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两感于寒”与《伤寒论》“两感”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俊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7-410,共4页
梳理《黄帝内经》“两感于寒”内涵的历史演变,提出《黄帝内经》“两感于寒”证实为少阴虚衰情况下太阳、少阴两经同时感受寒邪,属于一种危重证候,与《伤寒论》太阳、少阴两感证有明显的区别。《伤寒论》“两感”证有“狭义两感”与“... 梳理《黄帝内经》“两感于寒”内涵的历史演变,提出《黄帝内经》“两感于寒”证实为少阴虚衰情况下太阳、少阴两经同时感受寒邪,属于一种危重证候,与《伤寒论》太阳、少阴两感证有明显的区别。《伤寒论》“两感”证有“狭义两感”与“广义两感”之分。“狭义两感”即特指表里两经之感邪;而“广义两感”则认为,只要是两经感邪,不管疾病是如何发病及传变,皆为“两感”之范畴,不仅涉及互为表里两经的合病,而且亦包括其他两经合病及并病的相关内容,甚至同一经的经腑同病亦可被纳入“两感”。参照《伤寒论》对“两感”的治法,提出《黄帝内经》“两感于寒”可先用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救里,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再用桂枝汤等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于寒 伤寒论 两感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