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中的两次高潮和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臧民
余通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4,共2页
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中的两次高潮和启示臧民,余通海结束十年动乱,领导班子建设问题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各级党组织面前,而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又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突出任务。于是,从1983年全国性的体制改革开始,拉...
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中的两次高潮和启示臧民,余通海结束十年动乱,领导班子建设问题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各级党组织面前,而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又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突出任务。于是,从1983年全国性的体制改革开始,拉开了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的序幕。自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高潮
年轻化
优秀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
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成员
第一
次
高潮
启示
第二
次
高潮
干部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我国中篇小说创作的两次高潮─—兼及中篇小说源流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万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70-74,79,共6页
试论我国中篇小说创作的两次高潮─—兼及中篇小说源流王万森我国中篇小说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在新时期中篇小说崛起于文坛井持续一几年繁荣之后,更加令人关注。文学界对此议论颇多,并几度形成争论热潮,只是一直未能形成系统的认...
试论我国中篇小说创作的两次高潮─—兼及中篇小说源流王万森我国中篇小说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在新时期中篇小说崛起于文坛井持续一几年繁荣之后,更加令人关注。文学界对此议论颇多,并几度形成争论热潮,只是一直未能形成系统的认识,更难于取得一致。鉴于此,关于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篇小说创作
两次高潮
章回小说
文言小说
新时期
《游仙窟》
先锋小说
明末清初
现代主义
观念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第二次低潮”的历史地位
3
作者
张谦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前,有同志将国际共运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第2次低潮”,指的是1957年以来的时期,根据是国际共运发生了种种曲折,充满动荡和分化。本文仪就这一时期的历史地位,作些回顾和探讨。一、这是一个多角度多途径...
目前,有同志将国际共运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第2次低潮”,指的是1957年以来的时期,根据是国际共运发生了种种曲折,充满动荡和分化。本文仪就这一时期的历史地位,作些回顾和探讨。一、这是一个多角度多途径进行探索和尝试的时期本世纪初,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和各马克思主义政党效法的榜样。到五十年代后期,国际共运发生了分裂,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两次高潮
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地位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调节
世界范围
对外开放
国际共运
社会主义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桐城派评价新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方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5-68,共4页
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和讨论,建国之后,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六十年代初,那次围绕“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这一论题而展开;发表的文章大致有否定和肯定两种意见。一九六二年我们写了篇《论桐城派》的文章(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
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和讨论,建国之后,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六十年代初,那次围绕“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这一论题而展开;发表的文章大致有否定和肯定两种意见。一九六二年我们写了篇《论桐城派》的文章(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出版),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个辩证的论述。不久,《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全部否定了桐城派,连我们的持平之论也作了批评。这次讨论就在不容驳论争鸣的情况下结束了。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初,由《江淮论坛》发起讨论,这次民主的气氛好,讨论也比较深入具体。好处是分阶级分作家的论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研究
六十年代
全部否定
八十年代
方苞
两次高潮
程朱理学
清王朝
作家
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少儿科学文艺创作与出版之我见
5
作者
郭以实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77-80,共4页
40年来,少年儿童科学文艺创作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三次低潮和两次高潮(第三次低潮即目前这一次)。第一次高潮是在1956—1959年。当时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高士其、郑文光、叶至善、迟叔昌等同志都写出了一些优秀...
40年来,少年儿童科学文艺创作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三次低潮和两次高潮(第三次低潮即目前这一次)。第一次高潮是在1956—1959年。当时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高士其、郑文光、叶至善、迟叔昌等同志都写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王汶等同志还翻译了许多苏联的少儿科学文艺作品。第二次高潮是在1978—1985年,在“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当时国家出版局在庐山召开全国少儿出版工作会议并组织10家出版社,每社选一本较好的少儿科普读物并立即印刷100万册供应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儿科学
少年儿童
出版社
文艺作品
科学技术
两次高潮
战略措施
低潮
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中的两次高潮和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臧民
余通海
机构
中共江苏扬州市委组织部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4,共2页
文摘
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中的两次高潮和启示臧民,余通海结束十年动乱,领导班子建设问题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各级党组织面前,而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又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突出任务。于是,从1983年全国性的体制改革开始,拉开了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的序幕。自那...
关键词
两次高潮
年轻化
优秀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
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成员
第一
次
高潮
启示
第二
次
高潮
干部队伍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我国中篇小说创作的两次高潮─—兼及中篇小说源流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万森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70-74,79,共6页
文摘
试论我国中篇小说创作的两次高潮─—兼及中篇小说源流王万森我国中篇小说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在新时期中篇小说崛起于文坛井持续一几年繁荣之后,更加令人关注。文学界对此议论颇多,并几度形成争论热潮,只是一直未能形成系统的认识,更难于取得一致。鉴于此,关于我...
关键词
中篇小说创作
两次高潮
章回小说
文言小说
新时期
《游仙窟》
先锋小说
明末清初
现代主义
观念意识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第二次低潮”的历史地位
3
作者
张谦
机构
涪陵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6期112-114,共3页
文摘
目前,有同志将国际共运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第2次低潮”,指的是1957年以来的时期,根据是国际共运发生了种种曲折,充满动荡和分化。本文仪就这一时期的历史地位,作些回顾和探讨。一、这是一个多角度多途径进行探索和尝试的时期本世纪初,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和各马克思主义政党效法的榜样。到五十年代后期,国际共运发生了分裂,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
关键词
资本主义
两次高潮
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地位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调节
世界范围
对外开放
国际共运
社会主义生产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桐城派评价新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方铭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5-68,共4页
文摘
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和讨论,建国之后,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六十年代初,那次围绕“桐城派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作用”这一论题而展开;发表的文章大致有否定和肯定两种意见。一九六二年我们写了篇《论桐城派》的文章(见《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出版),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个辩证的论述。不久,《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全部否定了桐城派,连我们的持平之论也作了批评。这次讨论就在不容驳论争鸣的情况下结束了。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初,由《江淮论坛》发起讨论,这次民主的气氛好,讨论也比较深入具体。好处是分阶级分作家的论述多。
关键词
桐城派研究
六十年代
全部否定
八十年代
方苞
两次高潮
程朱理学
清王朝
作家
阶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儿科学文艺创作与出版之我见
5
作者
郭以实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77-80,共4页
文摘
40年来,少年儿童科学文艺创作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三次低潮和两次高潮(第三次低潮即目前这一次)。第一次高潮是在1956—1959年。当时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高士其、郑文光、叶至善、迟叔昌等同志都写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王汶等同志还翻译了许多苏联的少儿科学文艺作品。第二次高潮是在1978—1985年,在“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当时国家出版局在庐山召开全国少儿出版工作会议并组织10家出版社,每社选一本较好的少儿科普读物并立即印刷100万册供应市场。
关键词
文艺创作
儿科学
少年儿童
出版社
文艺作品
科学技术
两次高潮
战略措施
低潮
文化大革命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领导班子年轻化进程中的两次高潮和启示
臧民
余通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我国中篇小说创作的两次高潮─—兼及中篇小说源流
王万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论“第二次低潮”的历史地位
张谦
《社会科学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桐城派评价新论
方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少儿科学文艺创作与出版之我见
郭以实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