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岸诗歌语言的差异及其成因
- 1
-
-
作者
北塔
-
机构
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133,共5页
-
文摘
诗歌的语言表达有两大系统,一是意象性,一是音乐性。在台湾,在这两大系统里,分别达到最高境界的是洛夫和余光中。目前,在大陆,在许多中青年手里,在生命意识和语感的幌子下,口语诗已经蜕变成了"口沫诗"、"口水诗"、"顺口溜"。没有思想,没有修辞,没有音乐,没有诗;只有口语。写诗要有底线,在诗歌中应用口语也是如此,要把泥和沙分开,还要把鱼和龙分开。口语在入诗之前,应该先进行沙里拣金的工作,然后,对"言"进行一定程度的"文"的工作。不一定让口语变成美语,但一定要把它变成诗语。否则,口语入诗将使诗变成非诗。
-
关键词
两岸诗歌
语言
差异
成因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