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伪装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沈均平 刘建永 +2 位作者 胡登高 伍中军 李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559,共5页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双红外暴露特征、双红外制导抗干扰原理和常见的红外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的最佳伪装方法——人工水雾红外遮蔽技术。并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与3~5μm...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双红外暴露特征、双红外制导抗干扰原理和常见的红外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的最佳伪装方法——人工水雾红外遮蔽技术。并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与3~5μm、8~14μm波段衰减的关系,从理论上给出了水雾滴径的最佳尺寸,最后编程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的双红外遮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人工水雾 双红外制导 消光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曹伟国 刘维平 +1 位作者 孙伟 李胜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58-1361,共4页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环境因素是外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进行了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并结合人的行为模式,通过对装甲车辆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环境因素是外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进行了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并结合人的行为模式,通过对装甲车辆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对于部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两栖装甲车辆 乘员可靠性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对抗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均平 刘建永 +2 位作者 胡登高 李宁 智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红外暴露特征和常见的干扰技术,以及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原理的基础上,运用Mie散射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对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红外暴露特征和常见的干扰技术,以及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原理的基础上,运用Mie散射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对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的最佳尺寸,最后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对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的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人工水雾 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 消光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毫米波制导的两栖装甲车辆人工水雾干扰 被引量:2
4
作者 智军 刘建永 沈均平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暴露特征、常见毫米波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人工水雾干扰对抗毫米波制导的原理。推导出单个雾滴半径越大,毫米波消光截面就越大;温度越低,毫米波消光截面就越大。并编程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暴露特征、常见毫米波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人工水雾干扰对抗毫米波制导的原理。推导出单个雾滴半径越大,毫米波消光截面就越大;温度越低,毫米波消光截面就越大。并编程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的毫米波衰减性能,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毫米波对抗 人工水雾 MIE散射理论 消光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 被引量:7
5
作者 梁日晏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7-10,26,共5页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喷水推进器 装甲战斗车辆 两栖装甲突击车 两栖装甲侦察车 导弹发射车 推进装置 保障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Workbench/AQWA的新型两栖装甲车辆海上航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崇银 孟庆良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34-35,40,共3页
针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分析了影响其海上航行稳定性的因素。通过结构简化,利用ANSYS/Workbench/AQ-WA软件建立了海上航行稳定性的有限元模型,将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初始条件,分别从静水状态、海浪条件和海浪与射击双重激励条件3个方面进... 针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分析了影响其海上航行稳定性的因素。通过结构简化,利用ANSYS/Workbench/AQ-WA软件建立了海上航行稳定性的有限元模型,将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初始条件,分别从静水状态、海浪条件和海浪与射击双重激励条件3个方面进行仿真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部队和院校更好地使用提供定量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两栖装甲车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两栖装甲车辆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宏 刘后刚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登陆作战 两栖作战 突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时机把握及时间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光辉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5,60,共4页
由于受海上特定条件的影响,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与陆上射击有很大不同。因此,采取正确的方法实施射击是提高两栖装甲车辆海上作战能力的关键。根据海浪及车体的运动规律,结合两栖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的特点及作战人员海上实际操作控制能力... 由于受海上特定条件的影响,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与陆上射击有很大不同。因此,采取正确的方法实施射击是提高两栖装甲车辆海上作战能力的关键。根据海浪及车体的运动规律,结合两栖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的特点及作战人员海上实际操作控制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的方法,便于把握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实施射击的时机和节奏,从而更好地提高两栖装甲车辆海上射击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波动方程 海上射击 时机把握 时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两栖装甲车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芬良 罗权 李泽恩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以某型两栖装甲车基本作战效能分析为基础,针对实战背景下战场环境的特点,在单车作战效能评估基础上,通过引入战场环境指数和战场生存能力指数,提出改进的ADC模型,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幂指数法等方法对相应子模型参数进行量化,采用... 以某型两栖装甲车基本作战效能分析为基础,针对实战背景下战场环境的特点,在单车作战效能评估基础上,通过引入战场环境指数和战场生存能力指数,提出改进的ADC模型,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幂指数法等方法对相应子模型参数进行量化,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某型两栖装甲车作战效能的评估。并通过实例证明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改进ADC 幂指数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水雾的光学/红外伪装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均平 智军 +2 位作者 陈宏烨 林伟 李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在分析人工水雾可见光遮蔽衰减原理和红外伪装性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两栖装甲车辆为例,运用光学/红外伪装理论、热力学理论和Mie氏理论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的光学/红外伪装性能。
关键词 人工水雾 伪装 两栖装甲车辆 可见光 热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导航、制导设备
11
《中国光学》 EI CAS 2008年第2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星模拟器 半实物仿真 激光陀螺 红外制导 红外技术 激光工程 耦合系数 能量特性 两栖装甲车辆 光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