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高产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1
作者
戴天斌
罗先刚
张万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0期71-71,152,共2页
罗山县2010年通过对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两优多系1号"高产稳产,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隆两优6号"增产潜力大,推广前景好。
关键词
两优多系1号
隆
两
优
6
号
杂交水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优多系1号在山区中低产田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韦忠耿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23-24,共2页
两优多系1号是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较适宜在山区中低产田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10~2012年在福建省屏南县种植,综合表现为: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较耐寒、耐旱、耐瘠,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产量高,适口性好。一般每667...
两优多系1号是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较适宜在山区中低产田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10~2012年在福建省屏南县种植,综合表现为: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较耐寒、耐旱、耐瘠,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产量高,适口性好。一般每667 m2产量515.6 kg。该文总结其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优多系1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高产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1
作者
戴天斌
罗先刚
张万富
机构
罗山县种子管理站
罗山县莽张镇农业中心
罗山县竹竿镇农业中心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0期71-71,152,共2页
文摘
罗山县2010年通过对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两优多系1号"高产稳产,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隆两优6号"增产潜力大,推广前景好。
关键词
两优多系1号
隆
两
优
6
号
杂交水稻
试验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优多系1号在山区中低产田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韦忠耿
机构
福建省屏南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23-24,共2页
文摘
两优多系1号是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较适宜在山区中低产田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10~2012年在福建省屏南县种植,综合表现为:熟期适中,后期转色好,较耐寒、耐旱、耐瘠,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产量高,适口性好。一般每667 m2产量515.6 kg。该文总结其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优多系1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Keywords
Hybrid rice
Liangyouduoxi No.
1
field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高产试验初报
戴天斌
罗先刚
张万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优多系1号在山区中低产田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韦忠耿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