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步移动搜寻法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低龄老年人为例 被引量:35
1
作者 赵东霞 韩增林 +2 位作者 王利 杜鹏 付加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2,共6页
基于Arc 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可以解决设施(供给)与人口(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及两者可跨越区界的潜在相互作用。通过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常住居家低龄老年人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获取各服务设施到人... 基于Arc 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可以解决设施(供给)与人口(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及两者可跨越区界的潜在相互作用。通过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常住居家低龄老年人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获取各服务设施到人口聚居点的可达性数值并利用Map Info绘制成图,得出89个社区供需间潜在的空间可达性呈现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种结果,为大连沙河口区针对低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也展现了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评价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搜寻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低龄老年人 可达性 大连市沙河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移动搜寻法的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爱华 付晓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0-253,共4页
城市应急避难所是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及公平性可以通过可达性来衡量。以北京城区136个街道为研究单元区,基于ArcGIS平台应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计算城区街道对应急避难场... 城市应急避难所是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及公平性可以通过可达性来衡量。以北京城区136个街道为研究单元区,基于ArcGIS平台应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计算城区街道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并分析阈值为2 000 m和5 000 m情况下街道可达性的变化,从而揭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中心区明显好于边缘区;朝阳区在各城区中最好;街道间空间分异显著,小部分街道可享避难空间过量,大部分街道避难空间严重不足,总体上无法满足居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应急避难场所 可达性 移动搜寻 北京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匹配性评价与成因分析——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刘汉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22-3633,共12页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生态空间的游憩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揭示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匹配性格局及其成因,对于优化城市群公共游憩空间布局、提升居民福祉至关重要。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区域内生态...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生态空间的游憩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揭示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匹配性格局及其成因,对于优化城市群公共游憩空间布局、提升居民福祉至关重要。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区域内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需匹配性格局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其成因。研究结果得出:(1)研究区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匹配性分布特征表现出边缘--核心的圈层式结构,边缘区供需比高于核心区;(2)生态空间游憩服务供需匹配性分布的空间不公平性较大;(3)供需匹配性格局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海拔、生态游憩空间分布,人文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格局、规划与政策。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和工业化模式造就了环境不公平性的现状,核心区生态游憩服务供给不足,人居环境质量较低。城市群景观生态结构优化应注重进行生态修复,优化生态游憩空间分布。未来新城新区建设时应借鉴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实现生态游憩空间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 生态游憩服务 供需匹配性 移动搜寻 不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96
4
作者 柳泽 杨宏宇 +1 位作者 熊维康 陈光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737,共10页
针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德清县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具体改进包括:引入核密度型距离衰减函数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扩展、考虑医疗设施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对不同规模等级医疗机... 针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德清县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具体改进包括:引入核密度型距离衰减函数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扩展、考虑医疗设施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对不同规模等级医疗机构设置不同服务阈值。计算结果表明:(1)浙江省德清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可达性呈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高可达性区域主要集中于县城及邻接区域,边缘地区缺医明显;(2)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结果具有不同的整体特征,但前者可达性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空间可达性 改进移动搜索(O-2sfca) 德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路径分析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武汉市医疗卫生设施服务水平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经南 陈敏 +1 位作者 李玉岭 彭明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8期25-34,共10页
医疗卫生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居民对于医疗设施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科学地评价现状医疗卫生设施的服务水平并进行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医疗卫... 医疗卫生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居民对于医疗设施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科学地评价现状医疗卫生设施的服务水平并进行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医疗卫生设施分等级评价,根据不同等级医院的服务半径经验值设定阀值,运用最优路径分析和两步移动搜寻法对武汉市现状医疗卫生设施提供的医疗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从"供"方--医院和"需"方一居民两个角度对武汉市医疗服务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医疗卫生设施服务覆盖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沒有实现全覆盖。社区单元距最近等级医院距离平均不足1.5km,较为合理。但社区单元享受到的等级医院可选择性和千人病床数值呈现明显的从中心到外围的梯度递减趋势,且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来看,武汉市医疗卫生设施数量不足,体系不完善,布局不合理,配套水平还远未达标,特别是三环线以外的社区单元医疗配套建设仍需加强。最终基于评价得出的医疗服务水平结果对武汉市现状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布局提出了不同等级医院的优化配置方案,为相关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水平 空间可达性 最优路径分析 移动搜寻: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步移动搜索法的城市郊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程岩 刘敏 +1 位作者 李明阳 刘米兰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3期31-35,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城市郊区绿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现象日益突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可以为城市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2005年南京市郊雨花台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2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研究区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城市郊区绿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现象日益突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可以为城市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2005年南京市郊雨花台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2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指数,并通过在研究区南部增加5个湿地公园的方式,进行规划前后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改善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雨花台区靠近主城区和风景区的北部、东南部可达性指数较高,中部指数中等,而南部偏远农村地区可达性指数偏低;②规划后公园绿地可达性指数低、中等部分几乎全部消失,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指数将提高到一个较高层次;③规划后,研究区域公园绿地不平衡分布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符合雨花台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空间可达性 2移动搜索(2sf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SFCA法的杭州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23
7
作者 蔚芳 王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通过塑造建成环境来促进活力生活方式已成为改善城市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活力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质载体,公共体育活力空间在物质环境的潜在健康促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杭州市为例,本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及高斯两步移动搜索... 通过塑造建成环境来促进活力生活方式已成为改善城市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活力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质载体,公共体育活力空间在物质环境的潜在健康促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杭州市为例,本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及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aussian-Based 2SFCA),对主城区范围内41个街道409个不同等级和类型的公共体育活力空间(PAS)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PAS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极化特征;PAS密度与人口密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人口密度及PAS用地面积可达性关系表明PAS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为增强城市环境中居民的体育活动,健康活力城市规划应优先考虑PAS相对缺乏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生活 体育活力空间 高斯搜寻移动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2SFCA下的公共图书馆可达性评价——以重庆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勇卓 周廷刚 沈敬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2,共7页
文章以重庆主城区为例,从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供给)与街道(镇)常住人口(需求)的角度,引用随时间衰减的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分别选取30分钟、60分钟作为最大搜索范围,对研究区域内的公共图书馆可达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庆主城... 文章以重庆主城区为例,从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供给)与街道(镇)常住人口(需求)的角度,引用随时间衰减的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分别选取30分钟、60分钟作为最大搜索范围,对研究区域内的公共图书馆可达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庆主城区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资源拥有量不高,图书馆的规模、附近人口规模、交通便利性对其供需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公共图书馆可达性分布不均衡,大体呈现以中西部为高值中心,向四周辐射递减的单中心环状结构,且随着时间阈值的增大,整体可达性有变好的趋势,但公共图书馆可达性分布的均衡性仍然较差。为合理提升和有效配置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提出扩大高校图书馆开放力度和完善交通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移动搜寻 公共图书馆 多模态道路网络 可达性 重庆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和Ga2SFCA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鹏 孙艳玲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9,共7页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数据,采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以居住区为评价单元,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搜索半径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及敏感性分析,探讨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街...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数据,采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以居住区为评价单元,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搜索半径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及敏感性分析,探讨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街道尺度绿地公园可达性和人口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水平较低,14.5%的居民无法在15 min内抵达公园绿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均衡,西南部西青区和南开区绿地公园面积和人均面积远高于其他区域,不同居住小区间可达性差别较大;随着搜索半径的增大,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有改善的趋势,将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由15 min增大到30 min后,可达性为一般及以上的居民人口比例由30.69%提升至65.34%;搜索半径越大,可达性值域的变化幅度会变小,公园绿地服务的可达性差异降低;高人口密度-高可达性聚类和低人口密度-高可达性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南部的12个街道,高人口密度-低可达性和低人口密度-低可达性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中部北部的21个街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高斯型移动搜寻(Ga2sfca) 天津市中心城区 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SFCA改进模型的城市公园季节性供需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希 董玉宽 王秋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4-511,共8页
目的研究季节因素对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计算结果的影响,优化城市公园供需评价。方法在2SFCA模型基础上,提出季节系数概念,构建季节系数预测模型及季节性搜索半径设置方式;利用API数据获取步行成本,以沈阳市沈河区典型公园为例进行供需... 目的研究季节因素对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计算结果的影响,优化城市公园供需评价。方法在2SFCA模型基础上,提出季节系数概念,构建季节系数预测模型及季节性搜索半径设置方式;利用API数据获取步行成本,以沈阳市沈河区典型公园为例进行供需比计算。结果显著性季节的供需比值存在衰减,搜索半径的季节分异对搜索结果影响显著;供需比空间布局统计结果及季节可用系数差值表明居住区分布特征、步行成本、公园服务属性与季节因素显著相关。结论季节因素的模型修正能够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依据季节因素显著相关的影响指标可指导建成公园的更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绿地公平 可达性 移动搜寻 季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SFCA模型的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150-152,163,共4页
[目的]研究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用于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可行性。[方法]以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SFCA分析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并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从实现嘉定区休闲游憩绿地资源公平分布出发,研究开放型公益... [目的]研究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用于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可行性。[方法]以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SFCA分析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并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从实现嘉定区休闲游憩绿地资源公平分布出发,研究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方法。[结果]目前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平均,40%的居住区仍不能通过步行15 min到达周边公园;通过2SFCA模型分析获得的可达性指数<8.5的区域,是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重点考虑区域。基于可达性分析结果,结合公园绿地建设规划、城镇建设区规划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最终可获得满足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建设基本条件的合理选址地4个。[结论]基于2SFCA模型进行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具有一定科学合理性,可为今后开放型公益林建设选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公益林 移动搜索(2sfca) 空间叠加分析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导引下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正洪 马啸宇 +1 位作者 焦洪赞 陈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0期52-59,共8页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土地资源紧缺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由于面积小、选址灵活,既能缓解因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导致大型公园绿地不足的影响,也能促进对城市中心区域街头空地资...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土地资源紧缺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由于面积小、选址灵活,既能缓解因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导致大型公园绿地不足的影响,也能促进对城市中心区域街头空地资源甚至是边角废地的合理利用。针对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中缺乏足够科学性的缺陷,本文提出数据导引下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对手机位置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人口分布的时空特征,采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得到该区域居民对微型公共空间的需求情况,作为其选址的宏观依据,再通过"众规武汉"微信数据,作为公众需求意愿的修正,最后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具体选址点进行适宜性分析,以之作为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布局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设计 手机位置数据 移动搜寻 CFD数值模拟 微型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公平视角的广州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13
作者 黄于洋 张媛媛 蔡健婷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158-166,182,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设施,其空间分布合理性关乎社会公平与资源共享。基于社会公平视角,以广州城市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商品房、城中村及保障房的公园绿地可达状况进行分类分析。... 城市公园绿地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设施,其空间分布合理性关乎社会公平与资源共享。基于社会公平视角,以广州城市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商品房、城中村及保障房的公园绿地可达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商品房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低,可达性较高区域集中于广州市外围;城中村公园绿地可达性优于商品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优于外围城区;保障房公园绿地可达性差异悬殊,其中人才住房公园绿地可达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可达性 社会公平 移动搜寻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口空间分异的城市教育设施配置方法——以武汉市硚口区初中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涛 刘颖莹 +1 位作者 卢桂伊 张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99,共7页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逐渐凸显的教育设施与适学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提出基于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教育设施布局优化配置技术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地块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教育设施需求预测方法,进而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划分教育设施服务...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逐渐凸显的教育设施与适学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提出基于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教育设施布局优化配置技术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地块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教育设施需求预测方法,进而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划分教育设施服务区并评价供需平衡性,最后利用空间交互模型优化教育设施布局。将该方法实证应用于武汉市硚口区初中布局,发现教育设施空间供给与人口学位需求存在空间错位问题,基于社区两实人口预测学位需求选定新增教育设施地址和扩容设施,有助于提升硚口区教育设施供需平衡性,保证设施服务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设施 年级升级比例 移动搜寻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武汉市硚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内涝灾害对应急救援服务可达性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施加福 王昊 +2 位作者 周晋军 丁一 张树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8,共12页
【目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内涝积水频发,造成道路封闭和交通堵塞,给城市应急救援响应的时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暴雨内涝下的城市应急救援响应能力,【方法】以荔湾区为例,通过构建内涝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设计降... 【目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内涝积水频发,造成道路封闭和交通堵塞,给城市应急救援响应的时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暴雨内涝下的城市应急救援响应能力,【方法】以荔湾区为例,通过构建内涝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设计降雨情景下的内涝积水,识别道路积水风险,明确阻断道路,并结合两步移动搜寻法(2SFCA)对不同脆弱性的兴趣点(POI)的应急救援服务可达性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重现期从1 a一遇增大到100 a一遇,内涝积水面积增大,平均积水深度从0.08 m增大到0.20 m。受积水影响道路数量持续增加,阻断道路长度从11 km上升至49 km,增长了超过300%。随着阻断道路的增多,应急救援可达的POI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不同时间阈值内平均下降40%以上,可达性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内涝模型耦合城市路网得到的道路积水可以揭示阻断道路的总体格局,可达性模型可以快速估算出应急救援的时效性。结果可为应急救援响应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水力耦合模型 移动搜寻(2sfca) 应急救援 可达性 气候变化 降水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下的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与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58
16
作者 周爱华 张景秋 +1 位作者 张远索 付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均衡布局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可达性能够有效评价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均衡性与合理性。以场所入口为供给点应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服务半径的可达性值的分布,确定3000 m为北京已... 均衡布局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可达性能够有效评价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均衡性与合理性。以场所入口为供给点应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服务半径的可达性值的分布,确定3000 m为北京已建成避难场所的适宜服务距离。分析3000 m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图,可得结论,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还不能满足城区居民避难需求,避难人数缺口大,且布局不够均衡、合理,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其周边可达性好,而边远区域则完全享受不到避难服务,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公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可达性 空间布局 移动搜寻 GIS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长春市公园布局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姚雪松 冷红 +1 位作者 杨青山 魏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9,共8页
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评价了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探讨了长春市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差异较大,可达性高的区域局部集聚,可达性差的区域分布分散,且大部分... 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评价了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探讨了长春市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差异较大,可达性高的区域局部集聚,可达性差的区域分布分散,且大部分居民居住在可达性较差的区域;公园面积、分布、服务、人口数量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与可达性不完全匹配,老城区部分区域人口密度与可达性适应较差,城市周边新开发区人口密度与可达性相对适应;长春市现状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是整体可达性较低,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不足且分布不均匀,未考虑与人口分布的适应性.原因是城市建设的历史基底较差、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下绿地紧缺、公园布局方法单一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高斯移动搜索(2sfca) 人口密度 公园布局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尺度的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爱华 谌丽 +1 位作者 朱海勇 陈思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62-1669,共8页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应急防灾能力与效果。基于社区尺度、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反向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研究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应急防灾能力与效果。基于社区尺度、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反向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研究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与拥挤度,并结合服务面积比、服务人口比、服务人口缺口等指标评价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结果表明,对避难场所可达性好的社区连片存在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其临近区域,呈蘑菇形分布,东城区全域可享受避难服务;对避难场所不具可达性的社区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区边缘地带,但西城、海淀相邻地区也有部分社区对避难场所不具可达性。中心城区避难场所的拥挤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城区避难场所拥挤度均值为16.17,避难服务竞争激烈。总体上,北京中心城区的避难场所布局上仍然存在不均衡性,不能完全满足城区居民的避难需求。建议合理利用已有绿地、学校、广场等资源规划建设新的避难场所,或改扩建已有避难场所,以满足更多居民的避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避难场所 可达性 拥挤度 高斯移动搜寻 社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加森 王利 +1 位作者 赵东霞 王磊 《卫生经济研究》 2014年第11期27-30,共4页
将地理学中的GIS网络和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到医院布局研究中,以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大连市南三区各社区到医院的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连市医院总体分布不均,中部集中,与人口分布存在空间差异;其中,西岗区医疗可达性总体状况良好,... 将地理学中的GIS网络和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到医院布局研究中,以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大连市南三区各社区到医院的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连市医院总体分布不均,中部集中,与人口分布存在空间差异;其中,西岗区医疗可达性总体状况良好,中山区人口分布密集区的医疗可达性较好,沙河口区西部可达性较差,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空间可达性 高斯移动搜寻 公共医疗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半径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研究——以西安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于江霞 张雪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4,共7页
结合医院等级确定了医院服务的人口数量,运用动态叠加半径的方法,求得各个医院的搜索半径;引入距离衰减函数体现可达性随距离衰减的特性。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和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对西安3个主城区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结... 结合医院等级确定了医院服务的人口数量,运用动态叠加半径的方法,求得各个医院的搜索半径;引入距离衰减函数体现可达性随距离衰减的特性。运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和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对西安3个主城区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主城区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中西部优于东部,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从主城区的西北部向东南部地区逐渐减小。可达性与医院周围的街道人口密集度有关,相同情况下,资源竞争激烈的街道,可达性低。可达性与医院等级规模有关,资源竞争情况相似的情况下,附近医院等级高且交通便利的街道,可达性高。改进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可达性的描述上能更加细致、客观地反映同一级医院因所处地域不同而呈现的服务范围差异,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资源的配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 服务半径 可达性分析 移动搜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