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晋南朝太子洗马之“清选”与东宫秘书机构之发育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雅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汉初,太子洗马始行任子制,其地位较庶子、舍人为高。三国两晋间,太子洗马新增"准秘书郎"之职责,成为东宫秘书机构发育的开端。因洗马"典文书",其选任以"文书才义"为标准。又因掌释奠之事,"才义"... 汉初,太子洗马始行任子制,其地位较庶子、舍人为高。三国两晋间,太子洗马新增"准秘书郎"之职责,成为东宫秘书机构发育的开端。因洗马"典文书",其选任以"文书才义"为标准。又因掌释奠之事,"才义"实包含"美谈论"的内容。"掌文翰"即为洗马之"清"的具体内涵。宋、齐洗马选任"皆取甲族有才望"者,洗马一职多为显贵子弟所挤占。梁武帝复以"文书才义"选任,并设立典经局,将东宫秘书机构建制化,并注重其"典文书"职能。源自两汉、发育于魏晋的东宫秘书机构,至萧梁时基本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南朝 太子洗马 清选 东宫秘书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士群像的百态风情——论两晋南朝隐逸赋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浴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5-112,共8页
两晋南北朝时期 ,隐逸风气大盛 ,其原因有二 :一是社会动荡黑暗 ,政治杀戮尤为残酷 ,士大夫便将隐逸作为全身避祸的最佳途径。二是宣扬自然无为的玄学与鼓吹出世思想的佛教相结合 ,使隐逸风气更加炽盛。在隐逸风气盛行的同时 ,出现了大... 两晋南北朝时期 ,隐逸风气大盛 ,其原因有二 :一是社会动荡黑暗 ,政治杀戮尤为残酷 ,士大夫便将隐逸作为全身避祸的最佳途径。二是宣扬自然无为的玄学与鼓吹出世思想的佛教相结合 ,使隐逸风气更加炽盛。在隐逸风气盛行的同时 ,出现了大量的隐逸赋。隐逸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 ,从多角度全面地展示了当时的隐逸风尚 ,生动而深刻地描绘出当时隐士的风情百态 :或塑造悠然自得的隐士形象 ;或披露由仕而隐的矛盾与无奈 ;或调和陵薮与市朝 ,表现朝隐的生活与思想 ;或揭露假隐士的丑陋面目。通过这些隐士群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南朝 隐逸赋 隐士百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晋南朝陆机文学接受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陆机才高博洽,工于诗文,辞采富赡,其才思与作品备受时人及后人的赞赏。从西晋经东晋至南朝,诸多文士或继承其创作技巧,如陆云学习其模拟技巧、陶渊明承袭其挽歌诗创作手法、谢胱追踪其锤炼字词技法等;或评议、鉴赏其文学作品,如张华、... 陆机才高博洽,工于诗文,辞采富赡,其才思与作品备受时人及后人的赞赏。从西晋经东晋至南朝,诸多文士或继承其创作技巧,如陆云学习其模拟技巧、陶渊明承袭其挽歌诗创作手法、谢胱追踪其锤炼字词技法等;或评议、鉴赏其文学作品,如张华、葛洪、刘勰、钟嵘等皆通过品评的方式对其诗文予以褒扬;或选录其名篇佳作,如萧统《文选》,采用的具体方式虽不同,但都对陆机之作予以高度评价,体现出较大范围、较高程度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文学 两晋南朝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省六部制形成于两晋南朝时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满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7-91,共5页
论三省六部制形成于两晋南朝时期陈满光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职官制度,从其酝酿、形成到消亡,历时一千多年,它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课题。研究三省六部制,首先必须弄清建立这一制度的过程。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历来认... 论三省六部制形成于两晋南朝时期陈满光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职官制度,从其酝酿、形成到消亡,历时一千多年,它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课题。研究三省六部制,首先必须弄清建立这一制度的过程。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历来认为在隋唐时期①;然而,不少材料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省六部制 形成 两晋南朝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晋南朝门阀世族政治研究的深入和拓展——评《两晋南朝政治史稿》
5
作者 刘汉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我可能是孤陋寡闻,学界专业信息了解太少.不过,摆在我面前的陈长琦所著《两晋南朝政治史稿》(以下简称陈书)一书,我还是敢说此乃学界就这一专题写出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政治史”著作.在目前凡学术性著作都碰到出版难的问题时,陈书之所以... 我可能是孤陋寡闻,学界专业信息了解太少.不过,摆在我面前的陈长琦所著《两晋南朝政治史稿》(以下简称陈书)一书,我还是敢说此乃学界就这一专题写出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政治史”著作.在目前凡学术性著作都碰到出版难的问题时,陈书之所以能够得以出版(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除了出版社领导和编辑慧眼识珠之外,就得说说此书的研究方向和质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南朝 门阀世族 陈书 政治史 政治研究 南朝 寒人 门阀士族 政治权力 地主封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婚姻论东晋南朝门阀制度的盛衰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成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68-72,共5页
关键词 门阀制度 南朝 身份内婚制 婚姻 世家大族 国婚 南北朝史 门阀政治 陈郡 两晋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门阀制度辨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绍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0-46,共7页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下诏确定了门阀序列.对这件事的评价,以往,论者多从孝文帝汉化政策和笼络汉族士族的角度略有提及,而没有深究.近几年,有的同志较深入地论及此问题,提出一些新看法.但有的认为,北魏前期的用人路线是“...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下诏确定了门阀序列.对这件事的评价,以往,论者多从孝文帝汉化政策和笼络汉族士族的角度略有提及,而没有深究.近几年,有的同志较深入地论及此问题,提出一些新看法.但有的认为,北魏前期的用人路线是“任人唯贤”,“从孝文帝亲政直到迁都后正式确立了门阀制度,在一段期间内孝文帝的用人是不重世族的”,而在孝文帝确立门阀制度之后,“孝文帝的用人便基本上变为‘先尽门第’了”.显然,这是把太和十九年孝文帝确定门阀序列看作一个转折点,这之前的用人路线是“任人唯贤”,此后是“先尽门第”.有的还认为,“孝文帝以法令形式”对门阀序列“作了硬性规定”,“采用的是一套比南朝严格得多的门阀制”,“从此,朝廷用人不再依据才能高下,而‘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这“对北魏的灭亡起了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因此,对它“是应该批判而不应肯定的”.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帝 门阀制度 北魏前期 《魏书》 定姓族 太和 两晋南朝 常侍 吏部尚书 抑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王奕夫妇墓志读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全民 《文博》 1998年第2期82-86,共5页
1989年春,在西安石油学院南门外马路对面,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系宋都官郎中王奕及夫人寿安县君范氏的合葬墓.此墓早年历经盗扰,空无它物,仅出土青石墓志两合,现存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王奕墓志呈长方形,长128.5,宽75.5,厚12厘米,篆额,... 1989年春,在西安石油学院南门外马路对面,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系宋都官郎中王奕及夫人寿安县君范氏的合葬墓.此墓早年历经盗扰,空无它物,仅出土青石墓志两合,现存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王奕墓志呈长方形,长128.5,宽75.5,厚12厘米,篆额,志文正书,立置墓室后龛.夫人范氏墓志呈方形,边长72.5,厚15厘米,志文正书;志盖为盝顶形,边长72,高19,盝顶边长52.5,盝顶高12.5厘米,篆盖.平铺墓室后龛内.两墓志皆平素无纹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铭 北宋时期 农民起义 门阀制度 文物保护 都官 西安石油学院 参知政事 两晋南朝 欧阳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断与“咸和谱籍”问题蠡测
9
作者 毕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252,共1页
土断是两晋南朝时期的特殊历史产物,主要指集中对侨流人口户籍的整理及对侨置行政区划的调整。目前史有明文的第一次土断发生在东晋咸和年间,相关记载集中在两处:一是《陈书·高祖纪》记陈氏先祖“世居颍川”,后“咸和中土断,故为... 土断是两晋南朝时期的特殊历史产物,主要指集中对侨流人口户籍的整理及对侨置行政区划的调整。目前史有明文的第一次土断发生在东晋咸和年间,相关记载集中在两处:一是《陈书·高祖纪》记陈氏先祖“世居颍川”,后“咸和中土断,故为长城人”,陈霸先即署籍“吴兴长城下若里”;二是梁武帝时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事:“晋咸和初,苏峻作乱,版籍焚烧。此后起咸和三年以至乎宋,并皆详实,朱笔隐注,纸连悉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霸先 土断 沈约 两晋南朝 梁武帝 历史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师大学术简讯
1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14-23,27-64,共4页
●中史系萧华荣出版近著《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三联书店 17.9万字) 本书探讨谢氏家风与山水诗形成的关系。家风即家族精神文化传统。两晋南朝,家族如林,家风各异。作者认为谢氏家风为“雅道相承”,包括世世代代心仪庄老... ●中史系萧华荣出版近著《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三联书店 17.9万字) 本书探讨谢氏家风与山水诗形成的关系。家风即家族精神文化传统。两晋南朝,家族如林,家风各异。作者认为谢氏家风为“雅道相承”,包括世世代代心仪庄老、企慕朝隐、悦怡山水、讲究风神、爱好文学数端,山水诗正是此种风气的产儿,故有谢混、谢灵运、谢脁挺生其间,卓然成为山水诗初创时期的三个里程碑。书中所涉人逾十代,年近三百,而考证严谨,无悖于史实者。谢灵运称“家传以申世模”,此书正为谢氏“家传”,标以“传奇”乃出版社出于两个效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大 陈郡谢氏 两晋南朝 学术 山水诗 中文系 谢灵运 韩非 家族 夏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