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阅读教学不可忽视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基于《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火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6-80,共5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两小儿辩日》一文是具备逻辑思维教学价值的范本,可作为“用件”引出逻辑知识的教学,即由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引出基本逻辑规律,评价“两小儿”的主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两小儿辩日》一文是具备逻辑思维教学价值的范本,可作为“用件”引出逻辑知识的教学,即由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引出基本逻辑规律,评价“两小儿”的主张须要考察其推理论证的有效性,由孔子对辩论不作评判体悟理智谦逊。教学类似的体现逻辑思维的课文,语文教师须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主动发掘,及时补位,以培养具有逻辑素养、能独立思考的现代社会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逻辑思维 逻辑教学 谦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小儿辩日谁赢谁输?——语文教学离不开逻辑 被引量:2
2
作者 沈燕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6,共2页
一、两小儿辩日谁赢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两小儿辩日》是学生喜爱的课文。其原因在于可爱的童真童趣。因此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选编了此文,有的放在初中,有的放在小学高年级。《两小儿辩日》是一篇文言文,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 一、两小儿辩日谁赢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两小儿辩日》是学生喜爱的课文。其原因在于可爱的童真童趣。因此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选编了此文,有的放在初中,有的放在小学高年级。《两小儿辩日》是一篇文言文,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像多数教师那样,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文意。有几个同学朗读课文,有几个同学讲故事,一节课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然后我就和他们讨论是不是喜欢这两小儿、为什么喜欢这两小儿等。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喜欢。”有学生说:“这两小儿很可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语文教学 引导学生 逻辑 朗读课文 小学高年级 童真童趣 教材选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进阶设计--以《两小儿辩日》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罡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4,共5页
“释义、解码、评鉴”三层级教学理论,为学习任务群的进阶设计提供了框架与依据。《两小儿辩日》的三层级教学,可作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教学转化、实施进阶设计的一种样态。进阶设计能够优化教学内容与结构,落实... “释义、解码、评鉴”三层级教学理论,为学习任务群的进阶设计提供了框架与依据。《两小儿辩日》的三层级教学,可作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教学转化、实施进阶设计的一种样态。进阶设计能够优化教学内容与结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亲历整个学习过程和关键节点,实现教、学、评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三层级教学 两小儿辩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古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两小儿辩日》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钱才贵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10期53-54,共2页
在初中语文科目中,古文内容占据较大的篇幅,是不容教师忽视的一块重要教学阵地。相比其他类型文章,古文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选择,学生通过学习古文,可以更好地感悟古典文化精髓,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同时提升语文思辨能力。基于此,本文... 在初中语文科目中,古文内容占据较大的篇幅,是不容教师忽视的一块重要教学阵地。相比其他类型文章,古文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选择,学生通过学习古文,可以更好地感悟古典文化精髓,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同时提升语文思辨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古文《两小儿辩日》为例,探究如何在古文教学中,采取有效举措,推动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文教学 思辨能力 两小儿辩日 文化精髓 初中古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两小儿辩日》的不同教法谈起
5
作者 陈家尧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问题教学 语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 初中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辩论”情境,开展多样化诵读——《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与思考
6
作者 吕贺 《教育视界》 2022年第8期65-68,共4页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两小儿的观点及依据,初步学会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学中,围绕“举行辩论赛”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初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论点、明确论据;继而通过师生互读、生生赛读让学生读...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两小儿的观点及依据,初步学会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学中,围绕“举行辩论赛”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初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论点、明确论据;继而通过师生互读、生生赛读让学生读出辩论的气势,迁移辩论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自由辩论,体会课文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智慧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教学 教学情境 诵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小儿辩日》释疑
7
作者 张丙发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1年第10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寓言 疑点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小儿辩日》试析
8
作者 顾文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13-14,共2页
《两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篇.据《汉书·艺文志》,《列子》的作者叫列御寇.他所著的《列子》八篇,汉代以后散失了.今所传的《列子》八篇,是由晋人张湛收集有关资料编成的.列子生平不详.据传说.他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家... 《两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篇.据《汉书·艺文志》,《列子》的作者叫列御寇.他所著的《列子》八篇,汉代以后散失了.今所传的《列子》八篇,是由晋人张湛收集有关资料编成的.列子生平不详.据传说.他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家中十分贫困,但很有名气.郑国统治者子阳曾派人送米给他,他拒绝接受.后来郑国人民起义,杀了子阳.因列子与子阳没有联系,故未受牵连.(《庄子·让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试析 《列子》 寓言故事 郑国 寓言作者 “贵虚” 孔子 冷热感觉 张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把误读当多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秋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误读 寓言故事 寓意 中学 语文 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微古文拓展教学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治国 邓小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Z期63-66,共4页
在小学阶段,小古文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的分量很轻,只有四篇,即《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微古文教学对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是有利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的需要适当拓展学习... 在小学阶段,小古文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的分量很轻,只有四篇,即《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微古文教学对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是有利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的需要适当拓展学习微古文(短小文言文),以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教学 小学阶段 教学探究 两小儿辩日 实践 语文教材 《学弈》 语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上怎样学习古典作品
11
作者 冯贻联 刘毅 刘占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古典文学作品 两小儿辩日 研究性学习 评析 教学案例 《归园田居》 教学内容 中学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堂呼唤教师角色“三转变”
12
作者 沈霞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1年第7期20-20,共1页
新课堂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教师在新课堂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我想,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转变"。一从"独奏者"转变为"伴... 新课堂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教师在新课堂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我想,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转变"。一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过去,教师手里捧的是教案,心里装的是知识,眼中的学生则是一个个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了舞台上的"独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堂 伴奏者 学习活动 权威者 两小儿辩日 赛诗会 思维火花 探究过程 首词 课堂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文言文注释商兑
13
作者 唐惠忠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6期5-5,共1页
一、孰为汝多知乎! 语出自《两小儿辩日》。课本注:谁说你多知呢?这是正确的。但又补注:“为,认为、以为”。就前后不一致了。(可能是参照了《辞海》的说法:“为,谓;以为”)实际上,“谓”是“说”义,怎么与“以为”同义呢?文中的“为”... 一、孰为汝多知乎! 语出自《两小儿辩日》。课本注:谁说你多知呢?这是正确的。但又补注:“为,认为、以为”。就前后不一致了。(可能是参照了《辞海》的说法:“为,谓;以为”)实际上,“谓”是“说”义,怎么与“以为”同义呢?文中的“为”,即“谓”,可释作“说”。 “为”当“谓”讲,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早就谈到过。杨树达《词诠》说得更为明白:“为,外动词,谓也”。有例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商兑 两小儿辩日 同义连用 钱币 “以为” 王引之 外动 王念孙 补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师,你究竟失掉了什么?
14
作者 叶悬冰 《四川教育》 2003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 小学 语文教学 赏识教育 情感体验 教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寻常间现奇崛,于细微处显匠心——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运用的策略
15
作者 李敏 《教师》 2016年第34期79-80,共2页
教学评价目前已经随着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以及广泛推广的素质教育获得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与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获得了更多学校的积极反馈,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方式的确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但... 教学评价目前已经随着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以及广泛推广的素质教育获得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与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获得了更多学校的积极反馈,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方式的确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由于缺乏丰富的经验,在现阶段依然存在不少值得教师深刻反省的有关评价语言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评价语言 王崧 于永正 吕叔湘先生 两小儿辩日 阅读过程 人生态度 发散性思维 章节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培养方法谈
16
作者 李雪双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122-123,共2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又凝聚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人文精髓,从小学高段开始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孩子们的文化品位。我们人教版的教材从小学五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又凝聚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人文精髓,从小学高段开始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孩子们的文化品位。我们人教版的教材从小学五年级下册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文言文学习,其中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六年级下册安排了《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学习 学习兴趣培养 小学生 两小儿辩日 小学五年级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 小学高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常用时间词语集释
17
作者 李嗣颋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3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时间词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 《促织》 《孔雀东南飞》 《岳阳楼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峡》 两小儿辩日 《扁鹊见蔡桓公》 《五人墓碑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