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刘少奇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重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传宏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5期13-17,共5页
在对“劳教结合”与“教劳结合”作了必要的范畴辨证的基础上,本文对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进行了新的审视,认为它实质上是“劳教结合”与“教劳结合”的有机统一,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劳动与教育关系... 在对“劳教结合”与“教劳结合”作了必要的范畴辨证的基础上,本文对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进行了新的审视,认为它实质上是“劳教结合”与“教劳结合”的有机统一,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劳动与教育关系的理论有着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性;最后指出并评析了它的历史合理性与现实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 生产劳动 劳动制度 刘少奇同志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关系 综合技术教育 历史合理性 产教结合 学龄儿童入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种教育制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傅维利 马治国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共4页
“两种教育制度”不仅具有历史价值 ,还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事实判断上 ,“两种教育制度”在当时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 教育制度 学生实践能力 形成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放 向文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9,共5页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高放,向文华向:高教授,您在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新科技革命及其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请您谈谈新科技革命对我们观察当代社会在方法论上的意义。高:观察当代世界问题,一个最基本的观...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高放,向文华向:高教授,您在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新科技革命及其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请您谈谈新科技革命对我们观察当代社会在方法论上的意义。高:观察当代世界问题,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什么?现在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国家垄断社会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制度 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因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党 演变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针对性地进行两种社会制度对比教育
4
作者 李韧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2期44-45,共2页
在进行两种社会制度对比教育时,我针对干部群众思想上的一些疑点,把握以下一些基本事实和观点进行宣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中国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所造成的(这可以从近代史上帝... 在进行两种社会制度对比教育时,我针对干部群众思想上的一些疑点,把握以下一些基本事实和观点进行宣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中国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所造成的(这可以从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的几次大的侵略战争中得到证实)。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四十年时间,因此,不能看到我们四十年所形成的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制度 对比教育 社会主义 四十年 帝国主义 生活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 生产力水平 资本主义社会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重新概括刘少奇“两种制度”的思想
5
作者 崔玉斌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5-86,共2页
刘少奇关于改革我国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思想,是他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成果。多年来,我们党主要是采用“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提法来概括它。这样是否恰当,我认为尚可进一步商榷。
关键词 教育制度 刘少奇 劳动制度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思想 重要成果 半工半读 业余教育 全日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制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兼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理论认识上的两种偏差
6
作者 高健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2-55,51,共5页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种曲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同我们在理论上对于社会制度共同性与差异性的问题未能加以深入认识相关。而在目前的社会主义改革中,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身缺乏科学认识,致使改革受到不同...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种曲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同我们在理论上对于社会制度共同性与差异性的问题未能加以深入认识相关。而在目前的社会主义改革中,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身缺乏科学认识,致使改革受到不同程度干扰的状况,同样可以从我们至今仍然未能对社会制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问题引起足够的注意中,寻找到某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制度 理论社会主义 差异性 不同社会制度 理论认识 资本主义制度 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改革 高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两种社会制度共处与斗争的思想
7
作者 秦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46,共5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关于两种社会制度在世界舞台上共处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加以论述和探讨。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关于两种社会制度在世界舞台上共处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加以论述和探讨。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马恩选集》第4卷,第369页)。对于这一点,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深信不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革命 苏维埃共和国 资本主义国家 苏维埃国家 帝国主义者 帝国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同志在教育上的重大贡献——为两种教育制度恢复名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燕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2-9,共8页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的历史性决议,恢复了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这完全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国家遭受了十年浩劫。在那...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的历史性决议,恢复了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这完全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国家遭受了十年浩劫。在那乌云翻滚、是非颠倒的年月,刘少奇同志不仅身遭迫害,就连他那些闪耀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光辉的理论著作和科学论断,也横遭批判,被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在教育方面的两种教育制度,就被诬蔑为“资产阶级双轨制教育的翻版”,什么“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资本主义的教育纲领”等等。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真理是禁锢不了的,符合规律的事物,终将冲破一切障碍,而进发出它固有的火花。现在是到了澄清事实,为两种教育制度恢复名誉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 刘少奇 恢复名誉 重大贡献 毛泽东思想 莫须有的罪名 马克思列宁主义 双轨制教育 无产阶级革命家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两种教育制度”的基本方向 被引量:1
9
作者 明克诚 《江淮论坛》 1980年第2期57-60,共4页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了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消息传来,党心大快,民心大快,使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感到格外振奋。文化大革命是从教...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了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消息传来,党心大快,民心大快,使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感到格外振奋。文化大革命是从教育战线首先开刀的,提出了存在一条以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大、中、小学都大抓所谓“黑帮、黑线、黑人、黑窝”,使教育战线受到的灾难最为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 刘少奇 教育路线 基本方向 教育战线 无产阶级革命家 文化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者 教育行政部门 半工半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种社会制度进行科学比较的方法论原则
10
作者 张仲华 刘雨清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51-54,共4页
近年来,理论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如果仅仅或主要局限于数据罗列和一般的理论分析,时间长了,往往给人以大同小异,似曾相识之感。要使研究有所深入和新的突破,就应结合以往的成果,另辟蹊径。
关键词 社会制度 方法论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优越性 唯物辩证法 科学 落后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
11
作者 华长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17-19,77,共4页
当代世界,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在对这两种社会制度的认识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我们需要提倡的。但是,比较首先必须立足于客观的、历史的基... 当代世界,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在对这两种社会制度的认识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我们需要提倡的。但是,比较首先必须立足于客观的、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在此,我想谈谈近年来,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垄断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发展中国家 雇佣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现代科技与两种制度的竞争
12
作者 李恒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2-63,共2页
在当代,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现代科技进步,也越来越具有崭新的内容。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的进步,同时也包括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和世界观在解决社会组织,管理、协调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问题的手段的进步。现代科技进步,... 在当代,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现代科技进步,也越来越具有崭新的内容。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的进步,同时也包括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和世界观在解决社会组织,管理、协调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问题的手段的进步。现代科技进步,不仅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中越来越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发展现代科技已成为两种社会制度长期斗争的战略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现代科技进步 高技术 社会制度 综合国力 竞争 西方发达国家 依靠科技进步 战略措施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论”
13
作者 阎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23,共8页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趋同”的论点,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皮蒂里姆·索罗布金较早提出的。“趋同论”把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作为检测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志,否定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趋同”的论点,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皮蒂里姆·索罗布金较早提出的。“趋同论”把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作为检测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志,否定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论断,主张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对两种社会制度进行综合,用资本主义同化社会主义。这是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趋同论 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 加尔布雷思 科学技术进步 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改革潮流中“趋同”现象的深层思考——兼评“两种制度趋同”论
14
作者 陈文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1期15-19,共5页
“趋同论”是始于本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后逐渐风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社会思潮。它宣称当今世界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正互相吸收对方长处,而走向一种既非社会主义又非资本主义的“最佳社会制度”或“第三种制度”。如果说“趋同论”产生的理... “趋同论”是始于本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后逐渐风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社会思潮。它宣称当今世界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正互相吸收对方长处,而走向一种既非社会主义又非资本主义的“最佳社会制度”或“第三种制度”。如果说“趋同论”产生的理论前提主要是“依据”了所谓“最佳社会制度”这种先验的假设,那么“趋同论”思潮泛滥的实践“依据”,则主要是战后四十多年来两种制度改革潮流中所出现的若干“趋同”现象。怎样看待资本主义以“自我调节”为中心的调整(实质也是改革)和社会主义以“自我完善”为中心的改革及其出现的“趋同”现象?对于这些重大理论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作出科学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因素 生产关系 趋同论 调节机制 调整与改革 公有制 自我调节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社会制度道德状况的几点比较
15
作者 焦克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共6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前些年我国道德水准严重下降,于是引起不少同志的困惑和忧虑.常听到一些同志发出"世风日下"、 "人欲横流"、 "道德沦丧"的感叹.也有少数同志看到那些现象就认为我们的社会已与资本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前些年我国道德水准严重下降,于是引起不少同志的困惑和忧虑.常听到一些同志发出"世风日下"、 "人欲横流"、 "道德沦丧"的感叹.也有少数同志看到那些现象就认为我们的社会已与资本主义差不多,并因此而怀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近年来,由于在两个文明建设上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正在改变,道德方面也有较明显的转机.但是这个问题在一些同志那里并未完全解决,它仍然经常萦怀于一些人的脑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制度 道德状况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国家 无家可归者 初级阶段 社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两种社会制度比较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赵兴良 雨林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1-25,共5页
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在比较中提出了种种问题.例如,当前为什么要重新提出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有什么现实意... 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在比较中提出了种种问题.例如,当前为什么要重新提出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下面,本文想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一、重新提出两种社会制度比较的缘由本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制度 方法论原则 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唯物主义 新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社会制度的税基比较研究——社会主义赋税原理及税制改革
17
作者 丁志田 《改革》 1987年第4期28-31,共4页
税基即征税的客观基础,乃研究社会主义税收问题的依据、出发点和立脚点。从税基的性质、特点、表现形式和运行规律出发,方能确立赋税的原则,设计税收方案,拟定和选择税制模式。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又是从资本主义脱胎而来的,与资本主... 税基即征税的客观基础,乃研究社会主义税收问题的依据、出发点和立脚点。从税基的性质、特点、表现形式和运行规律出发,方能确立赋税的原则,设计税收方案,拟定和选择税制模式。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又是从资本主义脱胎而来的,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可能还要长期并存一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税收 税制改革 税赋 社会制度 税制设计 公平税负 税务机构 履行纳税义务 税务人员 能力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两种社会制度下储蓄的共性与个性
18
作者 李希白 《西南金融》 1983年第4期19-,共1页
划分清楚储蓄的性质,不仅关系着为什么人的问题,还关系着储蓄事业的发展。打开世界之窗,当今各国都有储蓄,中外银行均在经营。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里,储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关键词 社会制度 中外银行 储备货币 世界之窗 银行信用 基本经济规律 生活消费 未来消费 劳动工资 生产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社会制度比较的方法论研究
19
作者 卫建林 《理论月刊》 1987年第7期16-20,共5页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和生命力的比较,首先不是作为理论问题,而是作为活生生的现实运动,摆在人们面前的。中国人民信赖、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带来了在其他社会制度下不曾有也不会有的祖国的独立和强盛,...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和生命力的比较,首先不是作为理论问题,而是作为活生生的现实运动,摆在人们面前的。中国人民信赖、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带来了在其他社会制度下不曾有也不会有的祖国的独立和强盛,人民的解放和光明的前途。但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也会由于种种原因出现有人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因此,这两种制度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研究的每一步骤,都牵涉到方法论问题。本文拟就此提出若干粗浅的、提纲式的意见,以就教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实践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比较研究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社会主义国家 理论问题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社会两种生产价值新论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萍 崔应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7,共7页
人类社会对两种生产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高度肯定人口生产社会价值以至于有时甚至忽视物质生产价值的原始母系社会;另一种是贬低人口生产、抬高物质生产价值的私有制社会。我们需要建立新的人类社会两种生产价值理论... 人类社会对两种生产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高度肯定人口生产社会价值以至于有时甚至忽视物质生产价值的原始母系社会;另一种是贬低人口生产、抬高物质生产价值的私有制社会。我们需要建立新的人类社会两种生产价值理论,它包括三方面的一是揭示抬高物质生产贬低人口生产社会价值的实质;二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价值的新思想;三是重新解析人口生产的社会价值。两种生产价值新论呼吁建立公平公正的两种生产社会保障制度,这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完善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 生产 社会保障制度 公平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