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co-甲基丙烯酸)自组装胶束假固定相电动色谱的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新宇 倪鑫炯 +3 位作者 卢婕 邢晓平 曹玉华 曹光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研究了两亲性无规共聚物聚(苯乙烯-co-甲基丙烯酸)(P(St-co-MAA))(单体摩尔比分别为6∶4和7∶3)自组装胶束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作为假固定相(PSP)的胶束电动色谱性能。测定了聚合物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对胶束内核微环境的极性、表... 研究了两亲性无规共聚物聚(苯乙烯-co-甲基丙烯酸)(P(St-co-MAA))(单体摩尔比分别为6∶4和7∶3)自组装胶束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作为假固定相(PSP)的胶束电动色谱性能。测定了聚合物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对胶束内核微环境的极性、表面电荷密度和流体力学直径等微结构参数进行了表征,对时间窗口、亚甲基选择性等电动色谱参数进行了测定,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P(MMA-co-MAA))胶束、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体系进行了比较;利用线性溶剂化能关系(LSER)研究了聚合物PSP的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P(St-coMAA)体系具有最小的CMC、最宽的时间窗口和最好的亚甲基选择性;LSER表明,疏水作用是决定聚合物PSP选择性的最主要因素,氢键酸度其次,特别是P(St-co-MAA)(单体摩尔比7∶3)体系具有最高的作用参数,显示了该PSP具有较高的分离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色谱 两亲性无规共聚物 假固定相 线性溶剂化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