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助ATRP法合成两亲性星状多臂h-PCMS-g-mPEG接枝共聚物 被引量:6
1
作者 姚军善 赵庸 +4 位作者 张勇林 刘超 宫希杰 雷良才 李海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所合成的h-PCMS的组成结构、相对分...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分别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所合成的h-PCMS的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和转化率的影响。在NaH催化下,以不同支化度的h-PCMS与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mPEG)进行醚化反应,制得以超支化大分子h-PCMS为疏水性核,以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mPEG)为亲水性臂的两亲性星状多臂接枝共聚物h-PCMS-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 单甲氧基封端聚乙二醇 两亲性星状多臂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两亲性生物降解接枝共聚物的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彩旗 谭惠民 +1 位作者 董宇平 李广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对新型的两亲性生物降解接枝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HPC-g-PCL)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试。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接枝共聚有效地降低了PCL的结晶度,且随着PCL链段含量的降低,接枝共聚物的结晶度相应下降。DSC结果表明,与PCL均聚物相... 对新型的两亲性生物降解接枝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HPC-g-PCL)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试。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接枝共聚有效地降低了PCL的结晶度,且随着PCL链段含量的降低,接枝共聚物的结晶度相应下降。DSC结果表明,与PCL均聚物相比,所得接枝共聚物的Tm、Tc和Xc均明显降低,且随着PCL链段含量的降低而不断下降;同时,与先熔融后冷却相比,室温下的共聚物溶液浇注膜,其结晶程度更完善。水解降解实验结合GPC曲线和SEM照片结果表明,与均聚物PCL相比,接枝共聚物更易发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纤维素 己内酯 生物降解 共聚物 两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勇林 王梦元 +4 位作者 姚军善 刘超 叶妮雅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98,110,共5页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无规共聚,合成二元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然后,在催化剂BF3/Et2O的作用下,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的环氧基团开环,与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mPEG)发生接枝(grafting-onto)反应,获得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的特点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可控性好,后修饰反应获得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效率高,为研究接枝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 两亲性梳型共聚物P(MMA-co-GMA)-g-m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6-156,共1页
近年来,利用两亲性高分子链的自组装制备纳米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其中共聚物胶束化的研究尤为广泛和深入。自组装的研究以高分子的设计和合成为基础。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于其合成技术成熟,自组装行为的研究较为透彻。而结构规整... 近年来,利用两亲性高分子链的自组装制备纳米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其中共聚物胶束化的研究尤为广泛和深入。自组装的研究以高分子的设计和合成为基础。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于其合成技术成熟,自组装行为的研究较为透彻。而结构规整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则一直是高分子化学上的一道难题,严重影响了其自组装研究的进展。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相对复杂的支化结构必然会使其自组装行为更为多样化,影响自组装行为的因素更多。对这类两亲性共聚物的研究不仅可以扩展自组装技术的应用领域,还可以使我们掌握更多聚合物结构与自组装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指导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和发展要求,本文的工作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①合成了结构规整的以聚丙烯酸(亲水)为主链的线形和星形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发展了一种制备此类共聚物的方法;②对其在水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自组装 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两亲性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5
作者 王芳平 牟琥珀 +3 位作者 张珺瑛 李晚霞 王志华 杜新贞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31-1334,共4页
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C8PhEO10Ac)为大分子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采用大分子单体接枝共聚法,制备了一种两亲性接枝共聚物(AA-AM-g-C8PhEO10Ac),用静态光散射(SLS)与GPC联用技术测得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为9.51&... 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C8PhEO10Ac)为大分子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采用大分子单体接枝共聚法,制备了一种两亲性接枝共聚物(AA-AM-g-C8PhEO10Ac),用静态光散射(SLS)与GPC联用技术测得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为9.51×105,用FTIR、1H NMR和TG/DTA等手段对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AA-AM-g-C8PhEO10Ac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球型胶束,随着浓度增大,趋向于形成更大的自组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 丙烯酰胺 大单体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g-聚(卤代)苯乙烯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可控合成
6
作者 彭丹 张晓环 +1 位作者 刘小兰 张荣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以丙烯酸甲酯、(卤代)苯乙烯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从主干接枝的合成策略和聚丙烯酸甲酯的碱性水解,实现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g-聚(卤代)苯乙烯的可控合成。主链和侧链的分子量可分别通过调整单体与引发剂的投料... 以丙烯酸甲酯、(卤代)苯乙烯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从主干接枝的合成策略和聚丙烯酸甲酯的碱性水解,实现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g-聚(卤代)苯乙烯的可控合成。主链和侧链的分子量可分别通过调整单体与引发剂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卤代)苯乙烯单体接枝共聚时,采用单体过量的本体聚合且单体转化率控制在10%以内,可制得分子量分布小于1.30的接枝共聚物,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接枝聚合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两亲性 共聚物 聚丙烯酸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行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静 朱有亮 +1 位作者 裴汉文 刘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9-945,共7页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CGMD)方法研究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在不同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分析了主链刚性及链长对自组装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溶剂对主链为良溶剂而对支链为不良溶剂时,两亲性接枝共聚物随主链刚性的增加自组装形...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CGMD)方法研究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在不同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分析了主链刚性及链长对自组装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溶剂对主链为良溶剂而对支链为不良溶剂时,两亲性接枝共聚物随主链刚性的增加自组装形成花状胶束、花桥状胶束及桥状胶束,并且组分比例对自组装结构影响很大;随着链长的增加,柔性链出现单花状胶束到多花状胶束的转化.当溶剂对主链为不良溶剂而对支链为良溶剂时,可得到近球形或椭球形核壳状胶束及束状结构;不同链长时,柔性接枝共聚物链均只能得到近球形的单核壳状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 自组装 选择性溶剂 花状胶束 桥状胶束 核壳状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乙烷-g-聚己内酯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药物释放行为 被引量:5
8
作者 毛静 甘志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91-2296,共6页
通过环氧丙醇(GL)与环氧乙烷(EO)的阴离子顺序开环聚合制备了水溶性嵌段共聚物PEO-b-PGL,以PGL嵌段每个重复单元的侧羟基为引发点进一步引发ε-己内酯(CL)的开环聚合,合成了结构规整的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主链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EO-b-... 通过环氧丙醇(GL)与环氧乙烷(EO)的阴离子顺序开环聚合制备了水溶性嵌段共聚物PEO-b-PGL,以PGL嵌段每个重复单元的侧羟基为引发点进一步引发ε-己内酯(CL)的开环聚合,合成了结构规整的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主链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EO-b-PGL-g-PCL).研究了PEO-b-PGL-g-PCL在水相中的自组装行为,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以疏水性药物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研究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组成对药物的扩散释放以及降解释放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 聚环氧乙烷 聚己内酯 自组装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聚L-谷氨酸苄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胶束制备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秋华 魏天柱 +3 位作者 梁芳 宋溪明 韩光喜 张国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50-1654,共5页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大分子引发剂,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引发L-谷氨酸苄酯环内酸酐(BLG-NCA)聚合合成了两亲性聚丙烯酰胺/聚L-谷氨酸苄酯接枝共聚物(PAM-g-BLG),采用IR,1HNMR和GPC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大分子引发剂,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引发L-谷氨酸苄酯环内酸酐(BLG-NCA)聚合合成了两亲性聚丙烯酰胺/聚L-谷氨酸苄酯接枝共聚物(PAM-g-BLG),采用IR,1HNMR和GPC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芘作荧光探针,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胶束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PAM能够引发BLG-NCA开环聚合得到接枝共聚物,在一定条件下接枝共聚物能够形成球形的稳定胶束,cmc值和胶束粒径随着共聚物中疏水性聚L-谷氨酸苄酯(PBLG)链段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谷氨酸苄酯 两亲性共聚物 开环聚合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大分子单体与NVP接枝共聚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丙红 周长忍 +2 位作者 缪婧 李立华 邓倩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共引发剂引发消旋-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制备了末端双键功能化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PLA-HEMA);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分子单体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并初步研究...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共引发剂引发消旋-丙交酯(D,L-LA)开环聚合,制备了末端双键功能化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PLA-HEMA);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分子单体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并初步研究了共聚单体摩尔比和PLA支链长度对合成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大分子单体投料量和PLA支链长度增大,共聚物膜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增大,而亲水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大分子单体 N-乙烯基吡咯烷酮 共聚物 两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高规整度梳形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11
作者 陈卫星 邹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5,53,共4页
两亲性梳形共聚物是一类具有特殊链构造的高分子,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聚合物材料。综述了两亲性梳形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提高两亲性梳形共聚物的规整度对于共聚物性能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拓宽了它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两亲性 高立构规整度 梳形共聚物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聚长链α-烯烃共聚物的合成及在柴油乳液中的作用
12
作者 沈洪富 齐美洲 +1 位作者 范志强 傅智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2,共5页
用负载型TiCl4/MgCl2催化剂催化1-十八烯(1-oct)与对甲基苯乙烯(pMS)共聚合,得到1-oct与pMS的共聚物[P(1-oct-co-pMS)]。再通过反应性基团功能化法,用HBr/H2O2对P(1-oct-co-pMS)中pMS结构单元上的对位甲基进行选择性溴化,接着用改进的Wi... 用负载型TiCl4/MgCl2催化剂催化1-十八烯(1-oct)与对甲基苯乙烯(pMS)共聚合,得到1-oct与pMS的共聚物[P(1-oct-co-pMS)]。再通过反应性基团功能化法,用HBr/H2O2对P(1-oct-co-pMS)中pMS结构单元上的对位甲基进行选择性溴化,接着用改进的Williamson醚化法将端羟基聚乙二醇(PEG-OH)接枝到P(1-oct-co-pMS)主链上,制备了PEG-OH接枝P(1-oct-co-pMS)[P(1-oct-co-pMS)-g-PEG]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实现了聚长链α-烯烃的功能化。以P(1-oct-co-pMS)-g-PEG为分散剂,山梨糖醇酐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混合物为表面活性剂,采用高剪切乳化机制备了含水乳化柴油(即柴油乳液),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柴油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含有P(1-oct-co-pMS)-g-PEG的柴油乳液稳定性较好,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稳定6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Α-烯烃 对甲基苯乙烯 共聚物 两亲性 柴油乳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接枝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合成、表征和胶束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芳平 杜新贞 +2 位作者 王春 董小丽 陈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0-354,共5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丙烯酸(AA)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活性大单体(C8PhEO10Ac)共聚,合成了以聚丙烯酸为主链、C8PhEO10Ac为支链的水溶性两亲接枝共聚物(PAA-g-C8PhEO10Ac),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其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4.37×104,... 通过自由基聚合,丙烯酸(AA)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活性大单体(C8PhEO10Ac)共聚,合成了以聚丙烯酸为主链、C8PhEO10Ac为支链的水溶性两亲接枝共聚物(PAA-g-C8PhEO10Ac),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其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4.37×104,用FTIR和1H-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和组成,共聚物分子中丙烯酸单体与活性大单体的摩尔比为9∶1,每个共聚物分子中平均约有32个C8PhEO10侧链.用表面张力法、荧光探针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在第一临界胶束浓度(cmc1)和第二临界胶束浓度(cmc2)时都形成了球型胶束.与cmc1时相比,cmc2时溶液表面张力进一步降低,胶束内部极性进一步减小,而且胶束粒径增大、结构紧密.氯化钠的加入可使共聚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和胶束内部极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 丙烯酸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活性大单体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2/IDA催化体系制备两亲性超支化星状聚合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琳 夏平 王国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82-1386,共5页
采用氯化亚铁(FeCl2)/亚胺基二乙酸(IDA)催化体系引发对氯甲基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获得端基和线性单元上含有多个氯原子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再次引发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进行原子转移自由... 采用氯化亚铁(FeCl2)/亚胺基二乙酸(IDA)催化体系引发对氯甲基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获得端基和线性单元上含有多个氯原子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再次引发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得了具有超支化核的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tBMA),所得产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得到两亲性超支化星状共聚物P(CMS-g-M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超支化聚合物 两亲性 星状聚合物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接枝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的合成及自组装
15
作者 邹娜 杜海燕 张军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6,30,共4页
主要研究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链,聚异丁烯马来酸酐(PIBSA)为支链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接枝共聚物由PIBSA和PVA1799通过酯化反应得到,改变投料比能得到不同接枝率的共聚物。以二甲基亚砜(DMSO)做共溶剂,... 主要研究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链,聚异丁烯马来酸酐(PIBSA)为支链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接枝共聚物由PIBSA和PVA1799通过酯化反应得到,改变投料比能得到不同接枝率的共聚物。以二甲基亚砜(DMSO)做共溶剂,水做选择性溶剂,室温下自组装得到了稳定的聚集体溶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聚集体形貌为球形,动态激光光散射表明粒径随接枝率、水含量和接枝共聚物初始浓度的变化而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 聚乙烯醇 聚异丁烯马来酸酐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刚性聚肽亲溶剂链段的共聚物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志纬 杜悦 +1 位作者 蔡春华 林嘉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7-425,共9页
首先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b-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S-b-PBLG)聚肽嵌段共聚物,然后通过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的酯交换反应部分取代PBLG链段的侧链苄基,得到聚苯乙烯-b-聚(γ-苄基-L-谷氨酸酯-co-聚乙二醇-L-谷氨酸酯)(... 首先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b-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S-b-PBLG)聚肽嵌段共聚物,然后通过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的酯交换反应部分取代PBLG链段的侧链苄基,得到聚苯乙烯-b-聚(γ-苄基-L-谷氨酸酯-co-聚乙二醇-L-谷氨酸酯)(PS-b-P(BLG/PEGLG))接枝改性嵌段共聚物。使用溶液自组装的方法,以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THF-DMF)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1)为起始共溶剂,水为选择性溶剂,制备了PS-b-PBLG和PS-b-P(BLG/PEGLG)共聚物的自组装胶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和激光光散射仪(LLS)等测试表征了共聚物自组装体的形貌。研究表明,PS-b-PBLG共聚物自组装形成了球形粒子,而PS-b-P(BLG/PEGLG)接枝改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了新颖的碗状核壳型粒子。这些组装体中,较为亲水的PBLG或P(BLG/PEGLG)刚性链段形成了外壳,较为疏水的PS链段形成了内核。通过改变共聚物结构(PEG接枝率和接枝长度等)和自组装条件(温度和加水速率等)调控自组装结构。当PEG接枝率较高或接枝链长度较长时,纳米碗的开口较大,并可转变为纳米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纳米碗形成的机理及其形貌的转变规律。PS-b-P(BLG/PEGLG)接枝改性嵌段共聚物在THF-DMF溶剂中溶解良好,加水诱导共聚物自组装可形成以PS为核、P(BLG/PEGLG)为壳的自组装初级胶束;随着加水量的增加,初级自组装胶束内部的有机溶剂向外扩散,而水不能进入胶束内核,因此胶束发生塌缩形成纳米碗。当未接枝PEG或PEG含量较低时,聚肽链段堆积较为紧密导致外壳较为坚硬,当有机溶剂向外扩散时,胶束形貌不易变形,因此保持了球形结构;而当PEG含量更高时,壳层P(BLG/PEGLG)聚肽链段的运动能力更强,当有机溶剂向外扩散时,胶束开口程度较大,甚至形成纳米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肽自组装 两亲性共聚物 刚-柔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 纳米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胶束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宗斌 宋晓青 +1 位作者 刘晓亚 杨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72-1274,共3页
The amphiphilic grafting copolymer,Polyepoxymethylsiloxane-g-poly(N,N-dimethylacryl amide),was prepared by epoxy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polyepoxymethylsiloxane(PEMS) and hydroxyl-terminated poly(N,N-dimethylac... The amphiphilic grafting copolymer,Polyepoxymethylsiloxane-g-poly(N,N-dimethylacryl amide),was prepared by epoxy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polyepoxymethylsiloxane(PEMS) and hydroxyl-terminated poly(N,N-dimethylacrylamide)(OH-PDMAAm).The structure of the PEMS-g-PDMAAm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The micellization of PEMS-g-PDMAAm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dynamic laser light scatter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above the 0.13mg/mL,the grafting copolymer associated and the average hydrodynamic radiuses of micelles were 121nm and 4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两亲性共聚物 大分子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钠离聚体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新华 谢洪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2,共5页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氧乙烯(PEO)大单体在苯中与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共聚,合成了含聚氧乙烯支链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以此共聚物为前体,经NaOH的甲醇溶液中和,合成了同时含有非离子、阴离子的两亲性钠离聚体。红外光谱...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氧乙烯(PEO)大单体在苯中与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共聚,合成了含聚氧乙烯支链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以此共聚物为前体,经NaOH的甲醇溶液中和,合成了同时含有非离子、阴离子的两亲性钠离聚体。红外光谱、膜渗透压计、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结果显示,前体和两亲性钠离聚体为规整接枝共聚物,平均接枝数为6.5~16.1;前体中聚氧乙烯支链与主链中的丙烯酸链节生成氢键,而两亲性钠离聚体中此氢键消失。两亲性钠离聚体有良好的乳化性、吸水性和相转移催化性质。当聚氧乙烯的质量分数由30.2%增至45.0%时,两亲性钠离聚体的吸水率由105%增至175%;随两亲性钠离聚体加入量的增加,Williamson固液反应中的固体苯酚钾转化率提高。固体苯酚钾转化率最大可达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钠离聚体 聚氧乙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 共聚物 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与苯乙烯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
19
作者 赵祺 张长生 +2 位作者 贺传兰 黄明 李茂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3-814,共2页
Graft copolymer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oxide)side chains on a polystyrene backbone were acrylamided.The amide groups in the copolymers were ionized by using potassium naphthalene,and grafting was achieved by utilizi... Graft copolymer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oxide)side chains on a polystyrene backbone were acrylamided.The amide groups in the copolymers were ionized by using potassium naphthalene,and grafting was achieved by utilizing the amide anions as initiator site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oxide at 70℃.The graft copolymers was characterized with respect to molecule weight and composition using NMR,IR,GPC,and DSC.GPC result from the graft copolymer sample suggested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苯乙烯 两亲性聚合物 合成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高聚物及其应用
20
作者 童身毅 万敏 张良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48,68,共4页
两亲性高聚物在生物材料、高分子加工助剂、药物载体、乳液分散剂、粘合剂、涂料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综述了不同种类两亲性高聚物的合成、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 两亲性 高聚物 嵌段共聚物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