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两岸和平发展中的“宪法共识”
1
作者 杜力夫 游志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42,171,共11页
政治自由主义关注的"多元理论信念冲突下如何持续稳定地实现和平发展"问题,也是当前处理两岸关系,实现国家统一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罗尔斯曾为此提出经由"宪法共识"实现"重叠共识"。两岸和平统一有赖于两... 政治自由主义关注的"多元理论信念冲突下如何持续稳定地实现和平发展"问题,也是当前处理两岸关系,实现国家统一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罗尔斯曾为此提出经由"宪法共识"实现"重叠共识"。两岸和平统一有赖于两岸实现重叠共识,为此要不断累积宪法共识。现存于两岸现行"宪法"中的共识有:对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的共识;对"一个中国框架"的共识;对"主权在民"的共识;对采用"民主共和制"的共识;对"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的共识;对政府"注重民生、增进民众福祉"的共识。近年来两岸对结束敌对状态、促进和平发展、扩大经贸文化交流、共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实现互利双赢、维护中国固有领土疆域的共识,也初步具有宪法共识的性质。两岸上述的宪法共识,需要两岸共同制定正式宪法性文件——两岸和平协议予以确认。两岸和平协议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法律保障,也是实现两岸重叠共识的基础。两岸应启动政治谈判,经由相互宽容、彼此妥协和适时让步的路径,分阶段商签系列两岸和平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两岸和平发展 宪法共识 两岸和平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两岸和平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苏振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中华文化是个多元统一的文化共同体,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延伸,它既蕴涵着中华大文化的历史内涵,也具有与自身的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区域文化色彩,中华文化与闽台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母体文化与分支文化的关系。研究和建设... 中华文化是个多元统一的文化共同体,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延伸,它既蕴涵着中华大文化的历史内涵,也具有与自身的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区域文化色彩,中华文化与闽台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母体文化与分支文化的关系。研究和建设有自身特色的闽台文化,对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闽台文化 两岸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统一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牛长振 李芳芳 《国际展望》 2011年第3期105-117,134,共13页
2010年10月3日,德国迎来统一20周年。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共历经四个阶段,其实现统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西德能够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完成统一。尽管中国的统一问题与德国的统一问题有着本质不同,但西德在推进国家统一时,所采取的... 2010年10月3日,德国迎来统一20周年。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共历经四个阶段,其实现统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西德能够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完成统一。尽管中国的统一问题与德国的统一问题有着本质不同,但西德在推进国家统一时,所采取的一些作法,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机遇期。根据德国统一的历史经验,两岸应在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框架的基础上,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创造条件,签署和平协议,同时走合作型统一模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统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吸纳型统一模式 合作型统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私法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4
作者 黄进 孙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67,共6页
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国际私法具有维护和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作用。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里程碑,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将在涉... 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国际私法具有维护和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作用。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里程碑,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将在涉台民事案件及两岸民事纠纷的法律适用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筑稳固的法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5
作者 黄涛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44-48,共5页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在"2011计划"实施的战略背景下,如何调整以往研究生培养的理念、目标、机制、环境等内容,以适应国家创新组织形式的新常态,已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所关注的...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在"2011计划"实施的战略背景下,如何调整以往研究生培养的理念、目标、机制、环境等内容,以适应国家创新组织形式的新常态,已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所关注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国家批准的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在项目培育和实施阶段,针对原有涉台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生培养理念、机制、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诸多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研究生培养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农业合作将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亮点
6
作者 杨菊英 东山 《现代农业装备》 2005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台湾省 农业合作 农业生产 两岸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岸法制的构建 被引量:9
7
作者 祝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80,共7页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应当包括并且主要体现为法律机制,即"两岸法制"。两岸法制是统摄两岸涉对方事务的法律和两会协议的总括性概念。两岸法制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驱动力,并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转化为一种稳固...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应当包括并且主要体现为法律机制,即"两岸法制"。两岸法制是统摄两岸涉对方事务的法律和两会协议的总括性概念。两岸法制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驱动力,并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转化为一种稳固的结构,是两岸保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制度因素。当前,两岸法制经由两岸各自域内的涉对方事务立法和两会协议及其体系化的尝试,已经初具雏形。在构建两岸法制的过程中,签订两岸宪制性协议、完善两岸造法机制和引导公民有序参与等,都可以作为具体的方法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法制”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会框架 两会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视野下一个中国原则的完整内涵和要求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勇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73,0+4,共6页
一个中国原则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界定和理解一个中国原则的完整含义关系海峡两岸双方能否顺利地进行政治谈判。一个中国原则的提出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和保障,2005年全国人大颁... 一个中国原则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界定和理解一个中国原则的完整含义关系海峡两岸双方能否顺利地进行政治谈判。一个中国原则的提出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和保障,2005年全国人大颁布的《反分裂国家法》概括性地表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中国原则 “九二共识” 两岸和平发展 《反分裂国家法》 法学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台战略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宁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9,共7页
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对台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台战略思想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战略基础,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台独"斗争;战略动力,即充分调... 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对台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台战略思想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战略基础,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台独"斗争;战略动力,即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浙台交流与交往;战略任务,即"东引台资"促进浙台经贸合作,作为浙江扩大开放的重要突破口;战略关键,即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对台工作的"四个意识";战略取向,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和发展,不断丰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的对台战略思想及其重要举措,对于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对台工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一国两制 九二共识 国家认同 东引台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十七世纪郑氏海商集团的生存困境看ECFA的意义
10
作者 谈谭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十七世纪东南沿海的郑氏海商集团,在清廷"海禁""迁界"政策的打击下,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海上贸易逐渐萎缩,因而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生存困境。这段历史说明台湾经济的发展是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三百多年后,历史呈... 十七世纪东南沿海的郑氏海商集团,在清廷"海禁""迁界"政策的打击下,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海上贸易逐渐萎缩,因而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生存困境。这段历史说明台湾经济的发展是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三百多年后,历史呈现了它的相似性:中国大陆仍然是东亚贸易中心、台湾对海外贸易依然高度依赖、台湾仍须加强与大陆的经贸联系。与清廷"海禁""迁界"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两岸在区域经济整合背景下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达成一项特殊安排——《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ECFA是两岸凝聚共识、特别是大陆方面展示善意的结果,它不仅可以提高台湾经济成长率、有助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而且将实现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世纪 郑氏海商集团 ECFA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缘文化与现代文明”笔谈
11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5-266,共2页
中华民族历来重群体、重人伦,追求自强奋斗、有序和谐,因而涵纳着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等因素的五缘文化成了团结中华民族、凝聚华人力量的强韧纽带,并且将在发展世界华人经济联系中起重要作用。寻找“五缘”文化的文化、心... 中华民族历来重群体、重人伦,追求自强奋斗、有序和谐,因而涵纳着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等因素的五缘文化成了团结中华民族、凝聚华人力量的强韧纽带,并且将在发展世界华人经济联系中起重要作用。寻找“五缘”文化的文化、心理活水源头,展示其演变历史轨迹和当今的活生态,深究其功能与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两岸和平发展、和谐侨社乃至和谐世界,不仅有学术意义,也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精神 五缘文化 现代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 两岸和平发展 中华民族 和谐世界 功能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六点”是对国家统一战略思想的深化
12
作者 李义虎 江宜泽 《亚非纵横》 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
自2003年3月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就台湾问题和对台政策发表讲话,提出祖国大陆方面对台政策新的主张和新的思路。总书记抓住历史的真相,把握两岸问题的实质,揭示有关争论的根源,对两岸关系的基本性质、基本定位和基本现状做了全面的阐... 自2003年3月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就台湾问题和对台政策发表讲话,提出祖国大陆方面对台政策新的主张和新的思路。总书记抓住历史的真相,把握两岸问题的实质,揭示有关争论的根源,对两岸关系的基本性质、基本定位和基本现状做了全面的阐述,将从20世纪40年代末所形成并延续的中国尚未统一的状态,精确地界定为中国内战所造成的两岸双方的政治对立。他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并为此提出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两岸务实探讨方向,主张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总书记六点意见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对台方针政策新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