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力发电机自循环蒸发内冷系统并联回路两相流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旺 王海峰 顾国彪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66,共7页
自循环蒸发内冷系统具有无泵自循环、冷却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和基本免维护等特点,非常适合在风力发电机中应用。由于风力发电机的特殊结构,其蒸发内冷系统需要采用具有一定垂直高度差的多通道并联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通道中的运行... 自循环蒸发内冷系统具有无泵自循环、冷却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和基本免维护等特点,非常适合在风力发电机中应用。由于风力发电机的特殊结构,其蒸发内冷系统需要采用具有一定垂直高度差的多通道并联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通道中的运行参数各不相同且相互耦合、相互影响,诱发系统的不稳定问题,对发电机的安全运行十分不利。本文基于一维均相模型,建立了多通道并联系统的模型,推导了其动阻力平衡方程组。基于平衡方程组,运用静态分岔理论及其DERPAR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三通道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及其参数效应,为风力发电机蒸发内冷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蒸发内冷 倾斜并联通道 两相流不稳定性 静态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对直流蒸发管两相流不稳定性边界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苏阳 李晓伟 +2 位作者 阎慧杰 吴莘馨 梁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4-631,共8页
本文研究不同边界条件及物理模型对两相流不稳定性边界的影响。采用RELAP5程序模拟直流蒸发管内的两相流不稳定性实验工况,对计算程序和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恒定流量及恒定压降两种边界条件、并联管数量、轴向功率分布形式和传热管热容等... 本文研究不同边界条件及物理模型对两相流不稳定性边界的影响。采用RELAP5程序模拟直流蒸发管内的两相流不稳定性实验工况,对计算程序和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恒定流量及恒定压降两种边界条件、并联管数量、轴向功率分布形式和传热管热容等不同边界条件和物理模型对不稳定性边界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压降边界条件下,单根管、2根并联管和多根并联管的不稳定性边界差别小于5%;恒定流量边界条件下,多根并联管不稳定性边界和2根并联管相比差别小于5%,而与单根管不稳定性边界的差别则超过100%;并联管根数相同时,恒定流量边界条件的稳定性好于恒定压降边界条件;沿流动方向(轴向)功率递增分布时,系统稳定性好于沿流动方向功率均匀分布,沿流动方向功率均匀分布时,系统稳定性好于沿流动方向功率递减分布;当管壁厚度为0~20 mm时,管壁热容对不稳定性边界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两相流不稳定性 不稳定性边界 恒定流量 恒定压降 功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学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晓伟 吴莘馨 张作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06-1917,共12页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具有一次侧氦气工质、二次侧直流、螺旋管结构、工作温度高等特点,其热工水力特性与传统压水堆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存在很大区别。针对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的特点,对其基础热工水力及特有热工水力学问题进行了阐述...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具有一次侧氦气工质、二次侧直流、螺旋管结构、工作温度高等特点,其热工水力特性与传统压水堆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存在很大区别。针对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的特点,对其基础热工水力及特有热工水力学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螺旋管内单相及两相流阻及换热计算、横掠螺旋管束流阻及换热计算、温度均匀性及两相流不稳定性等。同时介绍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针对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热工设计、温度均匀性及两相流不稳定性等热工水力学问题所开发的一维稳态程序、一维瞬态程序、二维分析程序和方法,并对分析结果和结论进行了讨论。相关研究方法、程序和结论对其他相似参数螺旋管和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螺旋管 蒸汽发生器 两相流不稳定性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