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型社会试验区体育竞争力水平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罗平 欧阳新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3,44,共8页
运用逻辑分析、德尔菲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的区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指标的权重,实现了区域体育竞争力的量化评价。通过对2007年—2009年两型社会试验区的体育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发... 运用逻辑分析、德尔菲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的区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指标的权重,实现了区域体育竞争力的量化评价。通过对2007年—2009年两型社会试验区的体育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发现,2007年—2009年两型社会试验区体育竞争力水平稳步上升。其中,竞技体育竞争力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余各维度竞争力均呈上升趋势,且群众体育竞争力和体育产业竞争力上升势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试验区 体育竞争力 竞技体育竞争力 群众体育竞争力 体育科技竞争力 体育产业竞争力 学校体育竞争力 体育文化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特征分析——基于“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前后的对比 被引量:18
2
作者 侯蕊 李红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8,共10页
研究目的:定量测度武汉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变规律,分析其耦合协调特征,为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检验"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格网分析法、指标空间化模型、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 研究目的:定量测度武汉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变规律,分析其耦合协调特征,为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检验"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格网分析法、指标空间化模型、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5-2018年,武汉市二级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分异显著,农业生产功能、生物保护功能、景观保育功能总体表现为减弱趋势,产值功能、人口承载功能、建筑承载功能、气候调节功能总体表现为增强趋势,其中产值功能增幅最大;(2)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整体有所下降,减幅分别为23.04%和0.49%,社会功能有较大提升,增幅为66.93%;(3)3个时期武汉市土地利用总功能均值分别为0.206、0.202和0.204,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功能提升最为显著,呈现出以城市中心到外延"高-低-高"的圈层式分布格局。研究结论:"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置后武汉市土地利用多功能耦合协调度先降后升,良好协调区以江汉区为中心规模扩张,武汉市土地利用多功能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增强的优化发展态势,不同行政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协调性有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多功能 时空变化 耦合协调度 社会试验区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视野下的长沙滨江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磊 魏春雨 《华中建筑》 2014年第6期156-160,共5页
近几年,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中已经迅猛开展并受到关注,然而长沙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其工业遗产的发展相对滞后。该文通过对长沙滨江近代工业遗产的分布及保存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该区域工业遗产的... 近几年,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中已经迅猛开展并受到关注,然而长沙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其工业遗产的发展相对滞后。该文通过对长沙滨江近代工业遗产的分布及保存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该区域工业遗产的共性与个性,并契合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格局特征,结合实例,分别从规划、建筑、技术、景观等角度剖析长沙滨江区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得与失。最后试图从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宏观规划等薄弱环节给出建议,以推进工业遗产再开发在长沙的发展,从而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社会试验区 湘江风光带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适宜性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