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AMPS-DMDA水溶性疏水两性共聚物溶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叶林 黄荣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DMDA)疏水两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稀溶液性质及聚合物组成、聚合物浓度、电...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水溶性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DMDA)疏水两性共聚物。对共聚物稀溶液性质及聚合物组成、聚合物浓度、电解质浓度、温度、剪切速率等因素对共聚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同一聚合物中引入了疏水结构及两性离子结构,这类疏水两性聚合物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抗盐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两性共聚物 AM AMPS DMDA 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 被引量:9
2
作者 韩玉贵 王秋霞 谭业邦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 PS),用核磁共振对DM PS进行表征,并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K2S2O8)-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试剂为乳化剂,DM 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 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 PS),用核磁共振对DM PS进行表征,并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K2S2O8)-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试剂为乳化剂,DM 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AM)共聚制得具有反聚电解质性质的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 PS),考察了影响反相乳液聚合的因素。获得最佳反应条件:35℃,V(环己烷)∶V(水)=2∶3,ρ(Span80)=2.0g/dL,m(DM PS)∶m(AM)=0.30,ρ(DM PS+AM)=30g/dL,c(K2S2O8)=3.2mm ol/L,c(TMEDA)=4.0mm ol/L,在此条件下,两性共聚物的特性黏数为6.5dL/g,收率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两性共聚物 氧化还原引发剂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 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共聚物AM/DAC/AMPS的合成、表征与溶液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安会勇 张春静 宋春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5-19,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以2,2-偶氮二[2-(2-咪唑啉-2-代)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AM/DAC/AMPS系列两性共聚物(简称AMACAS系列)。对共聚产物进...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以2,2-偶氮二[2-(2-咪唑啉-2-代)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AM/DAC/AMPS系列两性共聚物(简称AMACAS系列)。对共聚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与投料比相近。对两性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电荷密度适当且阴、阳离子比例接近1的两性聚合物(AMACAS-5-5)溶液粘度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高温老化后粘度保留率达45.6%,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耐盐、抗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共聚物 反聚电解质效应 耐盐 抗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PS/DMDAAC/OAM水溶性疏水缔合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丁艳 朱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3-978,共6页
以十八醇为原料,制备了长链疏水单体N-十八烷基丙烯酰胺(OAM);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OAM为单体,合成了水溶性疏水缔合两性共聚物AM/AMPS/DMDAAC/OAM。利用1H NMR,FTIR,DTA-T... 以十八醇为原料,制备了长链疏水单体N-十八烷基丙烯酰胺(OAM);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OAM为单体,合成了水溶性疏水缔合两性共聚物AM/AMPS/DMDAAC/OAM。利用1H NMR,FTIR,DTA-TG手段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考察了OAM疏水单体含量、共聚物含量、AMPS含量、温度、剪切速率以及NaCl含量对共聚物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OAM摩尔分数为1.0%、AMPS摩尔分数为25%、共聚物质量分数为2.5%时,共聚物溶液的增黏性能很好,溶液的表观黏度可达1 648 mPa·s。将疏水基团和两性离子同时引入分子链中,提高了共聚物的耐温抗盐和耐剪切性能,可作为三次采油的驱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共聚物 疏水两性共聚物 丙烯酰胺共聚物 耐温抗盐 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DMAC/AM/AA两性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贺爱民 杨海 +1 位作者 耿波 李贵云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12期6-8,12,共4页
合成了丙烯酰胺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AEDMAC/AM/AA)共聚物钻井液降滤失剂,评价了此共聚物钻井液性能。结果表明,AEDMAC/AM/AA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降滤失、防塌、保护油气层性能,抗温、抗盐污染能力强。
关键词 AEDMAC/AM/AA两性共聚物 降滤失剂 合成 丙烯酰胺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丙烯酸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AM/DMPS两性共聚物的反相乳液法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韩玉贵 王秋霞 +1 位作者 何绍群 谭业邦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10期32-34,共3页
通过反相乳液法,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丙磺酸盐(DM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AM)进行共聚反应,制得具有反聚电解质性质的AM/DMPS两性共聚物。分别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仪对AM/DMPS共聚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对该共聚物... 通过反相乳液法,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丙磺酸盐(DM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AM)进行共聚反应,制得具有反聚电解质性质的AM/DMPS两性共聚物。分别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仪对AM/DMPS共聚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对该共聚物在不同泥浆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AM/DMPS两性共聚物 反相乳液法 制备方法 结构表征 水溶性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负载杂环两性共聚物型超高温降失水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其可 刘文明 +4 位作者 凌勇 许艺馨 张航 段云刚 郭锦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9-636,共8页
现有AMPS共聚物类降失水剂高温稀释降黏作用明显,对固井水泥浆的超高温沉降稳定性尤其不利。对此,合成了一种凹凸棒土(ATP)负载杂环两性共聚物型超高温固井降失水剂ATP-FLA以减弱共聚物的高温分散副作用。对负载前后的产品进行了综合性... 现有AMPS共聚物类降失水剂高温稀释降黏作用明显,对固井水泥浆的超高温沉降稳定性尤其不利。对此,合成了一种凹凸棒土(ATP)负载杂环两性共聚物型超高温固井降失水剂ATP-FLA以减弱共聚物的高温分散副作用。对负载前后的产品进行了综合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150~240℃范围内,加有4.0%~6.0%负载型降失水剂ATP-FLA、2.0%~4.0%悬浮剂的水泥浆API失水量不大于40 mL,沉降密度差不大于0.03 g/cm^(3),超高温稳定性良好。在240℃、120 MPa下养护后的水泥浆流性指数达到0.8976,浆体高温稠度高,剪切阻力大。同时,利用超高温固井现场水泥浆对ATPFLA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其能够在有效控制API失水量的同时不影响水泥浆的其他性能。此外,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杂环两性共聚物FLA的作用机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杂环两性共聚物FLA相比于常规阴离子型共聚物的优势在于其减弱了自身分子链受环境中金属离子的“去水化”效应干扰,更耐金属离子进攻,使其更加适应水泥浆体系的碱金属离子溶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固井降失水剂 超高温沉降稳定性 凹凸棒土 杂环两性共聚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DMAC-AA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8
作者 李琳 雷秋芬 +2 位作者 张利萍 徐三善 户献雷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5年第4期240-243,264,共5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和丙烯酸(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合成了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DADMAC-AA)两性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链转移剂、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和丙烯酸(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合成了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DADMAC-AA)两性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链转移剂、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制得产物的固含量为27%~29%,pH为4.2~5.2,粘度为1000~1300 cps.将自制的DADMAC-AA与国外同类产品分别用于洗发水中,该产品具有更好的干发梳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酸 DADMAC—AA两性共聚物 调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DVB微凝胶星型两性接枝共聚物的单分子膜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希 查晓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537-1539,共3页
用自由基引发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t-DVB)共聚合成了带有大量乙烯基的活性微凝胶,再将此活性胶核与甲基丙烯酸(MMA)共聚制得微凝胶星型两性聚合物,并成功地制备了LB膜,此微凝胶星型两性聚合物LB膜与-般典型LB膜的区别在于它的疏水部分不... 用自由基引发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t-DVB)共聚合成了带有大量乙烯基的活性微凝胶,再将此活性胶核与甲基丙烯酸(MMA)共聚制得微凝胶星型两性聚合物,并成功地制备了LB膜,此微凝胶星型两性聚合物LB膜与-般典型LB膜的区别在于它的疏水部分不是长脂链,而是分子量比较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凝胶;此疏水的微凝胶核与亲水的聚甲基丙烯酸链在气-液界面上形成类似“浮萍”结构的单分子膜,因而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特异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DVB MMA 两性共聚物 LB膜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7
10
作者 冉千平 刘加平 +1 位作者 缪昌文 沈健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56,共3页
从羧酸类接枝共聚物外加剂吸附作用机理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理论着手,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掺量低、饱和点高、减水率高、增强效果好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超塑化剂。当超塑化剂掺量为0.2%时,减水率达到30%;掺量为0.4%时,减水率高达40%,增... 从羧酸类接枝共聚物外加剂吸附作用机理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理论着手,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掺量低、饱和点高、减水率高、增强效果好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超塑化剂。当超塑化剂掺量为0.2%时,减水率达到30%;掺量为0.4%时,减水率高达40%,增大掺量,减水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早期或中后期强度增长都比较稳定,在该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0%,每立方混凝土仅采用390kg的低水泥用量就可实现C80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羧酸共聚物 超塑化剂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两性离子共聚物(AM/DEPS)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琳 杨小华 +1 位作者 林永学 何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8,共7页
海上油田在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时,现有聚合物在海水中黏度低、不易溶解,不能满足海洋平台在线配制驱替液的要求。为此,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乙基丙磺酸盐(DEPS)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两... 海上油田在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时,现有聚合物在海水中黏度低、不易溶解,不能满足海洋平台在线配制驱替液的要求。为此,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乙基丙磺酸盐(DEPS)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两性离子共聚物(AM/DEPS)。通过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分析了共聚物(AM/DEPS)的结构,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分子链中含有丙烯酰胺、DEPS链节,两性离子单体DEPS被引入到了共聚物分子链中。考察了单体DEPS摩尔分数、乳化剂、引发剂、反应温度等对共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共聚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30℃,引发剂用量0.08%,乳化剂与油相质量比1:8,单体DEPS摩尔分数2.5%。共聚物(AM/DEPS)的抗盐增黏性及溶解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共聚合物乳液在海水中可快速溶解,且具有优异的抗盐增黏效应,能满足海洋平台上用海水直接在线配制驱替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两性离子共聚物 反相乳液聚合 特性黏数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A/NAPA/NMQS两性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苟绍华 蔡潇潇 +3 位作者 叶仲斌 刘曼 蒋文超 公维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55-1259,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烯丙基苯乙酰胺(NAPA)及N-甲基-N-烯丙基吗啉溴盐(NMQS)为原料,氧化还原体系下合成了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AM/AA/NAPA/NMQS。最佳反应条件为:m(AM):m(AA)=4.0:6.0,NAPA 0.3 wt%,NMQS 0.15 wt%,引发剂...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烯丙基苯乙酰胺(NAPA)及N-甲基-N-烯丙基吗啉溴盐(NMQS)为原料,氧化还原体系下合成了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AM/AA/NAPA/NMQS。最佳反应条件为:m(AM):m(AA)=4.0:6.0,NAPA 0.3 wt%,NMQS 0.15 wt%,引发剂0.1 wt%,pH=6,反应温度35℃,单体总浓度25wt%。对AM/AA/NAPA/NMQS四元共聚物进行了IR、1H NMR、SEM、特性粘数表征。当NaCl浓度为12000mg·L-1,CaCl2或MgCl2浓度为1200 mg·L-1时,溶液黏度保留率分别为13.7%、11.8%和12.7%;温度120℃时,溶液黏度保留率达到30.9%;当剪切速率在170 s-1时,溶液黏度保留率为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共聚物 耐温 耐盐 抗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散聚合法制备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小刚 张驰 +1 位作者 马丽华 胡正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1-576,共6页
为了扩大分散聚合所合成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在硫酸铵水溶液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12)为分散剂,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盐... 为了扩大分散聚合所合成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在硫酸铵水溶液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12)为分散剂,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V-50)为引发剂,合成了可作为降滤失剂的两性离子共聚物。研究了硫酸铵浓度、AMPS浓度和单体总浓度对分散液表观黏度、颗粒粒径大小和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聚合物的降滤失性能。结果表明,在单体加量为15%、单体摩尔比n(AM)∶n(AA)∶n(DMC)∶n(AMPS)=2∶5∶1∶2、V-50加量为0.0426%(以单体质量计)、PVPK12加量为1.4%(以水质量计)、温度55℃、p H=5的条件下制备的聚合物分子结构与设计相符,分散液中的聚合物颗粒为球形,分布均匀,粒径分布窄,在室温下存储稳定时长超过一年。硫酸铵和AMPS加量对分散液表观黏度和粒径的影响相同,均为随着加量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大,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先增加后降低,AMPS则相反。随着单体浓度增大,分散液表观黏度和颗粒粒径均增大。聚合物的降滤失性能较好。随着聚合物加量的增加,膨润土浆的中压滤失量、高温高压滤失量均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可作为降滤失剂用于钻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两性离子共聚物 降滤失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两性离子共聚物HTB的合成与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志华 罗跃 +2 位作者 张建国 张艳芳 党娟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11期1-4,共4页
采用丙烯酰胺 (AM)、丙烯酸 (AA)、丙烯磺酸钠 (AS)和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AMPTA)共聚合成了一种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了pH、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及聚合温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得出了优化配方。结果表明 ,加入 0 3 %合成共聚... 采用丙烯酰胺 (AM)、丙烯酸 (AA)、丙烯磺酸钠 (AS)和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AMPTA)共聚合成了一种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了pH、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及聚合温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得出了优化配方。结果表明 ,加入 0 3 %合成共聚物的淡水基浆在 1 80℃下滚动 1 6h ,滤失量仍很低 ,且抗钙高达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两性离子共聚物 HTB 合成 降失水性 抗温性 抗盐性 抑制性 丙烯酰胺 丙烯酸 丙烯磺酸钠 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PS/MAA/HMOPTA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及作为钻井液处理剂的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小华 刘明华 +1 位作者 王中华 李顺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5,204,共4页
用水溶液引发聚合的方法 ,由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2 羟基 3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AM/AMPS/MAA/HMOPTA四元共聚物 (粉剂 ) ,简介了合成方法 ,未说明单体投料比和共聚物结构参数。在淡水、... 用水溶液引发聚合的方法 ,由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2 羟基 3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AM/AMPS/MAA/HMOPTA四元共聚物 (粉剂 ) ,简介了合成方法 ,未说明单体投料比和共聚物结构参数。在淡水、4 %盐水、饱和盐水、钙镁钠复合盐水及含钙的 10 %盐水基浆中初步考察了共聚物作为泥浆处理剂的性能。该共聚物在各种基浆中均有较强的降滤失、提粘切、抗盐能力。加入 1.5 %共聚物可将含CaCl2高达 2 5 %的饱和盐水泥浆的滤失量控制在较低值 (18mL) ,抗钙能力远优于丙烯酸类聚合物处理剂MAN 10 1和SL 1。 1.5 %和 2 .0 %共聚物处理的各种泥浆在 15 0℃滚动 16h后滤失量仍较低。 12 0℃页岩滚动回收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抑制性好于阴离子型AMPS共聚物。中原油田某深井在用混油聚合物泥浆分别用等体积的饱和盐水和钙镁钠复合盐水稀释后加入 0 .3%或 0 .5 %共聚物 ,滤失量和抗温性获得大幅度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MPS/MAA/HMOPTA 四元共聚物合成 钻井液处理剂 性能 两性丙烯酰胺四元共聚物 降滤失剂 耐温性 抗盐抗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DMC/AM/AA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其环压增强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海燕 沈一丁 +1 位作者 费贵强 王海花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9,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稳定且性能优异的两性MMA/DMC/AM/AA四元共聚物乳液纸张环压增强剂,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稳定且性能优异的两性MMA/DMC/AM/AA四元共聚物乳液纸张环压增强剂,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A)、激光颗粒粒度分析仪(DLS)和扫描电镜(SEM)对MMA/DMC/AM/AA四元共聚物乳液纸张环压增强剂结构、胶膜热稳定性、乳液粒径及应用该乳液进行表面施胶前后的纸张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MMA、AM含量和AA与DMC质量比对共聚物乳液环压增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MMA)=1.5%,w(AM)=8.5%,m(AA)∶m(DMC)=1.5~2.0时,制备的共聚物乳液的环压增强性能优异;以共聚物乳液(质量分数为0.5%)和淀粉(质量分数5%)组成的表面施胶液对瓦楞原纸施胶时,施胶后纸张环压指数高达8.68 N.m/g,与施胶前相比提高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四元共聚物 环压强度 表面施胶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对粘土水化膨胀的抑制行为
17
作者 张黎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62+59-61,共4页
以粘土膨胀试验,X光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新型纤维素接枝共聚物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GTA)对钻井页岩粘土水化膨胀的抑制行为。结果表明,CGTA的相对分子质量... 以粘土膨胀试验,X光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新型纤维素接枝共聚物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GTA)对钻井页岩粘土水化膨胀的抑制行为。结果表明,CGTA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阳离子度影响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膨胀性粘土 水化膨胀抑制剂 聚合物钻井液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庆海 李刚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研究了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为单体的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该施胶剂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配伍性能和应用效果,并用FT-IR、表面电位粒径仪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无皂乳液的电性能... 研究了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为单体的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该施胶剂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配伍性能和应用效果,并用FT-IR、表面电位粒径仪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无皂乳液的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所制备的两性共聚物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对改善纸张的施胶效果和提高纸张的印刷性能具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施胶剂 无皂乳液共聚 两性共聚物 复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PADMS的制备与室内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霄 蒲晓林 +2 位作者 李之军 戴毅 黄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本文从抗高温抗盐钙钻井液降滤失剂性能要求出发,基于分子结构优化设计,以AM、AMPS、DMDAAC和NVP为反应单体进行四元共聚,合成了两性离子共聚物降滤失剂PADMS。通过FITR分析验证了分子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实验证明PADMS具有一定抗高温、... 本文从抗高温抗盐钙钻井液降滤失剂性能要求出发,基于分子结构优化设计,以AM、AMPS、DMDAAC和NVP为反应单体进行四元共聚,合成了两性离子共聚物降滤失剂PADMS。通过FITR分析验证了分子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实验证明PADMS具有一定抗高温、抗盐钙降解能力,与黏土颗粒的吸附能力强于现有的磺化酚醛树脂类降滤失剂SMP-II和SMP-III。在淡水基浆中加入2.0%PADMS时,表观黏度和塑性黏度分别由加入前的10.5 mPa·s和5.0 mPa·s增至35.0 mPa·s和28.0 mPa·s,API滤失量由28.0 mL降至6.0 mL;200℃老化16 h后的表观黏度和塑性黏度分别为17.5 mPa·s和15.0 mPa·s,API滤失量由48.6 mL降为15.6 mL。PADMS加量为2.0%时,复合盐水基浆表观黏度、塑性黏度从加入前的3.0 mPa·s、1.5 mPa·s分别增至19.5 mPa·s和15.0mPa·s。在200℃下老化16 h后,复合盐水基浆黏度亦随PADMS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上升趋势明显不及老化前的基浆。随PADMS加量的增大,API滤失量逐渐减小,当PADMS加量为2%时,老化前的API滤失量由加入前的88.0 mL降至8.2 mL;老化后API滤失量由168.0 mL降至54.6 mL,HTHP滤失量由全滤失降为86.4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共聚物 降滤失剂 流变性 室内评价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型酸液稠化剂的合成与酸降解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汝生 林鑫 +2 位作者 陈奎 李洁华 谭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揭示两性离子酸液稠化剂在高温酸液中的降解行为,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共聚物酸液稠化剂CXS,通过降解前后的黏度、分子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的变化研究了... 为揭示两性离子酸液稠化剂在高温酸液中的降解行为,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共聚物酸液稠化剂CXS,通过降解前后的黏度、分子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的变化研究了CXS在120℃高温和不同酸浓度条件下的降解行为,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酸浓度的增加,CXS降解程度增大,降解产物中低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增加,CXS在2%HCl中降解后的黏度降幅小于40%,在10%HCl中降解后的黏度降幅大于80%;CXS共聚物在酸和高温的作用下主要以主链的断链为主、伴有酯键和酰胺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液稠化剂 两性离子共聚物 酸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