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
被引量:
18
1
作者
徐良骥
严家平
高永梅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0,共4页
由于采煤、采石活动影响,两淮矿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沉陷区、积水域和采石场遗迹地。针对两淮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多元综合整治的地质环境治理理念,在矿区内采用沉陷区复垦、设立特色矿山公园、山地地质环境治理等技...
由于采煤、采石活动影响,两淮矿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沉陷区、积水域和采石场遗迹地。针对两淮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多元综合整治的地质环境治理理念,在矿区内采用沉陷区复垦、设立特色矿山公园、山地地质环境治理等技术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多元治理技术模式,提出采煤沉陷区的"两大层次、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复垦技术,因地制宜设立了淮北矿山公园及采石场遗迹的治理技术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矿区
地质环境
多元综合治理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行裂隙”模型的两淮矿区高承压厚松散层突水机理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启蒙
刘瑜
+3 位作者
谢志钢
白汉营
付翔
缪长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两淮矿区高承压厚松散含水层覆盖下煤炭储量巨大,在提高上限开采过程中常发生松散层突水事故,采用传统"上三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此类事故发生的机理。本文在分析两淮矿区高承压松散层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近高承压...
两淮矿区高承压厚松散含水层覆盖下煤炭储量巨大,在提高上限开采过程中常发生松散层突水事故,采用传统"上三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此类事故发生的机理。本文在分析两淮矿区高承压松散层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近高承压松散层开采"双行裂隙"模型,采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检验等方法,研究"双行裂隙"发育规律,揭示两淮矿区高承压厚松散层突水致灾机理,结果显示:祁东煤矿松散层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水压与裂采比呈线性关系;在水压作用下,覆岩"上行裂隙"发育高度增大;利用裂隙受力分析推导的基岩风化带原生裂隙扩展渗透深度计算公式,表明高承压松散含水层对风化裂隙产生劈裂作用,是"下行裂隙"形成的主要因素。"双行裂隙"的综合作用使工作面更易发生松散层水突水事故,研究成果为近松散层煤层开采安全煤(岩)柱的合理留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行裂隙
两淮矿区
厚松散层
突水机理
安全煤(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淮矿区深井高温热害防治技术初探
被引量:
21
3
作者
李德忠
李冰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6,共3页
分析了两淮矿区深井高温产生的原因、危害和具体的防治方法,并提出当前应对深井热害的应急做法。
关键词
两淮矿区
深井
热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淮矿区地表移动角值参数规律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于洋
邓喀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7,共3页
基于两淮矿区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地质采矿条件对边界角、移动角的影响,得出综合移动角、综合边界角与第三、四系松散层厚度之间存在着对数关系,随着松散层厚度的增大,综合移动角、综合边界角逐渐减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厚松散层...
基于两淮矿区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地质采矿条件对边界角、移动角的影响,得出综合移动角、综合边界角与第三、四系松散层厚度之间存在着对数关系,随着松散层厚度的增大,综合移动角、综合边界角逐渐减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厚松散层矿区边界角、移动角的经验公式,为两淮矿区建构筑物保护煤柱留设提供了可靠的角值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角
边界角
地质采矿条件
两淮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淮矿区采煤塌陷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问琦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5期102-103,108,共3页
指出了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为我国和两淮矿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造成了大面积采煤塌陷,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立足安徽省两淮矿区的采煤塌陷区现状问题,以其采煤塌陷国土空间为研究对...
指出了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为我国和两淮矿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造成了大面积采煤塌陷,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立足安徽省两淮矿区的采煤塌陷区现状问题,以其采煤塌陷国土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该类国土空间的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空间功能修复、农业空间综合整治和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等策略;并在生态修复基础上,提出了采取湿地公园建设、生态园林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和废弃棕地景观利用等景观提升策略,以导入休闲游憩功能,提升国土空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矿区
生态修复
采煤塌陷修复
景观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煤沉陷区农田-水域生态系统变化前后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
11
6
作者
李慧
易齐涛
+2 位作者
章磊
王晓萌
徐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54-361,404,共9页
两淮矿区煤炭大规模的井工开采导致了广泛的土地沉陷和积水,农业生态系统向水域生态系统转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采矿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采矿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扰动影响。该研究参照农田生态系...
两淮矿区煤炭大规模的井工开采导致了广泛的土地沉陷和积水,农业生态系统向水域生态系统转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采矿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采矿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扰动影响。该研究参照农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并选取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两淮典型矿区农田生态系统向水域生态系统转变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估算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使得其服务功能单位面积总价值均高于此前的农田生态系统,淮南3个研究水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53 845元/(hm2·a)增加至95 203~133 089元/(hm2·a)的范围,而淮北2个研究水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则从47 624元/(hm2·a)增加至82 948~93 204元/(hm2·a)的范围;由于大量储水空间的形成,农田生态系统原有的产品提供价值主要转变为供水价值,占总服务价值的45%左右;同时水域水分调节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也显著增强,二者在淮南水域占到总服务价值的48%左右,在淮北水域则为40%左右;由于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显著下降,使得其初级产品提供能力和气体调节能力弱化80%~90%,但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两淮矿区
土地利用
采煤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
被引量:
18
1
作者
徐良骥
严家平
高永梅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0,共4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ZD2007008-1)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基金(2006jq1057)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基金(DG448)
文摘
由于采煤、采石活动影响,两淮矿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沉陷区、积水域和采石场遗迹地。针对两淮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多元综合整治的地质环境治理理念,在矿区内采用沉陷区复垦、设立特色矿山公园、山地地质环境治理等技术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多元治理技术模式,提出采煤沉陷区的"两大层次、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复垦技术,因地制宜设立了淮北矿山公园及采石场遗迹的治理技术等模式。
关键词
两淮矿区
地质环境
多元综合治理
技术模式
Keywords
Huainan & Huaibei mining area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ique mode
分类号
X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行裂隙”模型的两淮矿区高承压厚松散层突水机理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启蒙
刘瑜
谢志钢
白汉营
付翔
缪长军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矿井水害综合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ME14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804101)。
文摘
两淮矿区高承压厚松散含水层覆盖下煤炭储量巨大,在提高上限开采过程中常发生松散层突水事故,采用传统"上三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此类事故发生的机理。本文在分析两淮矿区高承压松散层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近高承压松散层开采"双行裂隙"模型,采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检验等方法,研究"双行裂隙"发育规律,揭示两淮矿区高承压厚松散层突水致灾机理,结果显示:祁东煤矿松散层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水压与裂采比呈线性关系;在水压作用下,覆岩"上行裂隙"发育高度增大;利用裂隙受力分析推导的基岩风化带原生裂隙扩展渗透深度计算公式,表明高承压松散含水层对风化裂隙产生劈裂作用,是"下行裂隙"形成的主要因素。"双行裂隙"的综合作用使工作面更易发生松散层水突水事故,研究成果为近松散层煤层开采安全煤(岩)柱的合理留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双行裂隙
两淮矿区
厚松散层
突水机理
安全煤(岩)柱
Keywords
bidirectional fractures
Huainan and Huaibei Mining Area
thick alluvium
water inrush mechanism
safe coal(rock)pillars
分类号
TD163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淮矿区深井高温热害防治技术初探
被引量:
21
3
作者
李德忠
李冰冰
机构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6,共3页
文摘
分析了两淮矿区深井高温产生的原因、危害和具体的防治方法,并提出当前应对深井热害的应急做法。
关键词
两淮矿区
深井
热害
防治技术
分类号
S428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TE2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淮矿区地表移动角值参数规律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于洋
邓喀中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273)
文摘
基于两淮矿区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地质采矿条件对边界角、移动角的影响,得出综合移动角、综合边界角与第三、四系松散层厚度之间存在着对数关系,随着松散层厚度的增大,综合移动角、综合边界角逐渐减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厚松散层矿区边界角、移动角的经验公式,为两淮矿区建构筑物保护煤柱留设提供了可靠的角值参数。
关键词
移动角
边界角
地质采矿条件
两淮矿区
Keywords
movement angle
boundary angle
geological and mining conditions
Huianan and Huaibei mining areas
分类号
TD325.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淮矿区采煤塌陷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吴问琦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5期102-103,108,共3页
文摘
指出了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为我国和两淮矿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造成了大面积采煤塌陷,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立足安徽省两淮矿区的采煤塌陷区现状问题,以其采煤塌陷国土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该类国土空间的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空间功能修复、农业空间综合整治和城镇空间生态修复等策略;并在生态修复基础上,提出了采取湿地公园建设、生态园林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和废弃棕地景观利用等景观提升策略,以导入休闲游憩功能,提升国土空间品质。
关键词
两淮矿区
生态修复
采煤塌陷修复
景观提升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煤沉陷区农田-水域生态系统变化前后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
11
6
作者
李慧
易齐涛
章磊
王晓萌
徐鑫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54-361,40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242)
淮北股份矿业有限公司2012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文摘
两淮矿区煤炭大规模的井工开采导致了广泛的土地沉陷和积水,农业生态系统向水域生态系统转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采矿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采矿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扰动影响。该研究参照农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并选取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两淮典型矿区农田生态系统向水域生态系统转变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估算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使得其服务功能单位面积总价值均高于此前的农田生态系统,淮南3个研究水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53 845元/(hm2·a)增加至95 203~133 089元/(hm2·a)的范围,而淮北2个研究水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则从47 624元/(hm2·a)增加至82 948~93 204元/(hm2·a)的范围;由于大量储水空间的形成,农田生态系统原有的产品提供价值主要转变为供水价值,占总服务价值的45%左右;同时水域水分调节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也显著增强,二者在淮南水域占到总服务价值的48%左右,在淮北水域则为40%左右;由于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显著下降,使得其初级产品提供能力和气体调节能力弱化80%~90%,但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显著增加。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两淮矿区
土地利用
采煤沉陷
Keywords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Huainan and Huaibei coal mine areas
land use
subsidence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
徐良骥
严家平
高永梅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双行裂隙”模型的两淮矿区高承压厚松散层突水机理
刘启蒙
刘瑜
谢志钢
白汉营
付翔
缪长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淮矿区深井高温热害防治技术初探
李德忠
李冰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淮矿区地表移动角值参数规律研究
于洋
邓喀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两淮矿区采煤塌陷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策略研究
吴问琦
《绿色科技》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采煤沉陷区农田-水域生态系统变化前后服务价值评估
李慧
易齐涛
章磊
王晓萌
徐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