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文学诞生期“文学革命”的两歧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群 孙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91,共9页
作为一个特殊称谓,"文学革命"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的诞生。与此同时,"文学革命"作为一个独特的阶段,从酝酿到发生、发展又一直是一个历史过程,并具体在涉及"文学"和"革命"的前提下,充满... 作为一个特殊称谓,"文学革命"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的诞生。与此同时,"文学革命"作为一个独特的阶段,从酝酿到发生、发展又一直是一个历史过程,并具体在涉及"文学"和"革命"的前提下,充满两歧的特征。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具体解析4方面内容,探讨围绕"文学革命"的两歧性。在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下,本文期待以立体地方式揭示文学革命内在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在揭示两歧性的过程中,找寻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两歧性 文学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诗歌的艺术位置与文学史情境
2
作者 王东东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2,共8页
通过在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第三代”诗歌-“九十年代诗歌”这两种“关系”中认识“第三代”诗歌,以此“锚定”其文学史形象、地位和性质。正如朦胧诗一样,“第三代”诗歌构成了198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的另一个精神-艺术原点。不过,... 通过在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第三代”诗歌-“九十年代诗歌”这两种“关系”中认识“第三代”诗歌,以此“锚定”其文学史形象、地位和性质。正如朦胧诗一样,“第三代”诗歌构成了198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的另一个精神-艺术原点。不过,其诗学内部矛盾的复杂性或辩证性经常被忽略,而正是这种两歧性使之成为20世纪末期诗学演变无法绕开的环节,并扮演中轴和换轨角色。在“第三代”诗歌里可以看到两个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的纽结,以及当代诗歌精神的拓扑学。重新研究“第三代”诗歌、重写诗歌史应该注意历史化与未来化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艺术原点 两歧性 历史化 未来化 重写诗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