播期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两者相关性最显著。播期对单株产量、结实率及结实率相对重要性影响较大,而对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穗、穗粒数及结实率的偏相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产量 性状 播期 水稻 杂交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文凯 陈光辉 +1 位作者 周清明 王建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15,共3页
选用8个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组合147个,分析了所有杂种一代植株上的F2种子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优质率低,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6个,占10.2%,同时达... 选用8个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组合147个,分析了所有杂种一代植株上的F2种子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优质率低,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6个,占10.2%,同时达到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个,占0.68%,没有1个组合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一等优质稻米标准.各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指标达到优质标准比例最低,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分别占21.09%和18.37%,达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组合比例仅为12.24%和12.24%,达一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仅为4.08%和4.76%.两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出糙率与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 7**,0.341 4**,0.306 0**;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4 8**;垩白粒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 5**和0.326 7**;垩白度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8 1**;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千粒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 7**和0.32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易国英 戴平安 +2 位作者 郑圣先 黄科延 廖育林 《作物研究》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组配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下,两系杂交水稻的N,P2O5,K2O每公顷经济施用量:早稻分别为160~180,70~90,90~110kg,晚稻分别为180~190,45-55。1...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组配量对两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下,两系杂交水稻的N,P2O5,K2O每公顷经济施用量:早稻分别为160~180,70~90,90~110kg,晚稻分别为180~190,45-55。180-200kg;早稻分别施180,90,180kg,晚稻分别施240。90。270kg获得了最高产量。随着氯、钾肥用量的增加.钾、磷、氯吸收量呈逐渐提高的趋势;早稻施中量磷,晚稻施低量磷肥有助于对氮、钾的吸收。此种关系亦表现在养分的利用率上.其中中量钾肥更有利于氮、磷养分利用率的提高。在最佳经济施肥量范围内.肥料利用率氮磷钾彼此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互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继萍 周桂香 张国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016-4017,共2页
[目的]推广优质高产的两系杂交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方法]对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06年该品种通过江西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安徽省及国家农作物... [目的]推广优质高产的两系杂交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方法]对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06年该品种通过江西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安徽省及国家农作物委员会审定,在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省种植,均表现突出。[结论]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优香一号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光辉 周清明 +1 位作者 王建龙 杨冬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57-61,共5页
对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母本与30个恢复系品种父本配制所获得的74个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配合力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千粒重与父本(恢复系)、母本(不育系)和双亲的平均谷粒千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 对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母本与30个恢复系品种父本配制所获得的74个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配合力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千粒重与父本(恢复系)、母本(不育系)和双亲的平均谷粒千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8、0.3523和0.5656。(2)6×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的表现在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显著差异;在籽粒千粒重表现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别占整个基因型方差的93.98%和6.02%,说明一般配合力对籽粒千粒重的作用远大于特殊配合力;在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母本对籽粒千粒重的作用大于父本。(3)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遗传的广义遗传率为99.40%,狭义遗传率为93.41%,说明千粒重性状的遗传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千粒重 遗传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在四川的产量性状和米质表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建群 刘光春 +5 位作者 任鄄胜 曾桂林 蒋天刚 高方远 陆贤军 任光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3-1427,共5页
本文对9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在四川种植时的主要产量性状和米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占63S/R9348组合产量最高,33S/9311组合最低。Y58S类组合穗粒库容较大,每穗实粒数较多,是该类组合增产的主要原因。广占63S类组合每平米有效穗... 本文对9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在四川种植时的主要产量性状和米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占63S/R9348组合产量最高,33S/9311组合最低。Y58S类组合穗粒库容较大,每穗实粒数较多,是该类组合增产的主要原因。广占63S类组合每平米有效穗数最多,结实率较高。33S类组各主要产量性状优势不明显。Y58S/R9348组合达优质米3级,两系杂交稻组合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均优于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米质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大穗型两系杂交水稻弱势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洪 李之林 +3 位作者 徐振江 王维 任永浩 肖立中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55-1759,共5页
以2个大穗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培杂67和培杂88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施氮水平(LN.90 kg/hm2,MN.180 kg/hm2,HN.270 kg/hm2)对大穗型两系杂交水稻弱势粒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施氮相比,过量施氮提高了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促进... 以2个大穗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培杂67和培杂88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施氮水平(LN.90 kg/hm2,MN.180 kg/hm2,HN.270 kg/hm2)对大穗型两系杂交水稻弱势粒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施氮相比,过量施氮提高了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促进了可溶性蛋白质的生成,但降低了弱势粒中蔗糖的含量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积累量,最终降低了弱势粒粒重;施氮量过少则降低了弱势粒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弱势粒中的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量减少,弱势粒的充实度降低;施氮量对强势粒充实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大穗型两系杂交水稻 弱势粒 碳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长乐 王宝和 +7 位作者 薛良鹏 曹跃先 李忠芹 汪南雁 戴正元 李育红 刘晓斌 曹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76,共3页
扬两优6号是目前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组合。以两系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的父母本进行机械化制种,经过几年的研究与示范,明确了机械化制种条件下,母本生长特性的变化及机械化制种的高产技术,以便为大规模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优6号 机械化制种 高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500的选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文帮 陈立云 +1 位作者 刘国华 肖应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7-289,共3页
培两优 5 0 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 6 4 S为母本 ,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 5 0 0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 培两优 5 0 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 6 4 S为母本 ,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 5 0 0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头季比汕优 6 3生育期短 4 d,产量相当 ;再生季生育期比汕优 6 3长 7d,增产 1倍左右 ;两季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田间抗性较强 .2 0 0 2年 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优500 选育 再生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Ⅱ)——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守海 王德正 +3 位作者 罗彦长 李成荃 吴爽 杜士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以 3 418S、X0 7S、3 99S、2 3 0 1S和培矮 64S(CK) 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 ,1994~ 2 0 0 1年在合肥进行分期播栽试验 ,抽穗时观察其育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历年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稳定不育时段大致为 8月 10~ 2 5日 ,... 以 3 418S、X0 7S、3 99S、2 3 0 1S和培矮 64S(CK) 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 ,1994~ 2 0 0 1年在合肥进行分期播栽试验 ,抽穗时观察其育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历年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稳定不育时段大致为 8月 10~ 2 5日 ,其相应的育性敏感安全时段约在 7月 2 5日~ 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种子生产 安全技术 应用研究 籼型 光温敏核不育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光合速率与粒重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匡逢春 王少先 +3 位作者 周喜新 童建华 王若仲 萧浪涛 《作物研究》 2005年第3期153-155,共3页
以粒重差异明显的个大穗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对粒重与光合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组合整穗实粒平均千粒重与结实期顶部3片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实粒”及“叶总面积/实粒”成正相关,实粒平均千粒重差异程度随结... 以粒重差异明显的个大穗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对粒重与光合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组合整穗实粒平均千粒重与结实期顶部3片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实粒”及“叶总面积/实粒”成正相关,实粒平均千粒重差异程度随结实期顶部3片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的变化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光合特性 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1
20
作者 黄明 陈立云 《作物研究》 2006年第5期371-375,382,共6页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用核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因而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风险。综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用核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因而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风险。综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及今后两系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技术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制种 安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