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两系杂交籼稻品种连两优931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刘金波
迟铭
杨波
李健
王德荣
孙志广
徐波
李景芳
卢百关
刘艳
王宝祥
徐大勇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
0 |
|
2
|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长两优88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
夏婷婷
刘鹏
陈周兵
陈超伟
程高祺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
3
|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78的选育与应用 |
金卫兵
夏明元
戚华雄
吴波
万丙良
周长春
曾涛
李进波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
3
|
|
4
|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100的选育与应用 |
金卫兵
夏明元
吴波
戚华雄
程维京
叶春辉
胡曼
黄长征
李进波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2 |
2
|
|
5
|
三系、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氮素需求的比较 |
龚红兵
周义文
曾生元
钱华飞
李闯
刁立平
林添资
景德道
余波
盛生兰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1453的选育与应用 |
李进波
夏明元
周厚财
曹永胜
万丙良
戚华雄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
3
|
|
7
|
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
张德文
洪军
汪婉琳
张伟
杨前进
|
《中国稻米》
|
2019 |
3
|
|
8
|
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培九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
董习华
田学志
汪丽
罗跃进
丁士银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1 |
4
|
|
9
|
抗倒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品种特性研究 |
栗云端
|
《农技服务》
|
2013 |
0 |
|
10
|
两系杂交中籼稻奥两优69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
刘春涛
张秀珍
张振华
陈世建
吴厚雄
|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
5
|
|
11
|
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
刘善德
包富生
程建平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
2
|
|
12
|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苯两优639 |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两系杂交籼稻配合力分析 |
伍箴勇
李春海
牟同敏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14
|
施氮对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谭长乐
张洪熙
戴正元
赵步洪
李爱宏
王宝和
周长海
茅弼华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5
|
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扬两优013选育与应用 |
周长海
戴正元
王宝和
李爱宏
刘广青
谭长乐
赵步洪
张洪熙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6
|
两系杂交中籼华安3号穗部性状及灌浆特性研究 |
杜士云
李成荃
王德正
王守海
罗彦长
吴爽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4
|
|
17
|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稻培两优986的选育与应用 |
夏明元
戚华雄
李进波
万丙良
查中萍
杜雪树
曾宪祥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8
|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7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
王守海
王德正
李成荃
罗彦长
黄士尧
吴爽
杜士云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2 |
2
|
|
19
|
两系杂交中籼65002的栽培技术研究Ⅰ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系杂交中籼65002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
吴爽
王守海
罗彦长
王德正
李成荃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9 |
3
|
|
20
|
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两优6326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
胡锋
曹新国
唐小马
王美琴
熊忠炯
王学会
程秀萍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