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2、MVD及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伟 胡倩倩 +2 位作者 王璐 沈萌 李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微血管密度(MV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活酶(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1日~2014年12月18日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中...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微血管密度(MV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活酶(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1日~2014年12月18日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中将异位内膜取出设置为异位内膜组。取上述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将其设置为在位内膜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34例子宫肌瘤患者,取其正常的子宫内膜作为正常内膜组。测定、评估3组MMP-2、MVD、MEK-2的临床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异位内膜组的MVD值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P均〈0.05)。正常内膜组织中MEK-2、MMP-2表达主要以阴性及弱阳性为主,异位内膜以及在位内膜则100%表达为阳性。异位内膜中MEK-2、MMP-2的表达强度最高,在位内膜次之,正常内膜的表达强度最低(P〈0.05)。结论:MMP-2、MEK-2在异位内膜中均呈现出高表达,MVD值在异位内膜中升高,探讨MMP-2、MVD、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本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2(MMP-2) 微血管密度(MVD)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活(mek-2)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电刺激诱导骨骼肌细胞PGC-1α基因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媛 张念云 丁树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采用急性电刺激(acute electrical stimulation)C2C12成熟肌管细胞模型,结合使用相关信号激酶通路特异性抑制剂,探究急性电刺激所诱发的细胞内信号激酶对PGC-1α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旨在从细胞水平揭示肌肉收缩刺激调控PGC-1α基... 目的采用急性电刺激(acute electrical stimulation)C2C12成熟肌管细胞模型,结合使用相关信号激酶通路特异性抑制剂,探究急性电刺激所诱发的细胞内信号激酶对PGC-1α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旨在从细胞水平揭示肌肉收缩刺激调控PGC-1α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细胞,采用脂质体法分别转染含小鼠PGC-1α启动子DNA全序列的质粒(p2533)及装载有能够与PGC-1α全长基因序列相结合GAL4DNA结合区域的p Bind载体,细胞在转染后分化5-6 d形成成熟肌管,5 Hz,10 V强度急性电刺激2 h后即刻收集各组细胞,进行总蛋白或双荧光素酶检测。抑制剂处理组分别采用40μM Compound C(CC,AMPK抑制剂)与10μM BIRB796(BIRB,p38抑制剂)处理细胞。结果与对照组(CON)相比,电刺激组(STIM)细胞PGC-1α启动子活性显著增高52%(P<0.05),PGC-1α辅激活转录活性显著增高35%(P<0.05),同时伴随PGC-1α蛋白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迁移的现象。此外,与CON组相比,STIM组细胞AMPK、p38信号激酶通路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在分别采用AMPK、p38抑制剂处理后,其磷酸化水平显著受到抑制(P<0.01)。结论急性电刺激可诱导骨骼肌细胞PGC-1α转录水平以及翻译后蛋白水平活性上调,这一作用部分是通过AMPK或p38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C12细胞 电刺激 过氧化物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