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性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春荣 王宝贞 王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实际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控制 A 段水力负荷在 22.01m3/(m2?d),气水比为 6:1,研究了 B 段气水比分别为 3:1、2:1 和 1:1 时,反应器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出水稳定,当 B 段反应...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实际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控制 A 段水力负荷在 22.01m3/(m2?d),气水比为 6:1,研究了 B 段气水比分别为 3:1、2:1 和 1:1 时,反应器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出水稳定,当 B 段反应器的气水比为 2:1 时,去除效果最佳.B段具有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特征,当气水比较低时主要进行短程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对B段反应器0.9m高度处的生物膜进行了静态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的比硝化速率为 1.458mg NH3-N/(gMLSS?h);当 DO 和 pH 值等影响因子适宜的情况下,有机碳源的存在不影响硝化作用的进行;反硝化过程中,对亚硝酸进行反硝化的速率比对硝酸盐进行反硝化的速率高 1.15 倍,缩短了反硝化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同步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荣 李军 +1 位作者 王宝贞 张国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1-1076,共6页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A段反应器进水负荷分别控制在9.17、15.59和22.01m^3/(m^2·d),气水体积比为6:1;B段反应器气水体积比控制在2:1,温度在18~20℃.经过近3个月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在...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A段反应器进水负荷分别控制在9.17、15.59和22.01m^3/(m^2·d),气水体积比为6:1;B段反应器气水体积比控制在2:1,温度在18~20℃.经过近3个月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在稳态运行条件下,该系统出水稳定优质psCOD〈30mg/L,pNH3-N〈4.0mg/L,pSS〈10mg/L。无色无味透明),做进一步的消毒处理后可作生活杂用水.而在负荷变化及实施反冲洗等非稳态条件下。系统出水的sCOD、氨氮、TN和TP出水质量浓度仍保持较低值.试验表明。要维持两段BAF系统持续稳定运行.预处理、适当的反冲洗强度和良好的启动条件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baf) 稳态运行 非稳态运行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及经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春荣 王宝贞 王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活污水处理,A段反应器进水负荷分别控制在9.17、15.59、22.01 m3/(m2·d),气水比为6∶1(体积比,下同),而B段气水比则控制在2∶1。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稳定优质(SCOD<30 mg/L、NH3 N<4 mg/L、SS&l...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活污水处理,A段反应器进水负荷分别控制在9.17、15.59、22.01 m3/(m2·d),气水比为6∶1(体积比,下同),而B段气水比则控制在2∶1。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稳定优质(SCOD<30 mg/L、NH3 N<4 mg/L、SS<10 mg/L),若做进一步的消毒处理后可进行回用。同时,从简化工艺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A段进、出水溶解性COD(SCOD)和反应器高度,建立了一套经验模型。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模拟,推算出不同水力负荷下的经验模型常数n和K值,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处理 生物滤池 经验模型 试验结果 消毒处理 工艺设计 水溶解性 数据模拟 水力负荷 工程设计 反应器 水比 水负荷 体积比 控制 A 出水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条件下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启动及短程硝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振 肖文胜 +2 位作者 杨嘉谟 吕继良 李振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71,共6页
采用以陶粒和天然沸石为填料的两级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废水,进水COD浓度为176~353 mg/L,NH4+-N浓度为56~175 mg/L,水力负荷范围为0.03~0.09 m/h,考察了水温、溶解氧(DO)、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以及反冲洗对NO2--... 采用以陶粒和天然沸石为填料的两级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废水,进水COD浓度为176~353 mg/L,NH4+-N浓度为56~175 mg/L,水力负荷范围为0.03~0.09 m/h,考察了水温、溶解氧(DO)、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以及反冲洗对NO2--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在6~10℃和≥22℃时能够实现NO2--N的积累,而13~18.2℃并未出现短程硝化特性;水温6~10℃时,BAF N段最佳DO浓度范围为2.43~4.75 mg/L,NO2--N平均积累率为65.8%,NH4+-N平均去除率为84.1%;另外,FA、FNA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具有联合抑制作用,能够实现NO2--N累积,最佳抑制浓度分别为0.10 mg/L≤FA≤8.77 mg/L和0.069 mg/L≤FNA≤0.249 mg/L,对应NO2--N平均积累率分别为67.7%和56.9%;反冲洗有利于NO2--N积累,反冲洗10 h后BAF N段对NH4+-N总去除率提高到80%,17 h后NO2--N积累率为82.5%,明显高于反冲洗前的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常温 天然沸石 NO2--N积累 反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中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水波 金必慧 +3 位作者 黄爱武 何少华 樊希葆 陈泽昂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78,共3页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水解酸化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中药废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570 m3/(m2.h)、气水比为4∶1时,该工艺对于中药综合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平均COD、SS和色度分别为80 mg/L4、4 mg/L和35倍,达到了《...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水解酸化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中药废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570 m3/(m2.h)、气水比为4∶1时,该工艺对于中药综合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平均COD、SS和色度分别为80 mg/L4、4 mg/L和35倍,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整个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维护方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废水 水解酸化 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对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机制
6
作者 孙鹏 王文冰 +1 位作者 何航 张伟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9-259,共11页
消毒已成为水处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与消毒剂反应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有毒有害的消毒副产物(DBPs),从而影响饮用水安全。为探究水处理系统中曝气生物滤池(BAF)对DOM去除与DBPs生成的影响,以某水厂的BAF单... 消毒已成为水处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与消毒剂反应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有毒有害的消毒副产物(DBPs),从而影响饮用水安全。为探究水处理系统中曝气生物滤池(BAF)对DOM去除与DBPs生成的影响,以某水厂的BAF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结合光谱技术和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探究了BAF对DBPs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机制,并通过质量差网络分析探究了DBPs的生成途径。结果表明:BAF去除了部分进水中的类芳香蛋白质,降低了消毒后产生的三卤甲烷、卤乙酸和卤乙腈的浓度,但消毒后卤代硝基甲烷的浓度有所升高,这些常规DBPs仅能解释不到60%的总有机氯化物的浓度;在分子水平上,BAF处理倾向于将低氧化程度和高饱和度的分子转化成高氧化程度和高不饱和度的分子,导致后续消毒过程中生成的低不饱和度DBPs更少,高不饱和度DBPs更多,这可能会促进水厂后续的混凝沉淀单元对DBPs及其前体物的去除;质量差网络分析显示,氯取代(+Cl—H)、氯加成(+HClO)和羟基化与氯取代(+ClO—H)这3种反应类型是生成DBPs的最主要途径,参与加成反应的DBPs前体物的不饱和度要比参与取代反应的DBPs前体物高。研究结果可为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控制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baf) 溶解性有机质(DOM) 消毒副产物(DBPs) FT-ICR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小林 肖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以木炭作为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并以初沉池出水为原水启动挂膜,研究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各级挂膜启动状况,考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启... 以木炭作为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并以初沉池出水为原水启动挂膜,研究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各级挂膜启动状况,考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启动初始阶段,两个滤柱对COD的初始去除率均达到60%以上,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填料表面能形成稳定的生物膜;两级滤柱串联运行过程中,一级滤柱对COD的去除起主要作用,二级滤柱主要用于去除NH3-N,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在启动后期对COD和NH3-N的累积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木炭生物滤池 填料 木炭 COD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预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污水深度处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树涛 马军 +1 位作者 田海 张海洋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2-36,共5页
研究了臭氧预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对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当臭氧投量为10mg/L、接触时间为4min时,臭氧预氧化/BAF联合工艺对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和90%;使TOC、UV254和色度分别降低了25%、75%... 研究了臭氧预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对生活污水二级出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当臭氧投量为10mg/L、接触时间为4min时,臭氧预氧化/BAF联合工艺对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和90%;使TOC、UV254和色度分别降低了25%、75%和90%。在上述投量和接触时间条件下,臭氧化使TOC/UV254值升高1倍,使可生化溶解性有机碳(BDOC)由原来的0.8~1.1mg/L提高到2.0~2.7mg/L。臭氧预氧化使分子质量小于1k的有机物比例由原来的52.9%升高到7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预氧化 生物滤池(baf) 深度处理 二级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最新发展和运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谢曙光 张晓健 王占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最新发展和运用,根据BAF的不同处理功能对BAF工艺流程和主要运行参数作一个全面的介绍。最后作者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所需对曝气生物滤池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生物滤池 硝化 化学沉淀除磷 baf COD 氮化合物 反硝化 污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被引量:31
10
作者 万平 陈建军 钟理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20世纪80年代末污水处理过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氧化处理工艺。它因具有高效、耐冲击性等优点成为工业污水生物处理的高效氧化技术,因而受到日益重视。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综合研究内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20世纪80年代末污水处理过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氧化处理工艺。它因具有高效、耐冲击性等优点成为工业污水生物处理的高效氧化技术,因而受到日益重视。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综合研究内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重点对其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填料、反冲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该技术在水处理应用方面存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工艺 生物滤池 baf 反冲洗技术 氧化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污水系统中温度及氨氮负荷对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树涛 马军 田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98-201,共4页
研究了臭氧预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过程中的硝化特性及温度和氨氮负荷对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NH3-N的去除率,20℃是临界点,继续升高温度去除率仅有10%左右的增加。20℃时当进水NH... 研究了臭氧预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出水过程中的硝化特性及温度和氨氮负荷对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NH3-N的去除率,20℃是临界点,继续升高温度去除率仅有10%左右的增加。20℃时当进水NH3-N负荷的提高使不同填料层高度处的NH3-N去除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不同温度下、在填料层高为1.0 m处,由于局部溶解氧受限而引起一定程度的亚硝酸盐积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baf) 二级出水 硝化/反硝化 氨氮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氨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立立 胡勇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7-260,共4页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研究在气水比一定的条件下,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及氨氮负荷对BAF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氨氮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试验进水COD为105.8~156.6mg/L,气水比为3;1的条...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研究在气水比一定的条件下,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及氨氮负荷对BAF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氨氮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试验进水COD为105.8~156.6mg/L,气水比为3;1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的最佳水力负荷为1.35~1.68m^3/(m^2·h),COD平均去除率为86.3%。氨氮负荷是影响反应器硝化性能的直接因素。当水力负荷为1.05m^3/(m^2·h),平均进水COD为106.1mg/L时,若使出水氨氮低于15mg/L,则反应器能承受的最大进水氨氮负荷为0.5kg/(m^3·d)左右。并确立了相应的反应器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baf) 水力负荷 硝化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曝气生物滤池-固相碳源反硝化生物滤池强化脱氮处理新运粮河水的示范工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擎 杨飞飞 +2 位作者 芦婷 冯传平 吴为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6-1221,共6页
滇池是中国富营养化状态最为严重的湖泊,而入湖河流氮磷元素的输入是其主要原因。河流水质的低 C/N 特征是限制氮素去除的关键因素,采用固相反硝化技术能够为反硝化过程提供持续的碳源,因而能够强化受污染河流的脱氮效果。以滇池的... 滇池是中国富营养化状态最为严重的湖泊,而入湖河流氮磷元素的输入是其主要原因。河流水质的低 C/N 特征是限制氮素去除的关键因素,采用固相反硝化技术能够为反硝化过程提供持续的碳源,因而能够强化受污染河流的脱氮效果。以滇池的重点控制入湖河流-新运粮河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微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ing filter,BAF)-固相碳源反硝化(Solid-phase denitrification,SPD)组合工艺,在河道旁路展开示范工程研究。组合工艺设计规模为800 m3·d-1,BAF(气水比为3∶1-5∶1)和SPD生物滤池的最大表面水力负荷分别为4.2和1.4 m3·m-2·h-1,其中SPD生物滤池采用新型固相碳源共混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与惰性载体共混作为生物膜载体。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BAF气水比为3∶1-5∶1、HRT为0.5-1 h和SPD滤池HRT为0.5-1 h的运行工况下,BAF对NH4+-N的平均硝化率达到了91.27%,SPD滤池的平均反硝化率93.60%,工艺出水NH4+-N、NO3--N和NO2--N平均浓度分别为0.68、0.70和0.02 mg·L-1。示范工程对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对TN、TP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93%、50.15%和31.39%;工艺出水TN、TP和CODCr平均浓度分别为1.75、0.20和22.96 mg·L-1,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采用新型固相碳源填充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强化了工艺针对低C/N水质特征污染水体的脱氮效果,组合工艺对滇池氮素输入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ing filter baf) 固相反硝化(Solid-phase denitrification SPD) 脱氮 示范工程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解酸化-改性贻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会玲 陈庆国 +3 位作者 刘梅 林梦晓 穆军 孙静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9-313,共5页
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以贻贝壳和3种不同质量分数柠檬酸改性的贻贝壳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与水解酸化池组合对模拟生活污水中COD、氨氮(NH3-N)和总磷(TP)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4个系统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以考察贻贝壳改性程度... 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以贻贝壳和3种不同质量分数柠檬酸改性的贻贝壳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与水解酸化池组合对模拟生活污水中COD、氨氮(NH3-N)和总磷(TP)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4个系统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以考察贻贝壳改性程度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贻贝壳及改性贻贝壳均可以作为BAF的填料,其中0.5%柠檬酸改性的贻贝壳填料处理系统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最高。HRT对COD和TP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大;HRT为4 h或8 h时,4个系统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均在92.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滤池(baf) 水力停留时间(HRT) 改性贻贝壳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江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本研究对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表明BAF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滤层高度、气水比、水力负荷和进水有机物浓度。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BOD负荷达6~10kgBOD/m3·d,BOD5去除率为80%~90%,NH3-... 本研究对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表明BAF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滤层高度、气水比、水力负荷和进水有机物浓度。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BOD负荷达6~10kgBOD/m3·d,BOD5去除率为80%~90%,NH3-N去除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城市污水 工艺条件 废水处理 baf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改性贻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16
作者 孙会玲 刘梅 +2 位作者 林梦晓 刘作康 孙静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水解酸化—改性贻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在不同磷含量条件下,分别以未改性贻贝壳及3种不同浓度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与水解酸化池组合对生活污水中COD、氨氮(NH3-N)和总磷... [目的]研究水解酸化—改性贻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在不同磷含量条件下,分别以未改性贻贝壳及3种不同浓度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与水解酸化池组合对生活污水中COD、氨氮(NH3-N)和总磷(TP)进行去除,并对4种贻贝壳BAF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当磷含量为14.03~14.73 mg/L时,1.0%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BAF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90.11%;在2种不同磷浓度的条件下,4种贻贝壳BAF对NH3-N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磷含量为2.26~2.61 mg/L时,1.0%柠檬酸改性贻贝壳为填料BAF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91.89%。磷含量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OD和NH3-N的去除,但TP的去除效率降低。[结论]4种贻贝壳填料BAF中,1.0%柠檬酸改性贻贝壳填料BAF对生活污水中COD、NH3-N和TP去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baf) 改性贻贝壳 生活污水 COD NH3-N 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两级AO/MBR+臭氧催化氧化+BAF+气浮处理TFT-LCD废水
17
作者 关永年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7-214,共8页
以某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企业的废水处理厂为例,对其接纳的废水进行分析。针对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以及排放要求高的特点,将废水分为有机废水、酸碱废水和含氟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预处理,... 以某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企业的废水处理厂为例,对其接纳的废水进行分析。针对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以及排放要求高的特点,将废水分为有机废水、酸碱废水和含氟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预处理,经预处理后的3种废水混合后再进行进一步处理。根据混合废水的水质特性,设计开发了水解酸化+两级AO/MBR+臭氧催化氧化+BAF(DN型)+气浮+次氯酸钠消毒的组合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试运行期间平均出水COD、BOD_(5)、NH_(3)-N、TP、TN、SS、F^(-)、总铜分别为15、2.1、0.16、0.13、3.8、2、0.81、0.19 mg/L,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设计要求,直接运行成本约5.17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T-LCD废水 水解酸化 级AO/MBR 臭氧催化氧化 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尾水 被引量:16
18
作者 娄宏伟 邱兵 +2 位作者 陈元彩 邵思城 雷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81,共7页
采用2种A/O BAF两级组合工艺对模拟的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了此2种两级A/O BAF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此2种组合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0.57 h和不排泥的运行条件下,均可去除85.7%以上的COD和接近100%的氨氮,对... 采用2种A/O BAF两级组合工艺对模拟的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对比了此2种两级A/O BAF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此2种组合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0.57 h和不排泥的运行条件下,均可去除85.7%以上的COD和接近100%的氨氮,对有机物和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磷的去除能力有待改善。前置反硝化与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的硝化作用完成快速且充分,但试验对比发现前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比后置反硝化的组合工艺更好,前者的TN去除率可达53%,明显高于后者40.8%的TN去除率,可见,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能够改善微生物反硝化缺乏碳源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脱氮效率。最后,经过前置反硝化的两级A/O 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后的尾水能够满足反渗透处理的进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回用水 深度处理 级组合工艺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滤池饮用水除氨氮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威 田家宇 李圭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16-2321,共6页
以实际沉淀池出水进行配水,通过模型实验,探讨了生物活性滤池(BAF)除氨氮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滤前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滤料粒径对BAF除氨氮能力影响较大。当采用沉淀池出水中自身携带的有机物时,BAF-1除氨氮效率为97%;当沉淀... 以实际沉淀池出水进行配水,通过模型实验,探讨了生物活性滤池(BAF)除氨氮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滤前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滤料粒径对BAF除氨氮能力影响较大。当采用沉淀池出水中自身携带的有机物时,BAF-1除氨氮效率为97%;当沉淀池出水中另配入2mg·L-1牛肉膏+2mg·L-1蛋白胨+2mg·L-1葡萄糖时,由于受到异养菌对溶解氧和生存空间竞争的限制,其除氨氮效率下降至51.0%。活性炭粒径采用0.8~1.2mm的BAF-1氨氮去除率比采用1.0~2.0mm的BAF-2高1.5%~16.7%。当滤前水氨氮浓度低于1.60mg·L-1时,BAF-1的氨氮去除率接近100%;当氨氮浓度逐渐升高时,由于受到溶解氧的限制,去除率逐渐下降。对滤前水进行预曝气充氧,能提高BAF-1的除氨氮效率。滤速对BAF-1除氨氮影响不显著。反冲洗可适当提高BAF-1的除氨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baf) 氨氮 有机物含量 滤料粒径 滤速 反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多基质模型及其对BAF处理合成污水的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代钧 曹琳 +1 位作者 严晨敏 龙腾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将简化的活性污泥模型ASM3与传质反应方程相耦合,建立了生物膜多基质模型(BMSM),在此基础上,运用均相生物膜反应单元概念,导出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应器一维模型.模型方程表明,出水基质浓度与生物膜表面积相关,与反应器体积无关.灵敏... 将简化的活性污泥模型ASM3与传质反应方程相耦合,建立了生物膜多基质模型(BMSM),在此基础上,运用均相生物膜反应单元概念,导出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应器一维模型.模型方程表明,出水基质浓度与生物膜表面积相关,与反应器体积无关.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对大部分动力学参数灵敏度较低,对生物膜参数如表面积、膜厚、活性附着生物量等灵敏度较高.进行了以陶球为滤料的BAF处理合成生活污水实验,测定了生物膜膜厚、生物膜干密度、生物膜面积分别为300μm、45kg/m3、5.65m2.用Matlab语言对BAF的稳态运行进行模拟,考察了COD、NH4+-N、NO3--N沿填料高度浓度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BMSM能较好地模拟BAF的稳态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生物膜多基质模型 baf反应器 一维模型 稳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