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界历史时代的演变与当代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
叶险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2
|
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两种精神文明 |
张跃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3
|
两种生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郝守忠
宋杰
|
《人口与经济》
|
1983 |
1
|
|
4
|
也谈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恩格斯的“两种生产说”——与杨堃先生商榷 |
王樵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
5
|
论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高群
|
《人口学刊》
|
1981 |
0 |
|
6
|
浅议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廖廷柏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7
|
试论社会制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兼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理论认识上的两种偏差 |
高健生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8
|
旅游业的两种发展观和政策导向 |
钟海生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4
|
|
9
|
论对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 |
华长慧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10
|
关于社会主义两种模式的理论 |
吴柯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1
|
浅谈两种生产发展战略——八论两种生产 |
曹明国
|
《人口学刊》
|
1984 |
0 |
|
12
|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研究述评 |
周勤
|
《学术界》
CSSCI
|
1995 |
0 |
|
13
|
试论是非和无是非两种不同类型的矛盾 |
曹祖明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4
|
试评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论” |
阎正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5
|
略谈原始社会两种生产的作用问题 |
盛明富
金海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6
|
“两种生产”与原始社会的分期 |
程德祺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7
|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在我国的正确运用和发展 |
关凤瑞
赵国良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6 |
0 |
|
18
|
再论两种生产同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
张光照
杨致恒
|
《西北人口》
|
1982 |
0 |
|
19
|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之窥见 |
曾宪凯
赵泉钧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
|
20
|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独特性的一个有效工具 |
孔令栋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