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污泥基活性炭的两步热解优化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依丽
李利平
+2 位作者
尹晶
梁文俊
李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87-1897,共11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原材料,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秸秆,利用两步热解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基活性炭.选择ZnCl2作为活化剂,固液比为1∶2,在400℃的碳化温度下保持60 min对原材料进行碳化,考察了热解活化温度以及玉米秸秆质量分数对活性炭...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原材料,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秸秆,利用两步热解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基活性炭.选择ZnCl2作为活化剂,固液比为1∶2,在400℃的碳化温度下保持60 min对原材料进行碳化,考察了热解活化温度以及玉米秸秆质量分数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500℃、玉米秸秆质量分数为25%时,比表面积达756 m2/g;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在活化温度为450℃、玉米秸秆质量分数为25%的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产率最大,达到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活性炭
两步热解法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i-C-N-Al的表面限域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琦旺
张卫珂
+2 位作者
王佳玮
高博文
陈柳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95-2903,共9页
高表面积介孔SiO_(2)纳米球(KCC-1)具有纤维状以及独特的孔道结构,这使其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暴露活性位点,KCC-1能够在表面有效地分散和稳定活性组分,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研究以含有大量N原子的三聚氰...
高表面积介孔SiO_(2)纳米球(KCC-1)具有纤维状以及独特的孔道结构,这使其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暴露活性位点,KCC-1能够在表面有效地分散和稳定活性组分,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研究以含有大量N原子的三聚氰胺为碳前驱体,通过两步热解法制备得到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同时利用KCC-1具有纤维状这一特殊结构,将活性组分分散并限域在其表面,探索KCC-1含量对多孔碳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KCC-1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比电容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加入KCC-1的质量分数为6%时,材料的比电容最高,为35.88 F·g^(-1)(1 A·g^(-1)电流密度下),与未加入KCC-1的原材料相比提升了约588.7%,且经过换算后同等质量下活性组分的比电容最高能达到190.53 F·g^(-1)。因此,本研究证明了KCC-1的限域效应能够有效提高活性组分的电化学性能及利用率,为将其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C-1
纤维状结构
两步热解法
多孔碳材料
限域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泥基活性炭的两步热解优化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依丽
李利平
尹晶
梁文俊
李坚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87-1897,共11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资助项目(KM201010005013)
文摘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原材料,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秸秆,利用两步热解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基活性炭.选择ZnCl2作为活化剂,固液比为1∶2,在400℃的碳化温度下保持60 min对原材料进行碳化,考察了热解活化温度以及玉米秸秆质量分数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500℃、玉米秸秆质量分数为25%时,比表面积达756 m2/g;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在活化温度为450℃、玉米秸秆质量分数为25%的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产率最大,达到43%.
关键词
污泥
活性炭
两步热解法
吸附等温线
Keywords
sludge
activated carbon
two-step pyrolysis method
adsorption isotherm
分类号
TU992.3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C-N-Al的表面限域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琦旺
张卫珂
王佳玮
高博文
陈柳玲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兴县经开区铝镁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95-2903,共9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202103021224071)。
文摘
高表面积介孔SiO_(2)纳米球(KCC-1)具有纤维状以及独特的孔道结构,这使其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暴露活性位点,KCC-1能够在表面有效地分散和稳定活性组分,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研究以含有大量N原子的三聚氰胺为碳前驱体,通过两步热解法制备得到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同时利用KCC-1具有纤维状这一特殊结构,将活性组分分散并限域在其表面,探索KCC-1含量对多孔碳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KCC-1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比电容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加入KCC-1的质量分数为6%时,材料的比电容最高,为35.88 F·g^(-1)(1 A·g^(-1)电流密度下),与未加入KCC-1的原材料相比提升了约588.7%,且经过换算后同等质量下活性组分的比电容最高能达到190.53 F·g^(-1)。因此,本研究证明了KCC-1的限域效应能够有效提高活性组分的电化学性能及利用率,为将其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KCC-1
纤维状结构
两步热解法
多孔碳材料
限域
电化学性能
Keywords
KCC-1
fibrous structure
two-step pyrolysis
porous carbon material
confin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污泥基活性炭的两步热解优化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李依丽
李利平
尹晶
梁文俊
李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i-C-N-Al的表面限域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李琦旺
张卫珂
王佳玮
高博文
陈柳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