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宏观历史视角与“两个历史时期”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凌云
李旗明
孙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7,50,共8页
从横向大视角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两个阶段的主题、主线和目标是一致的,具有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从纵向的视角看,两个历史时期是内在关联的,第一个时期为改革开放时期准备了制度基础...
从横向大视角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两个阶段的主题、主线和目标是一致的,具有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从纵向的视角看,两个历史时期是内在关联的,第一个时期为改革开放时期准备了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国际基础、社会基础,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基因,为第二个时期成功准备了条件。将两个历史时期统一起来,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为确保国家正确方向发展提供历史坐标,为建设长期执政党提供历史借鉴,为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提供历史训诫。本文试图证明,两个历史时期统一性的观点,应该是当代中国的历史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景治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5-12,共8页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上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本质的一致性。但这种继承性不是自然而然的延续,而是伟大...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上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本质的一致性。但这种继承性不是自然而然的延续,而是伟大的飞跃,这种飞跃既有否定、正本清源,也有创新,创新是最重要的,是飞跃的核心;尊重历史,更应珍视现在,面向未来,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成就与贡献、改革开放历史时期的历史地位与贡献、改革开放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历史时期
中国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两个历史时期”的同一性和关联性
3
作者
赵凌云
孙荃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0,共6页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从大历史视野和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变迁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历史主题、主线和目标,具有历史内涵的同一性,因此,两个历史时期之间没有断裂,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转轨是平滑的,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具有显著的路径决定与路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两个历史时期
同一性
关联性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评价两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两个历史时期的论述
4
作者
雷国珍
《湖湘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习近平就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是科学评价两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遵循。这两个历史时期统一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前一个时期是探索的逻辑起点,即为后一个时期的探索奠定了理论、制度和物...
习近平就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是科学评价两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遵循。这两个历史时期统一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前一个时期是探索的逻辑起点,即为后一个时期的探索奠定了理论、制度和物质基础。后一个时期是探索的逻辑延伸,即把前一个时期提出了好的东西坚持下来,把不好的东西改革过来,把来不及提出的东西根据时代特点创新出来。两个历史时期既存在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其联系表现探索主体的一脉相承,探索主题的一脉相承,探索精神的一脉相承,探索成果的一脉相承,探索历史的一脉相承;其差异则表现探索指导思想的差异,探索内外条件的差异,探索实现路径的差异,探索具体内容的差异,探索目标模式的差异。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或者相反,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必然毁党乱国伤民,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让历史虚无主义无立足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两个历史时期
科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宏观历史视角与“两个历史时期”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凌云
李旗明
孙荃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7,50,共8页
文摘
从横向大视角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两个阶段的主题、主线和目标是一致的,具有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从纵向的视角看,两个历史时期是内在关联的,第一个时期为改革开放时期准备了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国际基础、社会基础,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基因,为第二个时期成功准备了条件。将两个历史时期统一起来,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为确保国家正确方向发展提供历史坐标,为建设长期执政党提供历史借鉴,为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提供历史训诫。本文试图证明,两个历史时期统一性的观点,应该是当代中国的历史认知。
关键词
两个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Keywords
Two Historical Periodsw
Reform and Open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rket Economy
分类号
F32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景治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5-1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12@2H003)
文摘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上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本质的一致性。但这种继承性不是自然而然的延续,而是伟大的飞跃,这种飞跃既有否定、正本清源,也有创新,创新是最重要的,是飞跃的核心;尊重历史,更应珍视现在,面向未来,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成就与贡献、改革开放历史时期的历史地位与贡献、改革开放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关键词
两个历史时期
中国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分类号
D6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两个历史时期”的同一性和关联性
3
作者
赵凌云
孙荃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0,共6页
文摘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从大历史视野和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变迁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历史主题、主线和目标,具有历史内涵的同一性,因此,两个历史时期之间没有断裂,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转轨是平滑的,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具有显著的路径决定与路径依赖性。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两个历史时期
同一性
关联性
路径依赖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评价两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两个历史时期的论述
4
作者
雷国珍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出处
《湖湘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文摘
习近平就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是科学评价两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遵循。这两个历史时期统一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前一个时期是探索的逻辑起点,即为后一个时期的探索奠定了理论、制度和物质基础。后一个时期是探索的逻辑延伸,即把前一个时期提出了好的东西坚持下来,把不好的东西改革过来,把来不及提出的东西根据时代特点创新出来。两个历史时期既存在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其联系表现探索主体的一脉相承,探索主题的一脉相承,探索精神的一脉相承,探索成果的一脉相承,探索历史的一脉相承;其差异则表现探索指导思想的差异,探索内外条件的差异,探索实现路径的差异,探索具体内容的差异,探索目标模式的差异。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或者相反,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必然毁党乱国伤民,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让历史虚无主义无立足之地。
关键词
习近平
两个历史时期
科学评价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宏观历史视角与“两个历史时期”的逻辑关系
赵凌云
李旗明
孙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李景治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两个历史时期”的同一性和关联性
赵凌云
孙荃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科学评价两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两个历史时期的论述
雷国珍
《湖湘论坛》
CSSCI
20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