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也”的两种用法
1
作者 吴志霄 《汉语学习》 1982年第3期26-31,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副词“也”的两种用法。 一、副词“也”用在重迭使用的动词中间,组成“动词+也+动词”的格式。这两个动词又都可以带上其他成分。例如: ①困难临头,想睡也睡不着。(粱斌《红旗谱》) ②他的脑中烧着一把烈火,把泪已烧干... 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副词“也”的两种用法。 一、副词“也”用在重迭使用的动词中间,组成“动词+也+动词”的格式。这两个动词又都可以带上其他成分。例如: ①困难临头,想睡也睡不着。(粱斌《红旗谱》) ②他的脑中烧着一把烈火,把泪已烧干,想哭也哭不出。(老舍《骆驼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也” 两种用法 副词“也” 紧缩句 赵树理 “谁” 晋阳 语意 连接状语 “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词组的两种用法
2
作者 王国璋 《汉语学习》 1982年第3期4-6,共3页
联合词组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得十分广泛。细致地探讨它的各种用法,有助于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形式,提高表达效果。本文只介绍联合词组的两种用法。 (一) “取舍”“得失”“大小”“荣枯”之类包括意义上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语言单位,既是... 联合词组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得十分广泛。细致地探讨它的各种用法,有助于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形式,提高表达效果。本文只介绍联合词组的两种用法。 (一) “取舍”“得失”“大小”“荣枯”之类包括意义上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语言单位,既是双音词,又是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联合词组。如果作为联合词组,则可以加进连词如“取和舍”“得与失”“大和小”“荣与枯”。这里,用不用连词,表面看似乎没有区别,实质上是不完全一样的。可见连词有时不光表示连接而已,还有其他的用法值得分析。例如: ①辩证法告诉我们,取和舍,得和失,是辩证的统一。一篇课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都要学生理解和掌握,“毕其功于一役”,这并不是科学的态度。这位教师之所以敢于取舍,是因为他深知教学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词 两种用法 双音词 知教学 辩证 “村庄” 全一样 谋篇布局 单音词 得与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使”的两种用法——病句质疑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更生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5年第6期81-88,共8页
语法是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民群众的社会习惯。是人民群众语言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一切真正的语法规律,必然是从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经过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的检验,符合客观实际的,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语法规律,应该通过实践的检验... 语法是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民群众的社会习惯。是人民群众语言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一切真正的语法规律,必然是从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经过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的检验,符合客观实际的,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语法规律,应该通过实践的检验来修正它.关于语法规范化的标准,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早已明确规定;现代汉语“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里所说的“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语言实践 人民群众 工农兵 北京大学 规律 两种用法 抗战胜利 朱德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词“那么”的口语用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洪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6,共2页
连词“那么”的口语用法●●□何洪峰近年来“那么”的连词用法在口语中非常活跃,尤其是出现了一些新用法。本文对此进行初步考察。语料基本来自电视节目。1提出疑问。用“那么”提出新的疑问。一是承转设问。承接上文的意思,用“... 连词“那么”的口语用法●●□何洪峰近年来“那么”的连词用法在口语中非常活跃,尤其是出现了一些新用法。本文对此进行初步考察。语料基本来自电视节目。1提出疑问。用“那么”提出新的疑问。一是承转设问。承接上文的意思,用“那么”转向设问。例如:(1)汽车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回归 用法 经济报道 转换话题 《大学物理》 两种用法 书面语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焦点访谈》 脑震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功能语法:动作的次数性
5
作者 张会森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18,共8页
一、概述和宇宙间任何事物一样,作为现象的动作(或行为——下同)有量的特征。动作的量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次数性。动作的次数范畴首先分为一次性与非一次性即多次,重复,如:
关键词 未完成体动词 动作方式 状语 现代俄语 数性 重复 次数 将来时 行为 两种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作品中的几个同义合成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凯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3-36,共4页
鲁迅作品中的几个同义合成词●刘玉凯曾经读过一篇谈鲁迅著作校勘问题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校勘这件事,就是这么奇怪,错的时间长了,延续下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成为正确的了,你予以纠正,他还认为你错了,还要给你改回去。... 鲁迅作品中的几个同义合成词●刘玉凯曾经读过一篇谈鲁迅著作校勘问题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校勘这件事,就是这么奇怪,错的时间长了,延续下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成为正确的了,你予以纠正,他还认为你错了,还要给你改回去。这类例子,很容易举出。像鲁迅笔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鲁迅研究 “灵魂”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著作 《鲁迅全集》 《红楼梦》 现代汉语 两种用法 同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音词(十二)
7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7年第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同音词 “物质” “圆” “圆满” 两种用法 “给” 用词错误 现代汉语词典 物质资料 物质奖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混淆的同音词(四)
8
作者 施旗 《新疆新闻界》 1996年第3期40-41,共2页
恳·肯 “恳”和“肯”音同,词义有明显差别,但容易用混。报刊上有肯求、诚肯、勤勤肯肯的用法,这都是把两个词用混淆了,造成用词错误。 必须辨清这两个词的词义,才可以避免混用。“恳”表示真诚、诚恳的意思。例如,诚恳、勤恳、恳... 恳·肯 “恳”和“肯”音同,词义有明显差别,但容易用混。报刊上有肯求、诚肯、勤勤肯肯的用法,这都是把两个词用混淆了,造成用词错误。 必须辨清这两个词的词义,才可以避免混用。“恳”表示真诚、诚恳的意思。例如,诚恳、勤恳、恳切、恳求、恳请、恳谈等,这些词里面的“恳”都不能写成“肯”。“肯”表示的意思是乐意不乐意,承认不承认的意思。例如,肯去、不肯去,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音词 “煞” 用词错误 词义 两种用法 用法比较 助动词 “画” 习惯用法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人疑惑的『永远』﹄ 被引量:10
9
作者 裘荣棠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1-21,共1页
让人疑惑的﹃永远﹄裘荣棠目前社会上流行着﹃永远﹄的两种新用法其一﹃永远+的+名词﹄例如︵1︶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秦池酒名笔者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广告词︶︵2︶永远的王洛宾︵中央电视台节目名称︶... 让人疑惑的﹃永远﹄裘荣棠目前社会上流行着﹃永远﹄的两种新用法其一﹃永远+的+名词﹄例如︵1︶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秦池酒名笔者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广告词︶︵2︶永远的王洛宾︵中央电视台节目名称︶其二﹃动词+到+永远﹄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曲 信天游 形容词 两种用法 电视台 用法 王洛宾 修饰名 词性 秦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以A为B”结构的发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世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90-96,共7页
“以A为B”结构是汉语中出现较早、使用时间很长的一种结构,两千多年以来,它不但在文言文中的使用率较高,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还有它的作用.了解它古今用法的异同,探索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课题.(一)一般认为,古代... “以A为B”结构是汉语中出现较早、使用时间很长的一种结构,两千多年以来,它不但在文言文中的使用率较高,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还有它的作用.了解它古今用法的异同,探索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课题.(一)一般认为,古代汉语的“以A为B”结构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意念活动,一是用于行为活动.例如:1.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战国策·赵策)2.吾以女为死矣.(论语·先进)3.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4.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公输)前两例表示意念活动,即主语对“以”的宾语有所认定,可以译为现代的“觉得A是B”、“认为A怎么样”.这种认定,可能是一种认识,事情本来就如此,如例1;也可能只是一种猜想,事情并非如此,如例2.后两例用于见诸现实的行为活动,可以译为现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 “以为” 意念活动 宾语 行为活动 战国策 两种用法 现代汉语 动宾式 处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其、斯、思”的词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锡(韦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一关于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于某些名词、形容词、动词之前或后的“有、其、斯、思”等字眼,到底是词缀(词头、词尾)还是词,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那是词缀而不是词,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北大《古代汉语》等持此说。... 一关于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于某些名词、形容词、动词之前或后的“有、其、斯、思”等字眼,到底是词缀(词头、词尾)还是词,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那是词缀而不是词,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北大《古代汉语》等持此说。一派认为是助词,如杨树达《词诠》、潘允中先生《汉语语法史概要》等持此说。另外有些人则认为难于遽定,而持两可的态度。笔者的看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词缀 古代汉语 词性 语气助词 动词 汉语语 名词 上古汉语 两种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字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志方 郑慧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44-148,共5页
“舞”字是我国文字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本文试从“舞”字的产生、“舞”字字形的演变过程、“舞”字的字音和字义、“舞”字的用法等方面,对“舞”字作一番考释。一、“舞”字的产生要考释“舞”字的产生,首先必须了解它所表现的内... “舞”字是我国文字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本文试从“舞”字的产生、“舞”字字形的演变过程、“舞”字的字音和字义、“舞”字的用法等方面,对“舞”字作一番考释。一、“舞”字的产生要考释“舞”字的产生,首先必须了解它所表现的内容——舞蹈这一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原始人对自然界还不具备认识和改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甲骨文 演变过程 字形 考释 说文解字 两种用法 原始人 古文字 字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13
作者 李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3-77,共5页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一词有两种用法,狭义的用法是单指自然科学,而广义的则指全部学问。我们今天讲的科学技术应是前一种用法,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是指后一种用法。这种对“科学”一词两种用法的区别,实际上已经表明人们认识到了自...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一词有两种用法,狭义的用法是单指自然科学,而广义的则指全部学问。我们今天讲的科学技术应是前一种用法,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是指后一种用法。这种对“科学”一词两种用法的区别,实际上已经表明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本来,人类的知识形态就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科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态。但是,自近代以来,特别是在西方,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一种向自然科学看齐靠拢的趋势,这些学科不但大量引进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而且把数学和物理学本身的某些特征拿来作为自己具有科学性的标志,这样一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无形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看法,好象数学和物理学是其它一些学科具有科学性的根据,它们变成了其它学科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所悬的最高鹄的和理想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现象 概括性 两种用法 物理学 数学 研究对象 知识体系 地主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学不可以已”中的“可以”
14
作者 夏麟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38-139,共2页
关于《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中的“可以”,有同志认为“‘以’在这里成为难点,一是由于‘可’和‘以’连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混同起来,二是由于‘以’字后边有省略成分,不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信口讲为‘学习不可以停... 关于《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中的“可以”,有同志认为“‘以’在这里成为难点,一是由于‘可’和‘以’连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混同起来,二是由于‘以’字后边有省略成分,不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信口讲为‘学习不可以停止’,和文义是不符的.”“‘学不可以巳’中的‘可以’,‘可’可译为‘可以’;‘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以’字后边省略了‘之’字,这个‘之’字,可指代‘任何情况’或‘任何缘故’等。全句可译为‘学习不可以因为任何缘故而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省略成分 可译 省略形式 介词 学习 指代 停止 古书 两种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比况结构
15
作者 吴伯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67-72,共6页
现代汉语的比况结构,指的是两个比况词的结合方式——“象……似的(一样)”.对这种结构,现有高等院校《现代汉语》用书有关语法部分,几乎没有给以应有的介绍;一些有影响的语法专著,也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或作较为具体的阐述.有的著作,... 现代汉语的比况结构,指的是两个比况词的结合方式——“象……似的(一样)”.对这种结构,现有高等院校《现代汉语》用书有关语法部分,几乎没有给以应有的介绍;一些有影响的语法专著,也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或作较为具体的阐述.有的著作,在谈到有关词的类别时,也只不过轻轻地一笔带过;即使在提到其中某个词时,也是意见分歧,莫衷一是.本文拟就其表示意义、结合形式和用法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用法 “象” 词语 词组 《现代汉语八百词》 峻青 定语 语气 分句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字辨正
16
作者 唐遇春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30,共1页
“既”字辨正唐遇春“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初中语文第六册《乐工罗程》)句中的“既”,课本译为“既然”。我认为不确。“既”在文言中作“既然”(连词)讲,有两种情况:一、表因果,为下文转折先提供条件。如:“我既据... “既”字辨正唐遇春“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初中语文第六册《乐工罗程》)句中的“既”,课本译为“既然”。我认为不确。“既”在文言中作“既然”(连词)讲,有两种情况:一、表因果,为下文转折先提供条件。如:“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容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腊起义 梦溪笔谈 中原地区 初中语文 刻苦地学 两种用法 乐工 化相 毒性 音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补遗
17
作者 林天虹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文言虚词 高考 现代汉语 《赤壁之战》 单元知识 《六国论》 《促织》 语气词 两种用法 可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克新洁菌素——新广谱抗寄生虫药
18
作者 杨锡林 杨絮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18期8-8,共1页
摩克新洁菌素(Moxydectin)为美国研制的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犊牛皮下注射0.2mm/kg对人工感染血矛线虫、奥斯特他线虫、毛圆线虫、古柏线虫和食道口线虫成虫和童虫有效率为100%,第四期幼虫为99.8%。犊牛口服0.5mg/kg或皮下注射0.2mg... 摩克新洁菌素(Moxydectin)为美国研制的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犊牛皮下注射0.2mm/kg对人工感染血矛线虫、奥斯特他线虫、毛圆线虫、古柏线虫和食道口线虫成虫和童虫有效率为100%,第四期幼虫为99.8%。犊牛口服0.5mg/kg或皮下注射0.2mg/kg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寄生虫药 人工感染 食道口线虫 血矛线虫 古柏线虫 毛圆线虫 犊牛皮 两种用法 消化道线虫 伊维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