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可持续发展看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奇 叶文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它的潜在假定之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分析传统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增加了生产环境资源的第 0部类 ,从而构建了面向可持续发... 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它的潜在假定之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分析传统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增加了生产环境资源的第 0部类 ,从而构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部类生产理论。在社会总资本重新划分的基础上 ,对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以及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三大部类的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生产理论 社会再生产理论 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大部类生产增长的基本趋势
2
作者 曹阳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60-66,共7页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生产增长的基本趋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生产资料比消费资料增长更快,也就是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另一种则认为是平行发展,而否认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本文也就这一问题,谈一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一。
关键词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生产大部类 优先增长 基本趋势 生产增长 科学技术革命 消费资料生产 技术进步 马克思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裴小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0,共4页
研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有助于加深对于很多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性问题的理解。目前中国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宏观经济总量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障碍,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主... 研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有助于加深对于很多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性问题的理解。目前中国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宏观经济总量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障碍,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主要表现。重新探讨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对于中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基本矛盾的作用下,工人阶级只能得到代表可变资本的那部分消费资料,因此它的社会再生产受其相对狭小的消费基础的限制,发展中必然受到经济危机的破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社会再生产,把消费资料的增长从可变资本的限制下解放出来,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大部类对比速度 消费资料 可变资本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罗玉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2年第3期61-65,共5页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根据国内外的实践材料,对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规律性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这里我想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一由于经济学界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理解不一致,我想就从这里谈起。
关键词 两大部类生产 第一部类 技术进步 对比关系 第二部类 发展速度 生产条件 社会生产 乙类工业 机器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
5
作者 陈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5期76-79,共4页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基本前提下,两大部类产品在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交换中,实物形态上应该得到相互的满足。 (2)一切商品都可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价值构成必须按照新的生产要求进行重新组合,但组合后Ⅰ部类需要与Ⅱ部类进行实物交换的商品在价值总量上应该是相等的。并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类 生产条件 社会再生产 两大部类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生产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 比例关系 生产过程 生产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平衡理论
6
作者 李世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14,共3页
静态结构平衡分析,是属于国民经济结构学的范畴。国民经济结构学,扼要说来,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下一个社会的整个经济系统的构成或构造及其运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即生产力结构。在国民经济结构学中,静态结构平... 静态结构平衡分析,是属于国民经济结构学的范畴。国民经济结构学,扼要说来,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下一个社会的整个经济系统的构成或构造及其运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即生产力结构。在国民经济结构学中,静态结构平衡分析,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静态结构平衡分析,就是根据国民经济结构学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大部类 国民经济结构学 平衡理论 马克思 平衡分析 静态结构 投入产出表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列昂节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保持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
7
作者 薛夫 《中州学刊》 1982年第1期3-7,共5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虽然《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由于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物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虽然《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由于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特殊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如果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那么,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理论,就远远超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界限。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看,斯大林的这一评论也是十分正确的。这里,我就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问题,谈以下几点学习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大部类 第一部类 社会再生产 第二部类 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产品 马克思 简单再生产 实现条件 个别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自身生产中“两种生命的生产”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明立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2期23-27,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就是家庭。”接着,在指出了“从...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就是家庭。”接着,在指出了“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就“在历史上起着作用的”“三因素”之后,又说:“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是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3—34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又指出,作为历史中决定因素的“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身生产 种生命 生活资料 生产 恩格斯 生存资料 物质资料的生产 相互关系 两大部类生产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两大部类的关系
9
作者 李周 杨雄 《经济科学》 1981年第2期33-41,共9页
本文试图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初步探付:第一,论证再生产诸条件,推导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再生产模式;第二,论述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发展诸形式;第三,剖析'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在展开分析之前,首先作大家熟知的三点必要的假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大部类 扩大再生产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主义条件下 增长规律 环比发展速度 生产模式 简单再生产 协调发展 有机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試論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兩大部类之間的分配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世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3年第2期3-11,共9页
(一)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是国民經济中最根本的、帶有战略意义的比例心衔?Ⅰ(V+M)和Ⅱc之間的比例关系,“甚至在純粹共产主义下也有意”。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間的比例正确了,国民經济中其他許多比例,才有可能处理得正确。
关键词 劳动力增长 工业劳动生产 装备水平 增长速度 社会生产大部类 全体劳动者 消费水平 分配比例 国民 劳动生产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的有益探索——董辅礽著《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问题》评介
11
作者 王积业 《经济科学》 1981年第4期52-59,共8页
不久前,董辅礽同志的经济论文集——《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问题》一书已由三联书店出版。这本书是以文章选编形式出现的,但是各篇文章中间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形成较严谨的结构,是一部较完整的经济理论专著。在这本书中。
关键词 积累基金 社会主义 消费基金 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再生产 社会生产大部类 消费资料生产 比例关系 种形态 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和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原理
12
作者 邱丹 《江汉论坛》 1963年第2期11-13,共3页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原理和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就是两大部类关系钓具体化。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原理和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原...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原理和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就是两大部类关系钓具体化。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原理和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原理,虽然都是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原理,但它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原理;它们之间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是同一个原理的“抽象一般”和“具体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大部类 马克思 原理 工农业 社会再生产 重工业 主导作用 具体化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几个问题(读书札记)
13
作者 梁釗 《学术研究》 1962年第5期22-30,共9页
馬克思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规律中发现的再生产理論,虽然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但是它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适用的,同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用馬克思再生产理論的基本原理,以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經济,为... 馬克思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规律中发现的再生产理論,虽然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但是它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适用的,同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用馬克思再生产理論的基本原理,以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經济,为社会主义的經济工作和计划工作提供客观的理論根据,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社会生产大部类 扩大再生产 社会主义制度 重工业 农业 对比关系 生产资料 消费品 个人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经济发展速度
14
作者 郭慧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3年第6期11-14,20,共5页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实现今后二十年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十年要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要广泛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革...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实现今后二十年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十年要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要广泛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革。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很快。但它为后十年的经济增长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社会生产大部类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大部类 第一部类 扩大再生产 生产公式 经济发展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15
作者 林世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1-17,38,共8页
自重新展开“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讨论以来,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再生产的实际情况表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并... 自重新展开“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讨论以来,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再生产的实际情况表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并不总是快于消费资料生产,根本否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这两种观点都值得研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否定它是不对的。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生产 增长速度 消费资料生产 扩大再生产 增长规律 绝对量 表现形式 优先增长 客观经济规律 社会生产大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扩大再生产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16
作者 刘思华 《学术论坛》 1982年第3期22-24,7,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它指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必须逐步地由过去以外延为主发展经济的路子转到以内含为主发展经济的路子上来。实行这个转变以后,我国社会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它指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必须逐步地由过去以外延为主发展经济的路子转到以内含为主发展经济的路子上来。实行这个转变以后,我国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产品的增长对比关系将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有的同志断言,今后要想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是再不可能了。有的同志认为,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即使是技术进步、有机构成提高,也不会引起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马列主义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同我国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是不是对立的?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同大家讨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马克思和列宁早就有过论述。将这些论述归结起来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扩大再生产 优先增长 技术进步 生产资料生产 增长速度 发展经济 手工劳动 社会生产大部类 社会劳动生产 我国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质量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影响
17
作者 黄良奇 徐万岱 庞志飞 《江淮论坛》 1982年第1期24-25,46,共3页
在这里,我们所要涉及的问题,并不是要去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比例,相反,是要研究在生产比例已确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质量如何将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有什么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寻找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比例... 在这里,我们所要涉及的问题,并不是要去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比例,相反,是要研究在生产比例已确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质量如何将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有什么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寻找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比例失调的原因,对于正在进行的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也许是有益的。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生产,并根据生产规模,又把社会生产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通过这些科学划分,分析了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比例 产品质量 国民经济调整 社会生产大部类 马克思主义 生活消费资料 生产理论 实现条件 生产资料 比例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再生产的根本问题是比例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培信 《学术研究》 1980年第2期13-17,共5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任何社会再生产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任何社会再生产都要遵循一定的比例才能实现的。马克思说:“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三六八页)所以,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进一步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对于加深认识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是有其重大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根本问题 国民经济 比例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 扩大再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生产大部类 生产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光杰 《江汉论坛》 1963年第3期7-13,共7页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原理。这个原理揭示了在扩大再生产(伴随技术进步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说,在技术进步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要实现扩大的再生产,必须...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原理。这个原理揭示了在扩大再生产(伴随技术进步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说,在技术进步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要实现扩大的再生产,必须是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 生产资料生产 技术进步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增长速度 劳动者 优先增长 社会生产大部类 物化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大发展——学习毛主席关于农轻重关系的论述
20
作者 胡琛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4期1-5,共5页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多快好省地发展国民经济...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多快好省地发展国民经济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我们批判“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的锐利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 生产理论 优先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 农轻重关系 社会生产大部类 工业和农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