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公园可达性比较——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施澄 翟宇佳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6期181-186,共6页
城市公园的合理布局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模型,利用上海人口普查数据与公园面积和开放时间等数据,在居委会尺度上,评价了上海中心城集中建设区内1999年、2009年及2019年3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公园可达性。结果显... 城市公园的合理布局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模型,利用上海人口普查数据与公园面积和开放时间等数据,在居委会尺度上,评价了上海中心城集中建设区内1999年、2009年及2019年3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公园可达性。结果显示,20年间,上海公园数量、公园总面积、人均公园面积等指标有了显著提高。1999—2009年,上海集建区内居委会公园可达性指数平均增加了0.37。与1999年相比,2019年集建区内居委会公园可达性指数平均增加了0.93。但由于常住人口数量增加,部分地区公园可达性有所降低,研究结论可为未来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模型 不同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海市地理国情成果的学生就学可达性测度与学区优化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淑瑶 忻静 《城市勘测》 2019年第2期28-34,共7页
可达性反映了服务区位与供需平衡的关系,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评价的重要参考。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根据地理国情成果,利用基于交通大数据的最近距离法、重力模型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实现小学可达性的量化评价,探索两种评价结果... 可达性反映了服务区位与供需平衡的关系,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评价的重要参考。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根据地理国情成果,利用基于交通大数据的最近距离法、重力模型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实现小学可达性的量化评价,探索两种评价结果的异同,为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上海市普陀区可达性东高西低,与普陀区小区和学校东部密集的现状一致,结合重力模型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可更加精准地评价教育资源均等化现状。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有其自身教育资源配置特性,故结合重力模型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根据上海特性进行了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使用Huff模型进行学区优化配置探索,与现有学区划分进行对比,显示出学生入学空间距离得到明显缩短,可为有关部门学区划分调整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 教育资源均等化 可达性 重力模型改进的移动搜索 Huff模型 学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