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的油藏油井产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1 位作者 王俊强 辛晶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储层中油水两相共同流动,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储层应力敏感性同时存在。基于Buckley-Leverett方程,建立基于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本体有效应力理论为基础的应力敏感性的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模型,实例...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储层中油水两相共同流动,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储层应力敏感性同时存在。基于Buckley-Leverett方程,建立基于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本体有效应力理论为基础的应力敏感性的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模型,实例验证了该产能模型的准确性。与其他4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模型误差较小,能较好描述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说明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油井产能模型 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性 岩石本体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油藏单井产能公式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宙轩 李辉 柴汝宽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9期41-44,共4页
大量生产实际表明,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在见水前,水驱前缘的纯油区为单相渗流,其他区域则为油水两相渗流,因此在不同的渗流区域应分别考虑不同的启动压力梯度。根据油水两相渗流驱替理论,在纯油区考虑单相启动压力梯度,而在... 大量生产实际表明,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在见水前,水驱前缘的纯油区为单相渗流,其他区域则为油水两相渗流,因此在不同的渗流区域应分别考虑不同的启动压力梯度。根据油水两相渗流驱替理论,在纯油区考虑单相启动压力梯度,而在两相区考虑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同时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将渗流阻力分为单相油流区渗流阻力和两相混流区渗流阻力,推导了水驱低渗油藏的单井产能方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比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或只考虑单相启动压力梯度时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单井产能,精度较高,可为进一步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等值渗流阻力法 油水渗流 两相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低渗砂岩油藏储层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瑞飞 吕新华 国殿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2-1079,共8页
利用室内水驱油、氮气驱油驱替实验,对东濮凹陷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物性变好,两相共渗区变宽,驱替效果变好。水驱中相对渗透率曲线交叉点分布相对集中,气驱中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发散。气... 利用室内水驱油、氮气驱油驱替实验,对东濮凹陷深层高压低渗砂岩油藏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物性变好,两相共渗区变宽,驱替效果变好。水驱中相对渗透率曲线交叉点分布相对集中,气驱中气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发散。气驱与水驱效果对比,特低渗储层气驱效果好,低渗及低渗以上储层水驱效果好。影响驱替特征的主要因素有驱替速度、净覆压力、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储层物性。特低渗储层存在一最佳驱替速度,驱替时要求净覆压力尽可能小。水驱或气驱中驱油效率不会大幅度提高。气驱与水驱相比,其驱替特征的差异在于流度比、润湿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气、液渗流规律等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 驱替特征 驱油效率 微观孔隙结构 两相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