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敏两亲性接枝物PAM-g-PNIPAm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
17
1
作者
郭睿威
鹿现栋
方道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11-1314,共4页
以巯基乙胺为分子量调节剂 ,以丙烯酰氯作为链端转化剂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端丙烯酰胺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 (PNIPAm)大分子单体 ;与丙烯酰胺共聚合 ,合成了以 PNIPAm为侧链的接枝聚丙烯酰胺 .用 FTIR和 1 H NMR方法表征了接枝聚合物...
以巯基乙胺为分子量调节剂 ,以丙烯酰氯作为链端转化剂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端丙烯酰胺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 (PNIPAm)大分子单体 ;与丙烯酰胺共聚合 ,合成了以 PNIPAm为侧链的接枝聚丙烯酰胺 .用 FTIR和 1 H NMR方法表征了接枝聚合物与大分子单体的组成 .该接枝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热缔合特性及明显的温敏增稠性 ,水溶液的粘度在 32~ 5 0℃之间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增稠剂
两亲性接枝聚合物
PAM-g-PNIPAm
合成
表征
大分子单体
聚(M-异丙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g-PHB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先津
代元坤
+1 位作者
苑志磊
贺继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7期42-46,共5页
首先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将壳聚糖(CS)的氨基进行保护,得到油溶性产物SCS;以二丁基镁为引发剂引发β-丁内酯开环聚合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PHB),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改性剂对PHB端基进行活化;然后将PHB接枝到SCS分子链上得到...
首先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将壳聚糖(CS)的氨基进行保护,得到油溶性产物SCS;以二丁基镁为引发剂引发β-丁内酯开环聚合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PHB),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改性剂对PHB端基进行活化;然后将PHB接枝到SCS分子链上得到两亲性接枝聚合物SCS-g-PHB;再将壳聚糖氨基脱保护,得到CS-g-PHB;用丁二酸酐酰化得到具有一定pH值响应性的丁二酸酐酰化接枝聚合物SC-g-PHB;最后,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C-g-PHB纳米微球;并通过FTIR、1 HNMR、TGA、SEM、TEM和DL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Sg-PHB的接枝率为21.5%,SC-g-PHB纳米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是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Β-羟基丁酸酯
丁二酸酐
酰化
两亲性接枝聚合物
层层自组装
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敏两亲性接枝物PAM-g-PNIPAm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
17
1
作者
郭睿威
鹿现栋
方道斌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11-1314,共4页
文摘
以巯基乙胺为分子量调节剂 ,以丙烯酰氯作为链端转化剂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端丙烯酰胺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 (PNIPAm)大分子单体 ;与丙烯酰胺共聚合 ,合成了以 PNIPAm为侧链的接枝聚丙烯酰胺 .用 FTIR和 1 H NMR方法表征了接枝聚合物与大分子单体的组成 .该接枝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热缔合特性及明显的温敏增稠性 ,水溶液的粘度在 32~ 5 0℃之间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
关键词
温敏增稠剂
两亲性接枝聚合物
PAM-g-PNIPAm
合成
表征
大分子单体
聚(M-异丙基丙烯酰胺)
Keywords
Macromonomer
Polyacrylamide-g-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Thermoassociating
Amphiphilic graft polymer
分类号
O633.2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g-PHB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先津
代元坤
苑志磊
贺继东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7期42-46,共5页
文摘
首先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将壳聚糖(CS)的氨基进行保护,得到油溶性产物SCS;以二丁基镁为引发剂引发β-丁内酯开环聚合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PHB),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改性剂对PHB端基进行活化;然后将PHB接枝到SCS分子链上得到两亲性接枝聚合物SCS-g-PHB;再将壳聚糖氨基脱保护,得到CS-g-PHB;用丁二酸酐酰化得到具有一定pH值响应性的丁二酸酐酰化接枝聚合物SC-g-PHB;最后,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C-g-PHB纳米微球;并通过FTIR、1 HNMR、TGA、SEM、TEM和DL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Sg-PHB的接枝率为21.5%,SC-g-PHB纳米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是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
关键词
壳聚糖
聚Β-羟基丁酸酯
丁二酸酐
酰化
两亲性接枝聚合物
层层自组装
纳米微球
Keywords
chitosan
polyβ-hydroxybutyrate
succinic anhydride
acylation
amphiphilic grafted polymer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nanosphere
分类号
O636.1 [理学—高分子化学]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敏两亲性接枝物PAM-g-PNIPAm的合成及表征
郭睿威
鹿现栋
方道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g-PHB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王先津
代元坤
苑志磊
贺继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