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疝针辅助缝合在单切口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彭泉 陈亮 +3 位作者 陈旭 郑玉 于华杰 张明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疝针辅助缝合在单切口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SIL-TAPP)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2月~2024年4月,对20例年轻腹股沟斜疝患者行SIL-TAPP。脐孔弧形切口2 c... 目的探讨疝针辅助缝合在单切口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SIL-TAPP)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2月~2024年4月,对20例年轻腹股沟斜疝患者行SIL-TAPP。脐孔弧形切口2 cm置入三通道port行TAPP,患侧下腹壁刺入疝针辅助单手缝合关闭腹膜。结果2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125 min,(91.3±10.0)min;关闭腹膜用时18~30 min,(23.4±3.2)min。术中出血量5~25 ml。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3分。术后住院1~5 d,(2.4±1.0)d。术后腹股沟区血清肿1例,脐部切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随访8~22个月,(15.3±3.4)月,无术后复发,无脐疝。结论SIL-TAPP术中采用疝针辅助缝合关闭腹膜,可以降低单手缝合的难度,尤其适合开展单孔手术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切口腹腔镜 经腹腹膜前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
作者 王秋韵 李明成 +5 位作者 顾慧芸 塔娜 其丽格 朱立东 高敬 曹兴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728-2733,共6页
目的探索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男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组(AS组)和对照组。AS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2 mg/kg艾司氯胺酮,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索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男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组(AS组)和对照组。AS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2 mg/kg艾司氯胺酮,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患者直接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即刻、拔管10 min、拔管30 min、拔管1 h、拔管4 h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对上述时间点患者躁动-镇静和疼痛评估,意识模糊评分量表(CAM-ICU)记录患者苏醒期间谵妄发生率,PACU留观时间,术后24 h采用40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QoR-40)评估恢复质量及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患者拔管10 min后HR、MAP较高,且HR、MAP随时间的变化更为稳定(P<0.05);AS组在拔管即刻及后续各时间点的RAS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RASS、VAS评分都会随时间变化(P<0.05),但AS组的变化过程更为平稳(P<0.05);与对照组相比,AS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PACU留观时间、术后谵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减轻腹腔镜疝修补术后患者疼痛和苏醒期躁动,同时维持患者在PACU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复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 艾司氯胺酮 苏醒期躁动 腹腔镜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纪风涛 蔡肖衡 +5 位作者 吴强 梁建军 杨勇志 叶西就 苗利萍 曹铭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LH)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LH息儿60例,年龄1~5岁,随机分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C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LH)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LH息儿60例,年龄1~5岁,随机分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C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检测动脉血气,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麻醉费用。结果:C组气腹后各时点Cor、NE、E、ACHT水平与气腹前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气腹后上述各指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且显著高于C组同时点(P〈0.05)。与气腹前比较,C组气腹后MAP及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息儿气腹30min后PaCO:均显著增加(P〈0.05),停气腹后恢复至气腹前水平。C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快于G组[(14,7±4.9)minvs(22.1±5.4)min,t=-5.583,P=0.000];C组术后镇痛需求率显著低于G组(5/30vs13/30,x^2=5.079,P=0.024),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6/30vs11/30 ,x^2=2.052,P=0.152);C组麻醉费用比G组明显减少[(599±62)元vs(1964±238)元,t=-30.504,P=0.000]。结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可有效抑制小儿LH围术期的应激反应且经济安全,患儿术毕苏醒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骶管阻滞 腹腔镜修补 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韩继元 怀立春 +2 位作者 汪明辉 李玉珍 方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吸入氧浓度随机分为100%氧组(n=36)、80%氧组(n=38)和60%氧组(n=37)。比较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气腹30 min及术后第1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氧合指数(OI)等呼吸相关指标。比较3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谵妄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气腹30 min时,3组PaO_(2)均在正常范围内;60%氧组PaO_(2)低于100%氧组和80%氧组(均P<0.001)。气腹30 min时,60%氧组OI高于100%氧组(P=0.009),而80%氧组与100%氧组O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3组术后第1天PaO_(2)和OI均降低(均P<0.05),PaCO_(2)均增高(均P<0.05)。术后第1天,60%氧组PaO_(2)和OI高于100%氧组和80%氧组(均P<0.05),60%氧组PaCO_(2)低于100%氧组(P<0.001);80%氧组PaO_(2)和OI均高于100%氧组(P<0.05)。与100%氧组比较,60%氧组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缩短(P=0.019)。3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适当降低吸入氧浓度(60%)对患者术后呼吸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增加患者切口感染、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原地区 腹腔镜修补 腹腔镜子宫切除 全身麻醉 吸入氧浓度 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5
5
作者 王桐生 丁磊 +3 位作者 赵爱民 许开宇 高宏 张能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repair,TEP)与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94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游离腹膜前间隙,放置...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repair,TEP)与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94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游离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TEP组),83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下腹正中小切口游离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应用止痛药物情况、血清肿与切口裂开情况等。结果TEP组手术时间(76±14)min,明旺长于开放组(47±8)min(t=16.623,P=0.000);住院费用(9568.95±1422.23)元,明显高于开放组(5327.75±662.76)元(t=24.88,P=0.000);开放组术后应用镇痛剂(15例vs.6例,X2=5.760,P=0.016)、切口脂肪液化裂开(4例VS.0例,P=0.046,)例数均明显高于TEP组;TEP组住院时间(4.9±0.6)d,与开放组(5.0±0.5)d无统计学差异(t=-1.195,P=0.234);2组血清肿无统计学差异(6例VS.1例,X2=2.937,P=0.087)。177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4月,2组均无疝复发、补片感染、慢性疼痛、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开放手术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上较TEP有明短优势,但术后疼痛、切口并发症高于TEP组,更适合双侧疝及复发疝,对单侧初发疝的治疗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修补 正中切口 腹膜前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01
6
作者 张文海 白剑 +2 位作者 侯湘德 陈新岐 叶小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11-3913,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成人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68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成人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68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3.2±1.2)d和(0.9±0.4)d,显著短于开放组的(6.2±1.8)d和(2.1±0.7)d(P<0.05),但是住院费用腹腔镜组为(7603±511)元,高于开放组的(4667±280)元(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无张力修补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东东 李凯 +3 位作者 路夷平 刘晨 王桐生 张能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择240例患者随机分成TAPP组和开放组,各120例,分别行TAPP和开放...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择240例患者随机分成TAPP组和开放组,各120例,分别行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2组手术均成功。与开放组相比,TAPP组手术时间长[(77±15)minvs(48±9)min,t=18.147,P=0.000],手术费用高[(7363±351)元vs(4635±242元),t=72.663,P=0.000];但术后开始活动早[(6±1)hvs(10±2)h,t=-19.385,P=0.000],住院时间短[(3±1)dvs(5±1)d,t=-15.300,P=0.000]。2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术式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修补 腹腔镜 无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75例 被引量:31
8
作者 刘颜良 曹钧 +3 位作者 张杨 袁野 吴丽媛 蔡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免钉合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行腹腔镜下TEP 75例,术中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骨骼化,平铺补片免钉合。结果均成功施行TEP...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免钉合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行腹腔镜下TEP 75例,术中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骨骼化,平铺补片免钉合。结果均成功施行TEP,手术时间(62.9±16.8)min,术中出血量(18.1±5.2)ml,术后住院时间(2.8±0.7)d。术后阴囊血清肿3例,经1周理疗后阴囊血清肿逐渐吸收;手术部位腹股沟区疼痛1例,1周后自行缓解。75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2.6月,其中随访〉1年53例,未见复发,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免钉合TEP是一种安全可靠、复发率低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完全腹膜外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免钉合腹股沟疝修补术45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严辉弟 肖春林 +2 位作者 王茂林 盛建辉 孙广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免钉合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3月我院对45例(52侧)腹股沟疝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用镜头替代气囊分离器分离腹膜前间隙,用预成形巴德3D Max补片无钉合固定。结果 45...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免钉合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3月我院对45例(52侧)腹股沟疝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用镜头替代气囊分离器分离腹膜前间隙,用预成形巴德3D Max补片无钉合固定。结果 45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5.8±21.8)min,术中出血量(15.3±4.6)ml,术后住院时间(2.7±1.2)d。术后阴囊血清肿1例,局部穿刺抽液3次及理疗1个月后治愈。45例随访1~38个月,平均15.6月,其中随访〉1年36例,未见复发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免钉合TEP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修补 完全腹膜外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固定补片与钉合固定补片在巨大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王帆 靳翠红 +2 位作者 赵凤林 申英末 陈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1-91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手术中使用自固定补片与钉合固定补片治疗巨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疝和腹壁外科...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手术中使用自固定补片与钉合固定补片治疗巨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共80例行TAPP手术的巨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应用自固定补片(观察组),38例应用钉合方法固定普通补片(对照组),对比2组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复发等术后合并症等指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复发等术后合并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2组间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固定补片可降低巨大腹股沟疝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及术后疝复发等合并症的风险,且具有术后慢性疼痛轻的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补 腹腔镜 自固定补片 对比研究 巨大腹股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与开放式腹膜外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朱响 梅拥平 +2 位作者 王馨 吴微庆 曹红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OP)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对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普外科2010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31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 目的: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OP)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对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普外科2010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31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成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OP组相比,TEP术式手术时间长(P〈0.01),住院费用高(P〈0.05),但术后疼痛轻、使用镇痛药物比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少(P〈0.05),随访期间,两组在术后复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和OP均是安全有效的修补方式,两者均有较低的术后复发率,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TEP组明显占有优势。OP采用大家熟悉的入路,容易掌握;TEP学习曲线长,对术者技术要求高,术时长,并有麻醉依赖以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开放式前入路 腹膜外间隙 无张力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疝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瑜峰 李贵斌 +4 位作者 宋连杰 赵卫斌 邱云 王利 尹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月,对24例3~14岁(平均6.6岁)患儿阴囊包块直径≥6 cm,内环直径≥2 cm的巨大腹股...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月,对24例3~14岁(平均6.6岁)患儿阴囊包块直径≥6 cm,内环直径≥2 cm的巨大腹股沟斜疝行TAPP术。经脐及稍下两侧腹直肌外缘置入5 mm trocar,在内环外上缘剪开壁腹膜,游离疝囊,将补片覆盖整个缺损,用3-0可吸收线缝合补片边缘在腹直肌、耻骨梳韧带及联合腱上,4-0可吸收线缝合腹膜。结果 24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50~110 min,平均70 min。术后住院2~4 d,无并发症。随访7~24个月,平均9个月,其中6例>12个月,无复发。结论对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行TAPP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无张力修补 小儿 腹股沟巨大斜 腹膜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区解剖与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萧金丰 贺轲 +2 位作者 向国安 王汉宁 陈开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15-2717,共3页
目的研究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IIPOM)提供准确的临床应用解剖。方法尸体18具,男11具,女7具,共36侧,解剖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结构,测量该区域神经及血管与相应解剖学。结果髂腹... 目的研究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IIPOM)提供准确的临床应用解剖。方法尸体18具,男11具,女7具,共36侧,解剖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结构,测量该区域神经及血管与相应解剖学。结果髂腹下神经髂前上棘内侧(4.10±0.89)cm处穿越腹内斜肌,在距耻骨联合上缘(5.02±1.46)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髂腹股沟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3.09±0.81)cm处穿过腹内斜肌,于耻骨结节上方距耻骨联合上缘(3.84±0.89)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建立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模型。结论量化测量腹股沟区重要结构以及建立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模型对减少TPIPOM术中、术后并发症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解剖 腹腔镜 修补 脐内侧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苏 武文杰 +3 位作者 毛淑平 吴红杰 郭盼盼 周进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科301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血清肿分为无血清肿组(n=281)和血清肿组(n=2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科301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血清肿分为无血清肿组(n=281)和血清肿组(n=2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服用抗凝药物、疝囊直径、术前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1年、疝囊直径≥5 cm、术中出血量>10 ml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预后因素。结论病程>1年、疝囊直径≥5 cm、术中出血量>10 ml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修补 血清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367例 被引量:26
15
作者 沈根海 吴国良 +3 位作者 王刚 李斌 戴玮 高泉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77-1679,共3页
目的:总结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3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7例患者共行423侧TEP术,1例中转行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 目的:总结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3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7例患者共行423侧TEP术,1例中转行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48±25)min;268例放置闭式引流管;术后住院(4.5±1.5)d;术后血清肿12例;随访3~87个月,复发3例。结论:TEP手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对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TEP是首选和主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全腹膜外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斌 徐鲁白 +4 位作者 蔡景理 王继生 胡海 许家镕 吴伟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902-290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补片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安全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补片疝修补术(TAPP)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40例,双侧斜疝5例,腹股...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补片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安全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内置补片疝修补术(TAPP)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40例,双侧斜疝5例,腹股沟直疝6例。结果:5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5±12.6)(46~10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6±1.3)(2~6)d。未发生阴囊血肿、水肿,切口无感染,切口瘢痕小,美容效果好。结论:TAPP是安全可行的疝修补新方法,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修补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附41例报告)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文 马冰 +4 位作者 杜晓辉 夏绍友 肖西平 李荣 陈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采用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Bard Composix Mesh)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8月,对41例切口疝(腹壁缺损长径3~25cm,宽径3~18cm)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腹腔内粘连松解和采用强生疝...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采用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Bard Composix Mesh)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8月,对41例切口疝(腹壁缺损长径3~25cm,宽径3~18cm)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腹腔内粘连松解和采用强生疝修补用缝合器行补片固定修补术。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82min,平均85min。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排便、排气时间25~41h,平均32h。术后第2天进食。术后住院5~7d,平均6d。41例随访6~16个月,平均9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采用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复合补片 修补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强 胡华琨 +3 位作者 叶玲玲 沈世晖 程丽群 李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300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9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208例,男27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至4岁,体重8.5~22... 目的探讨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300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9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208例,男27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至4岁,体重8.5~22.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布洛芬注射液组(I组)、布洛芬栓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0例。麻醉维持开始时,I组予以布洛芬注射液10 mg/kg静脉滴注,S组予以布洛芬栓(50 mg/粒)约5 mg/kg塞肛,C组予以同I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4 h后均重复给药1次。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FLACC评分>3分时,补充给予舒芬太尼0.05~0.1μg/kg。记录术后1、2、4、6、8 h的FLACC评分和术后1、1~2、2~4、4~6和6~8 h内FLACC评分>3分的患儿例数。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补充量,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内和术后1~2 h I组FLACC评分>3分的例数明显少于S组、S组明显少于C组(P<0.05)。S组和C组舒芬太尼补充量明显多于I组(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布洛芬栓比较,布洛芬注射液静脉给药可有效减轻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疼痛,对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腹腔镜 腹股沟斜修补 儿童 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16例报告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存川 陈鋆 +1 位作者 胡友主 徐以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04-405,共2页
目的 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方法。 方法  16例腹股沟疝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TEP) ,其中斜疝 14例 ,直疝 2例。 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手术时间 6 5 6 (40~12 0 )min ,术后平均住院 3 7(3~ 7)d。无并发症... 目的 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方法。 方法  16例腹股沟疝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 (TEP) ,其中斜疝 14例 ,直疝 2例。 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手术时间 6 5 6 (40~12 0 )min ,术后平均住院 3 7(3~ 7)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疝复发。 结论 TEP是一种有效的疝修补技术 ,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修补 腹腔镜 腹股沟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i-gel喉罩通气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麻醉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胜红 王胜斌 +2 位作者 居霞 徐四七 陈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9-860,共2页
腹股沟疝好发于小儿,目前主要是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1],麻醉方法多采用喉罩通气的全身麻醉[2],有研究[3]证实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的手术,但此类麻醉方法对i-gel喉罩通气在腹腔镜... 腹股沟疝好发于小儿,目前主要是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1],麻醉方法多采用喉罩通气的全身麻醉[2],有研究[3]证实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的手术,但此类麻醉方法对i-gel喉罩通气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麻醉效应的影响如何,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i-gel喉罩通气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麻醉效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 麻醉效应 修补 神经阻滞 髂腹股沟 超声引导 腹腔镜 髂腹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