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压可溶两相驱动问题的迎风混合元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焕 袁益让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6,共12页
研究迎风混合元方法求解多孔介质中含弥散的可压缩可混溶两相渗流驱动问题,利用变分形式和先验估计的理论技巧,得到饱和度近似的L2模和压力近似的H1模最优阶误差估计,数值实验证实该方法在克服数值扩散和非物理振荡方面是很有效的.
关键词 两相驱动 迎风混合元方法 误差估计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积分对可混溶不可压缩两相驱动问题有限元方法的影响
2
作者 张怀宇 卞莉山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61-67,共7页
研究数值积分对可混溶不可压缩两相驱动问题有限元方法的影响,在数值求积公式满足:1)权wj,l>0,1≤l≤Lj,j=r,s;2)节点和集∪Ljl=1{bl,j},j=r,s包含Pk-1(K),k=max{s,r+1}... 研究数值积分对可混溶不可压缩两相驱动问题有限元方法的影响,在数值求积公式满足:1)权wj,l>0,1≤l≤Lj,j=r,s;2)节点和集∪Ljl=1{bl,j},j=r,s包含Pk-1(K),k=max{s,r+1}唯一可解子集,且相应的数值求积公式分别对空间P2r-1(K)和P2s-1(K)精确成立的条件下,给出了考虑数值积分的全离散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数值积分 不可压缩液体 两相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空调系统的两相正弦驱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仁贤 余世杰 沈玉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5-201,共7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光伏空调系统的SPWM变频器。它可实现单相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使光伏空调系统连续运行。其控制电路采用8位微处理器和4520SPWM集成电路,主回路采用大功率场效应管和霍耳传感器件,整个系统的开关频率在20kHz以上,大大抑... 介绍了一种用于光伏空调系统的SPWM变频器。它可实现单相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使光伏空调系统连续运行。其控制电路采用8位微处理器和4520SPWM集成电路,主回路采用大功率场效应管和霍耳传感器件,整个系统的开关频率在20kHz以上,大大抑制了空调器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空调系统 SPWM电路 两相驱动 霍耳传感器 太阳电池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泵驱动两相冷却系统启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杰 裴念强 +2 位作者 郭开华 何振辉 李廷勋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70,共7页
机械泵驱动两相冷却系统是一种以机械泵为驱动力的封闭式相变传热设备。该研究首先对该系统启动的加热增压、机械泵启动和热载启动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分析,并通过系统各主要参数的变化发现启动过程中将产生液体过热现象,并且有较大的压力... 机械泵驱动两相冷却系统是一种以机械泵为驱动力的封闭式相变传热设备。该研究首先对该系统启动的加热增压、机械泵启动和热载启动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分析,并通过系统各主要参数的变化发现启动过程中将产生液体过热现象,并且有较大的压力冲击。然后通过大量实验对与过热度有关的启动温度、流量和启动热负荷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启动温度越低,产生的过热度越大的结论。最后对蒸发段在气态条件下启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时过热度要大于液体启动的过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机械泵驱动冷却系统 启动特性 冷却系统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器件用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振明 孟庆亮 +1 位作者 张焕冬 赵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3-901,共9页
电荷耦合元件(CCD)作为航天光学遥感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大,传统的热控产品难以满足大功率CCD的精密控温需求。通过仿真与试验系统研究了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MPTL)用于CCD控温时的启动特性、运行状态、内部工... 电荷耦合元件(CCD)作为航天光学遥感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大,传统的热控产品难以满足大功率CCD的精密控温需求。通过仿真与试验系统研究了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MPTL)用于CCD控温时的启动特性、运行状态、内部工质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结果表明:MPTL可以通过干度的调节来吸收冷凝器外热流和CCD工作模式的影响; MPTL的控温精度可以达到±1℃,蒸发器并联支路、蒸发器负载和冷凝器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等均不会对系统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其仍可将CCD器件控制在所需温度;通过仿真与试验对比,发现仿真模型的误差在±1℃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度。MPTL可以很好地满足航天光学遥感器CCD的控温要求,能够保证CCD始终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且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和鲁棒性,其在CCD精密控温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元件(CCD) 遥感器热控 精密控温 机械泵驱动流体回路(MPTL) 流动与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驱动制冷剂两相回路中旋涡泵内部工作特性分析
6
作者 刘鹏 杭晨哲 +4 位作者 李准 周峰 李翠翠 马国远 李富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年第3期321-327,共7页
工质泵是泵驱动两相回路的关键驱动部件,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研究工质泵的内部工作特性,建立旋涡泵三维模型并提取流体域,对基于制冷剂R22的旋涡泵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压力从0.95MPa增至1.25MPa,到达稳... 工质泵是泵驱动两相回路的关键驱动部件,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研究工质泵的内部工作特性,建立旋涡泵三维模型并提取流体域,对基于制冷剂R22的旋涡泵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压力从0.95MPa增至1.25MPa,到达稳态的迭代次数缩减一半以上,最大总体积分数从0.6降至0.007;旋涡泵稳态运行时,叶轮受到的离心力作用使叶轮外边缘处总压力分布大于叶轮内边缘处约0.1MPa。叶轮汽蚀破坏区域位于泵进出口叶轮内边缘,此处是泵内叶轮待改进设计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泵 工作特性 驱动回路 制冷剂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着陆器两相流体回路性能衰退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录 苗建印 +2 位作者 张红星 张有为 陈建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5-1102,共8页
针对嫦娥三号着陆器两相流体回路12个月球昼夜的寿命需求,开展了氨分解导致两相流体回路传热温差增量的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寿命末期不凝气体引起传热温差增量不超过2. 2℃,同位素核热源(RHU)向探测器的供热量减小0. 6 W,设备温度... 针对嫦娥三号着陆器两相流体回路12个月球昼夜的寿命需求,开展了氨分解导致两相流体回路传热温差增量的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寿命末期不凝气体引起传热温差增量不超过2. 2℃,同位素核热源(RHU)向探测器的供热量减小0. 6 W,设备温度整体降低0. 6℃,对热控系统影响可忽略。根据在轨遥测,寿命周期内,两相流体回路工作在45℃~50℃时不凝气体引起的传热温差增量不超过1. 5℃,与地面验证结果吻合较好;经历52个月球昼夜周期内,传热温差在3. 5℃~4. 7℃内波动,在轨工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着陆器 重力驱动流体回路 性能衰退 不凝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冷却系统过热现象与启动温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杰 李廷勋 +3 位作者 裴念强 郭开华 何振辉 顾建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8,共6页
在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新型空间两相流冷却系统-机械泵驱动两相流冷却系统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在热量加载的同时在蒸发器出口将有过热现象产生。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当启动过程蒸发温度越低,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也就越大,同时从过热状... 在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新型空间两相流冷却系统-机械泵驱动两相流冷却系统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在热量加载的同时在蒸发器出口将有过热现象产生。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当启动过程蒸发温度越低,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也就越大,同时从过热状态变为两相状态所产生的压力脉冲也越大。通过经典核化理论的角度分析指出该现象的产生主要和工质的物性有关,又统计物理学和动力学成核理论方面分析指出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核态沸腾产生气泡的直径变小,所以需要更少的热量就能推动从过热的亚稳态到更加稳定的两相状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过热 机械泵驱动冷却系统 启动 环路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振华 孟庆亮 赵振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2-1160,共9页
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对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而储液器内部气液分布状态是其控温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轨微重力条件下,储液器内两相流动特性与地面状态差别巨大,这将给储液器的设计带来较大难度。针对两相控... 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对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而储液器内部气液分布状态是其控温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轨微重力条件下,储液器内两相流动特性与地面状态差别巨大,这将给储液器的设计带来较大难度。针对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在轨微重力下的两相工质分布特性,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其内两相流动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使用连续表面张力模型计算表面张力,使用多相流计算的流体体积分数方法对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形态的发展进行了追踪预测,并与理论解进行对比,结果吻合一致。通过对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在不同Bond数、接触角、工质充灌量等参数下的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储液器内气液运动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状态与储液器尺寸、壁面浸润性、工质充灌量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并能指导储液器研制及在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型储液器 机械泵驱动流体回路 气液界面 微重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空间激光载荷短时散热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祥贵 赵振明 +1 位作者 孟庆亮 王钰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8,共10页
大功率激光载荷在空间应用时具有瞬时热流密度高、工作时间短、间歇性工作的特点。为确保其高性能的工作,需要高效地解决激光载荷的热量获取、传递及排散问题。但受限于航天器有限的散热面面积,其散热能力往往难以满足大功率激光器的瞬... 大功率激光载荷在空间应用时具有瞬时热流密度高、工作时间短、间歇性工作的特点。为确保其高性能的工作,需要高效地解决激光载荷的热量获取、传递及排散问题。但受限于航天器有限的散热面面积,其散热能力往往难以满足大功率激光器的瞬时散热需求,而相变储热作为一种利用相变潜热的高效储热方式,可以解决航天器热控系统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时空不匹配的问题。机械泵驱两相流体回路(Mechanically Pumped Two-phase Loop,MPTL)具有高效的传热效率和很强的传热能力,是解决大功率热量获取和传递的先进技术。文章针对大功率空间激光载荷的散热需求,将相变储热和两相传热技术相结合,提出基于固液相变储热和气液相变传热的短时大功率散热方案,完成了散热系统研制及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散热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大功率激光载荷的散热需求,实现了12kW大功率载荷短时间稳定运行,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激光载荷 机械泵驱动流体回路 变储能装置 航天器热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